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常识聪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常识-常识聪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常识聪明
常识聪明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
多闻无聪明,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
聪明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假如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常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说话对象来向人表达自己心坎的体验;假如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清白的聪明,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聪明也许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概念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聪明,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间的分别、执著,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聪明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
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聪明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聪明,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聪明而蒙昧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聪明来赞助众生,这好比在阴郁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器械,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529.html
以上是关于常识-常识聪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常识-常识聪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