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老北京的香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香道-老北京的香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老北京的香道
燃香是传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家家如此。燃香源自印度,随佛教传入
汉代以降,人们收贮衣服前都熏香,用一个篮子式的支架倒扣着,上面铺放衣物,篮内燃香炉,有时需熏一天,然后叠好入柜。
此外,室内也会燃香,传统的床较大,易生潮气,而被褥等又畏火,故用专门的金鸭,状如鸭,乍一看是工艺品,其实有实用价值,在其内部燃烧香料,烟从鸭嘴出,即使被梦中踢倒,火星也不会溅落出来。
早期香料多从印度、东南亚来,以檀香最著名,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蟒蛇喜欢盘踞在檀香树上,采木人见蟒蛇后便在树上射一箭做记号,待它走后再来砍伐。檀香能放松神经,给人平和、安详之感,被佛家视为珍品。
然而,檀香本身味道较冲,国人不太习惯,但它的优点是能将其他香料的味道带入更高境界,常与檀香配合的有陈皮、甘草、菖蒲、艾叶等,这些都是极便宜的材料,却因此登上大雅之堂,所以檀香逐步取代了泽兰的地位,被称为香料之王。
汉以前国人多用泽兰,屈原在诗歌中多次赞美兰草,比之于君子,这个兰
明清两代北京是首都,礼法森严,老北京仅关帝庙就100多座,推动了制香业的进步,传统手工香制作很复杂,分线香与棒香两种,先将檀香粉碎、过筛,去除杂质,再入水,进一步去粗取精,然后配入其他香料,用粘合剂粘成一体,晒干成型,一般情况下,粘合剂是榆树皮的粉末。
燃香虽能驱蚊防疫,去除潮气,但经多年实践,古人也发现了它的害处,即伤肺。使用现代仪器测量可知,燃香的室内污染物极多,与吸二手烟
为了抵抗烟的害处,中医提出了许多策略,比如多饮菊花茶、饮片等败火饮料,反对吃刺激性食物,传统房屋多刷白墙,因为白色养肺。
此外,富贵之家尽可能少燃香,比如慈禧常在屋内置大缸,内放水果,十几天后,滋味散尽,再换新的。清代大家族多有极大的果盘,足以坐进一个小孩,果盘中的水果不能马上吃,它们先得充当空气清新剂,传统木瓜更是没法吃,今天人们吃的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1525.html
以上是关于香道-老北京的香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香道-老北京的香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