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7 03:3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意乐依止之念恩生敬心得分享

佛教-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
佛教-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

本课念恩生敬,时常忆念导师之恩德,而生恭敬心,希求心,感恩心.属于视师如佛的一部分.念恩生敬的法范围很大,不但对上师要常常忆念,佛教说上报四重恩,国土恩,众生恩,父母恩,三宝恩. 都需要恭敬心,希求心,感恩心,这些都是正向的心态,都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同时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福报功德,还能令众生欢喜,愿意亲近佛法。

但我自己不是一个感恩心很重的人,比如父母恩,应该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对父母的大爱付出, 总是觉的理所应当, 这就是导师说讲的已经形成了不良的心态习惯, 从来没有仔细的观察修, 去常常忆念父母恩.

佛教理论系统知识

父母说自己

佛教基础入门知识图片高清

几句话就会不耐烦,或者自己正在学习,父母在旁边和自己说话,就感觉打扰到了自己.有时候意见不合还会和父母辩论一下,甩脸色, 古人说孝就是要尊重父母的意见,顺要顺从他们的意思.孔子讲孝顺最难做到的就是色难,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脸不能臭.没学佛前我认为孝顺多指物质上给予,但古人看来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关爱.这一点智翱师兄做的挺好. 我之所以分享对父母的感恩心,是因为感恩父母是感恩心的基础,因为法性是一味的, ,如我对父母没有极大的感恩心,说我对国家很有感恩心, 对上师有极大的感恩心,那便是扯淡.更不要说众生恩, 上士道修菩提心的七重因果法就是以念母恩为基础.

到底如何修念恩生敬, 对上师生起极大的感恩心.我感觉这主要关系到出离心,出离

佛教般若小知识

心分世俗出离心和胜义出离心二类,特指的是胜义出离心.为什么呢? 举例, 比如我还没有结婚生子, 对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抚养长大那份心情不能很好的理解. 经常听人说,当自己成家有了孩子以后, 才体会到了做父母的不易, 养育之恩感同身受,这时对父母感恩心就会很强烈.同样的,当自己胜义出离心真正的生起, 生起和导师一模一样的出离心后, 就像自己做了父母, 才能真正体会到导师这个父母心,深刻的体悟三界火宅,轮回是苦,家庭事业财富名利都是牢笼.这不是文字上的知道,这是心的感动.对导师这个法身父母的深恩就会决然的升起.所以要升起合格的深恩,就像悟动师兄所说,还没有学到那一块.我觉的起码要学完中士道,把出离心的法义学完,而且心行还必须达标.我过去也分享过胜义出离心是非常难修成的.但我这么说并不表示我要放弃修念恩生敬,而是心里有个清楚的定位,更好的面对它.因为我们大家对导师都有感恩和恭敬心.但十分也是恭敬心,二十分也是恭敬心,一百分也是恭敬心,我们要追求的是那个一百分的恭敬心

现在我现在只有世俗出离心,如何修念恩生敬.简单说3个方面思维,第一个法恩,三级修学二套模

基础佛教知识

式引领我走向觉醒,师兄们都分享很多,辅导员师兄已经多次引导过,在此不在多说.第二个财恩,课本,义工培训,班级小组共修点,茶水水果等,从缘起看无不都是导师的恩赐, 第三个无畏恩, 学习佛法令众生对生死无常等无畏, 小的来说我和智楚师兄和悟动师兄都生有慢疾, 本来是对未来惆怅恐惧的, 通过法的浸染也不那么害怕, 比如这次的新冠病毒瘟疫,有了对三宝的信心, 对导师的信心不会像世俗的人那么害怕,这些都是来自导师的恩德.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695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道:念恩生敬心得十一 佛说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361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