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香道-传统香道心法--香道与香料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3 02: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香道-传统香道心法--香道与香料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香道-传统香道心法--香道与香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传统香道心法--香道与香料

香道离不开香料,玩香道的朋友都希望能有好的香料,所以有人说沉香奇楠千金但求一嗅。现在好香料的价格更是突飞猛进,各位香友总是越玩花销越大。这里说说香道和香料收集的关系,很多朋友认为这是一回事,玩香道就要玩香料。其实这个不尽然,中国传统香道虽然也研究香料品质,但是并不为主。

给大家举个例子,闻过沉香的朋友都有体会,第一次闻到沉香香气的时候

明法讲佛教入门知识

,都会惊讶世间居然有这么好闻的东西,很多香友都是这样一下爱上沉香的。其实我们第一次接触的沉香,往往都是品质比较一般的,后来越玩品质越好,可是再闻初接触那种品质的沉香时,却再

佛教必备知识

没有第一次那种惊艳的感觉了,于是乎就不断追求更高等级的品种,一边大呼中毒一边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有的香友认为这是因为鉴赏香料的能力提高了,可是为什么鉴赏能力高了反而找不到能力不高时候那种闻香的快乐呢?原因在于初次闻香时不知香为何物,外来的香味忽然引发内心对香的感受,心中充满的是内在的乐受,因为当时对香料品质并无分别心,所以无论是何种等级的香料都会引发那种快乐(甚至有的香友被假沉香的味道引入香途,也是此等缘由)。到了后来鉴别能力提高了,反而把乐受的引发点从自己内心向香料品质转移,就是由唯心的乐受向唯物的乐受转移,离道

佛教基础知识 闽南佛学院

日远。到了最后闻多了数千元一克奇楠的味道,所得到的快乐甚至不如当初闻到几元一克的老顶所得到乐趣大,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五色使人盲、五音乱人耳,不能齐物。

香料收藏和香道所追求的目的不一样。香料收藏重点在于物,自然要条分缕析精研各种香料差异。香道的重点在于心,通过闻香达到心的愉悦,合于道。所以以收藏来看,香料自然越贵重越好,以香道来看,香料适用不难闻就好,不必追求奢华,所要关注的是每块香料引发自身内在的愉悦感,而不是引发乐受的香料本身。需知香道之道在心不在香。靠追求好香来追求乐受,是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万的过程,永无尽头,万物不齐则嚣嚣,得到好香所获得享受在习以为常之后就减弱很多。不过分追求香的品质,而把关注点放在感受香气的心性上,则各种香材带来的乐趣都是一样美妙的。

这个道理在庄子的齐物论里有过很深的阐述,希望各位香友都能看看,万物本齐也,自人强为分别,可乎可,不可乎不可,而齐者不齐矣这个齐字在佛家来说就是

漫画讲解佛教小知识大全

无分别心无差别心。弱化鼻端对香料的分别心,反观闻香之道,才是香道所追求的。引用前人描述庄子梦蝶的一段话来描述香道的追求忘物忘我也,形景物我俱忘,不知有齐,焉知物论,与物俱化,物与我无分而有分,有分而无分,齐之至也。具体到香道就是说,不去把香味和闻香的我对立起来品味香,闻香的人与香相融而合一,无分有分,有分无分,这才合于道,齐之至也。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1092.html

以上是关于香道-传统香道心法--香道与香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香道-传统香道心法--香道与香料;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575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