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谈谈佛教徒应若何修行的问题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6 21:2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谈谈佛教徒应若何修行的问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谈谈佛教徒应若何修行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谈谈佛教徒应若何修行的问题

  现在就人人关心的问题,即佛教徒若何修行的问题,谈一下小我的体会。

  一、唐代高僧神秀禅师说:“不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法语是值得我们沉思熟虑的。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明白佛教的事理,依法修行。若何修行呢?依经教来讲,有许多与道不响应的尘埃,大的如贪、瞋、痴、十缠、十使等,小的还有尘沙无明。当我们起恶念时刻,迅速觉照,使恶念不见诸行动。佛教称起念这种境界为打妄想,觉照即看这妄想从何而生。知

佛学常识什么是波罗蜜多

妄即离,离妄即觉。前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能够觉照,妄念当下冰消瓦解。

  要使思惟清净,不染尘埃,这是很不轻易的工作,没有顽强意志,下大决心尘埃是不易除掉的。稍一疏忽,染了尘埃还不知道。所以,一方面要广学多闻,明白佛理,把尘埃(妄念)祛除于未萌之前;另一方面,发菩提心,积极多做善事,凡有利益,无不兴崇。这样再向进步,达到能所俱泯,人

藏传佛教小知识有哪些

法双忘,才是修行的极则。

  二、唐代高僧惠能禅

明一居士佛教知识

师说:“行住坐卧,纯一向心,不动道场。”他的学生永嘉大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安然。”这说明二六时中,无不是修行的时刻。初学佛法的人,在一个时期内,静坐思维,参究禅理,这是需要的,情况安静,比较轻易入门。但若认为不静坐便不是修行,那就错了。一小我弗成能天天从早到晚,或一辈子都静坐。若说静坐时有功夫,不静坐就没有功夫,那不算究竟。必须做到在闹中亦有功夫,行住坐卧,纯一向心,专注一境,绵绵密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佛教课件

佛陀在世时,不拿银钱,穿粪扫衣,乞食活命。彼一时,此一时。我国《宪法》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公民在爱国守法的前提下,崇奉自由,自己劳动临盆,解决生活问题,是应该的。那么劳动是不是会影响修行呢?我认为不会。因为修行目的是断烦恼,证菩提。方法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止恶防非,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为戒;见境不乱,有条不紊为定;明白事理,心地无痴为慧。掌握戒定慧,工作一定做得好。当然劳动余暇,日夕静坐或念佛,听我自便。这样精神舒畅,身心安泰,无形中就是修行。古德云:“不著佛求,不著法求,是真解脱。”总之,烦恼是无尽的,我们的菩提愿力也永远没有究尽,要尽未来际,常随佛学,断除烦恼,直至成佛。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21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谈谈佛教徒应若何修行的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谈谈佛教徒应若何修行的问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707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