若何分辨根机的深挚或浅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若何分辨根机的深挚或浅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若何分辨根机的深挚或浅薄?
所谓悟性,就是根机。
根机深挚,就敏锐;根机浅薄,就缓慢。
同样的精进,敏锐者,可能大有收成;而缓慢者,则少有进步。
根机说基于业力说。因为,人之业力不合,便根机不合。
根机深挚的,我会建议您,侧重建证南禅顿悟窍门,尊慧能禅者为祖。根机浅薄的,我则建议您,侧重建证北禅渐悟窍门,尊神秀禅者为祖。
禅宗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自己的根机若何,自己知道。自己想想,自己感触感染一
我总认为,作为凡夫,我们弗成能是敏锐者,我们都只是缓慢者。除非,你是圣者再来。
记得,佛教有马喻,说世上有四种马。
佛陀说:第一种良马,主人扬鞭,一见鞭影,便奋蹄前行;第二种好马,鞭到马尾,就知道主人意思,赶紧奋蹄前行;第三种庸马,鞭子雨点般落到身上才肯奋蹄前行;第四种弩马,主人的雨点般鞭子抽破了它的皮肉后,才勉强的奋蹄前行。
我们,有几个是良马、好马。
我们多半的都是庸马、弩马嘛。
良马、好马尚且要跑才能到达终点,何况庸马、弩马。妄想我们的良马、好马、庸
据此,慧能的顿悟窍门,要与神秀的渐悟窍门结合起来修证才行。渐悟是基本,是过程,是因,顿悟是结果。不盖二楼岂有三楼。不能因为吃第七个饼时才感到
现实中,一些学佛者,疏忽了渐悟的过程,只是拿顿悟的事理为自己的疏于修持找饰辞。说心好就好,无需克意去修行;说行亦禅、坐亦禅、行住坐卧体安然。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们是凡夫,不是慧能那样的圣者。这些,是从本体理性上说的。而凡夫,境界还逗留在事象效用上。
为此,我们理应渐悟、实修,踏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渐悟积累多了,顿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206.html
以上是关于若何分辨根机的深挚或浅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若何分辨根机的深挚或浅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