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常识-常识聪明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6 10:4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常识-常识聪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常识-常识聪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常识聪明

  常识聪明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

佛教知识知乎

;譬如大阴郁,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聪明,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

佛教基本知识及讲解

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聪明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假如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常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说话对象来向人表达自己心坎的体验;假如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清白的聪明,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聪明也许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概念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聪明,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间的分别、执著,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聪明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

佛教知识猜谜

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遭遇。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尚未悟入聪明。

  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聪明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聪明,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聪明而蒙昧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聪明来赞助众生,这好比在阴郁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器械,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

佛教所有知识

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学生,碰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浸染人。可见有聪明而无多闻,多闻而无聪明都不敷好。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529.html

以上是关于常识-常识聪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常识-常识聪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682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