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正定-三无漏学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6 09:1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正定-三无漏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正定-三无漏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无漏学

  三无漏学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

  ——《法句经卷上诫慎品》

  这四句话讲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聪明的教养,也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纲领,法度模范身

天涯知识库 的佛教大全

口两类的行为;“守意正定”是以止观的方法杀青定心安心的功夫;“无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的教养,杀青开辟正慧的目的。

佛教文化知识讲解大纲

用此戒、定、慧的三种功能来对治人的贪、瞋、痴等根本烦恼。

  许多人听到“戒”这个名词就会害怕,认为是些教条式的约束,不受戒还没事,一旦受戒就这也不能那也不可;其实这是缺点的观念。戒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说,也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做,而是不说不做有损于己、有害于人的事。杀人、窃盗、邪淫、妄言等不善的行为,都是先由心中产生不知足、贪求、嫉妒、愤恨,才会去做的;假如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谓降心是降贪心、降瞋心、降痴心。降心之后,不平衡的心理现象会越来越少,心灵越来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后要守住它,不让它受情况的刺激诱惑而起波动,逐渐就能入定。正定与邪定相反。正定是从正念而来,对于物质情况的引诱,当以少欲知足的心态,运用止观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于一境,“观”是观照心念的动静状态,在同一个焦点上赓续地反复地止与观,便能定心安心。换言之,妄念不起叫作“止”,念念分明叫作“观”。心无邪思等于正念,以正念修止观,便得正定。

  由正定能产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合。

佛教知识 大全问答题库

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经偏门,取不义之利,争虚浮之名;正智是洞烛先机,明因果曲直,能够安定人心,不

藏传佛教大师知识渊博吗

受诱惑,并能适可而止地面对、处理、化解各类人我的问题,其立场绝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佛法的基本原则。“戒”能保护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经常保持清明的观察力和明快的定夺力,以客观立场处理问题。三无漏学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崇奉佛教的人也可以运用得益。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538.html

以上是关于正定-三无漏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正定-三无漏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67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