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慧思大师及其禅法特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慧思大师及其禅法特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慧思大师及其禅法特色
慧思大师(515~577)俗姓李,北魏延昌四年(515)出生于南豫州汝阳郡武津(今河南省上蔡县)。十五岁削发受具足戒,并读诵《法华经》,精进苦行。在河南一带游学将近二十年时间,参禅访道学摩诃衍义,读经打坐悟法华三昧;遍历诸苦弘扬大乘,屡遭厄难领众南寻。五十四岁入居南岳衡山,直到最后合掌而逝。世寿六十三,僧腊四十九。他的著作,现存者有《诸法无诤三昧窍门》二卷、
慧思大师的禅法思惟来源于:第一、秉承北齐慧文禅师,如《佛祖统纪》卷六所记载:“常居林野经行修禅,后谒文师咨受口诀,授以观心之法”【《大正藏》卷四九,179a。】;第二、来源于《法华经》,如《晒台九家传》所说:“霍尔开悟,法华三昧,大乘窍门,一念明达”【《大正藏》卷五一,99页a。】;第三、来源于《般若经》,如他的《发誓愿文》中说:“誓造金字摩诃衍般若波罗蜜经一部,……当为十方一切众生,讲说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卷四六,787c。】。第四、他晚年受《大乘起信论》一系唯识思惟的影响不浅,这使他的禅法思惟更为丰富多彩。综观他平生的讲学和著作,所有思惟和行动都可以回归到以上这四个方面,可见这些对他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从他的禅法渊源角度可以看出,他的禅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慧思大师受师承的影响,异常重视持戒修禅定,在他的著作中,关于修习禅定的劝导异常多,占领很重的分量。他对当时一些不重视禅修的义学论师,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如在《诸法无诤三昧窍门》卷上说:“普告后世求道人,不修戒定莫能强。无戒定智皆不应,促乱心讲文字
第二,慧思大师受益于《法华经》颇深,所以死力主张依《法华经》的义理进行禅修,这在他所著的《法华安泰行义》中表达得异常清楚。如说:“《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窍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越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同上书,697c。】 是以,《法华经》成为了晒台宗的根本典籍,这不能不推功于大师的提倡和弘扬。
第三,慧思大师又与《般若经》情有独钟,读诵受持,为讲解,自不在话下。又持续了慧文禅师悟《大智度论》中“三智一心中得”的观法,而形成了自己的禅法。其禅法特色带有很深的般若意味,是毋庸置疑的。这在他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如《诸法无诤三昧窍门
第四点,他在入住南岳之前,就对古唯识学有所浏览,但还未成体系。及至迁居南岳接触到《大乘起信论》之后,使他的思惟大为改观,并以此思惟与实际修行联系起来。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333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慧思大师及其禅法特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慧思大师及其禅法特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