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如法实践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6 10:5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如法实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法实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法实践

  如法实践

  如法应修行,不法不应受;当代及后世,行法者安稳。

  ——《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

佛教和道教的知识点

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

  此偈是说,若合于处死的事理,应该照

寻找佛教有关知识

着去做,违背处死的观念,便不该接收;不论今生或来生,如法修行的人,都邑获得安稳的心境。这四句话中,有四个名词是重点:如法、不法、行法、安稳。

  一般人讲“如法炮制”,是依照准确方法炮制药材,才能使人华陀再世。此偈是说照着佛所说的事理和方法去做,就是“如法”。“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讲解除魔难的原则,就是从因果的事实而说有,从人缘的现象说空。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为了适应不应时地及听众的情况而方便说法,从不合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或对同一个问题向不合的角度去发挥。是以,原则只有一个,修行窍门则有无量。合乎此原则的事理,不论出于何人所说,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则,即使人人说是佛法,也要视为不法。

  佛法的原则是因果法及人缘法,佛法的实践是以戒定慧的三学为基准。“戒”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

与佛教人相处所需背景知识

该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应该做,让自己产生困扰、让他人受到伤害的事不该做。“定”是心不受情况的刺激诱惑而动摇,不受内外的困扰所影

佛教算知识吗知乎推荐书

响,随时随处能使自己的心,处于安泰、安适、安稳的状态,不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个情况中的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责任,放得下权利,提得起是赞助他人,放得下是心无牵挂。放下今后,心中清明亮清明朗,提起之时,心中毫不拖累。此叫做如法。

  “不法”,是身口意三种行为,不合因果及人缘的概念,违背戒定慧三学的基本。

  假如照戒定慧的原则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预防产生不法的行为,则当代后世都邑获得利益。现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会安然,即使情况不如意,有各种袭击阻碍,但心坎不会受影响而产生自怨自艾的烦恼。何况存善心、说好话、做善事的人,多半会受大多半人的迎接、爱戴和信任。假如今生并未获得外在情况的回馈,也没有关系,还有无穷的下世、无限的前程。

  “安稳”是安泰稳定,不受干扰,不愁得失,超越于善恶有无的解脱安闲。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52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法实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法实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683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