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晒台早期禅法”的界定及“心性说”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6 00: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晒台早期禅法”的界定及“心性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晒台早期禅法”的界定及“心性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晒台早期禅法”的界定及“心性说”

关于“晒台早期禅法”的提法,尚是一种测验考试,虽然学界也曾有过这方面的商量,但此处的内涵却与以往的有所不合。到今朝为止,把晒台宗的义理算作禅法来研究的,在禅学研究方面还没有。也就是说,学界在研究禅宗史、禅思惟、禅法的时刻,并没有斟酌到晒台宗的思惟义理及其行法,这是因为中国的禅宗有自己的思惟体系、教授教化特色和宗派地位使然。同时,在研究晒台宗的历史、思惟义理及其行法时也未将禅宗斟酌在内。

  以前所谓的禅法就是指禅宗,或者修禅的方法。但近年对“禅法”一词的运用又有所延伸,泛指一切修持得定的行为,如生活禅、念佛禅、书禅、茶禅等等不一,甚至出现了晒台禅、禅密的说法。日本学者在这方面也揭橥了一些文章,个中有关晒台的如安藤俊雄著、苏荣焜译《晒台初期之禅法》,作者对“晒台初期之禅法”的界定是:“智顗早期所为的禅修,或有关禅定窍门的体系”【 见安藤俊雄著、苏荣焜译《晒台学--根本思惟及其展开》一书的“附录二”,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501页。】。别的,台湾释法藏也揭橥过《晒台禅法的特质--兼论〈法华三昧忏仪〉之修持》一文,他把“晒台实践窍门之修持”统称为“晒

佛教知识三有财

台禅法”【 见《慈光禅学学报》创刊号,慈光禅学研究所发行,1999年,55页。】。实际上

佛教基础知识%3c下》

,他们都是把晒台最具特色的修行方法“止观”称为晒台禅法,而且主如果指智者大师的止观窍门而言。本文所说的“晒台”与上述界定不合,本文的“晒台”是指“晒台宗”而非“晒台智者大师”。“禅法”,则主如果指如来禅的修行方法,甚或也略带有祖师禅的意味。“晒台早期禅法”,是指晒台宗集大成者智者大师的前一代祖师--慧思大师的禅法。

  慧思大师的禅法思惟,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进行整理和归纳,本文测验考试以“心性说”为切入点,从中商量他的思惟轨迹和对后来晒台宗的重大供献。

  “心”与“性”这二者,在佛教里经常是没有固定概念或意义的,有时侯这二者是迥然不合的两个概念,有时刻又是完全相同的一个意思。然将此二者合起来说,

图文佛教百科知识讲座

“心性”则一般是指“心之本性”。印度早期佛教所说的心性,是以“心性清净说”为主的。至部派佛教时,大众部、分别论者等主张“心性本净”;有部等则立“心性净、不净”等各类说法。大乘佛教是主张“心性本净说”的,在各个时期的大乘经论中也多所说起“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此外,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净识、阿摩罗识、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

佛教小知识大全视频

思惟交替,错综复杂。佛教传入中国后,心性说也跟着佛经的翻译而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代,传习这些译典的人,对“心性”进行了各类讲解,如涅槃师主张《大涅槃经》 的佛性说、地论师主张《十地经论》的如来藏说、摄论师主张《摄大乘论》的藏识说、楞伽师主张《楞伽经》会通如来藏和藏识之说等等。对“心性”的理解,在印度和中国是有一定区其余,“心性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佛教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所要商量的等于晒台宗慧思大师禅法思惟中的心性说。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33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晒台早期禅法”的界定及“心性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晒台早期禅法”的界定及“心性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658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