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若何理解“迷”与“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6 21:1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若何理解“迷”与“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若何理解“迷”与“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若何理解“迷”与“悟”?

问:怎么理解“迷&r

佛教有哪些日常知识点图解

dquo;与“悟”?

  大愿法师答:佛法看起来浩瀚如海,其实全部佛教所有的教义都是围绕两个字来开展,哪两个字?是“迷”与“悟”。

  我们的人生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是个迷惑的人生,充满各种的苦楚和烦恼,因为无始无明,所以我们起烦恼,迷惑了。迷惑了之后我们就会去造各种的业:善业、恶业、无记业,各种的行为,各种的业。因为业就会招感六道轮回的苦果,所以我们的生命在没有解脱之前,老是处在惑、业、苦,这个轮回之中,不得自由,不得安闲,感触感染到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释迦佛觉悟证道的时刻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聪明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

有关佛教的知识选择题

证得。

  这是因为妄想就会有烦恼障,因为执着就会有所知障。因为有烦恼障和所知障,我们就迷惑了。迷惑了就会造业,造业就会有业障。造业今后就要感苦果,就要受报,那就有报障,也就是苦障,刻苦了,所以我们说愿消三障诸烦恼。

  我们迷惑的时刻,处在迷的时刻,我们人生的现实就是苦。所以释迦佛成道今后,初

佛教知识怎么供香

转四

蒋佳君佛教知识

谛法轮的时刻就从苦谛讲起。所以佛教是最现实的,并不是回避现实;它敢于直面、敢于正视人生的苦楚、无常和虚幻,敢于直面生命的本来面貌。而且它也是最彻底的。因为它直接从我们生命的当下来解决问题,“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凡与圣只在迷悟一念之间,并不是要心外去求法。所以佛法是最彻底,最圆满、最究竟的,教我们直接在生命的当下,修行落实于当下,修行在当下就要修,来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断尽烦恼的门径和方法。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21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若何理解“迷”与“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若何理解“迷”与“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707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