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说:心地再善良,也不要嘴巴不饶人 佛说人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6 07:5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说:心地再善良,也不要嘴巴不饶人 佛说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说:心地再善良,也不要嘴巴不饶人 佛说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心地再善良,也不要嘴巴不饶人 佛说人生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弦善佛教知识坊

一个人心地善良,但常常嘴巴不饶人,一定会让人讨厌的。我们知道该说的话

佛教知识 英文翻译版

语叫“善巧语言”,也就是美好的语言。借由自己心念的转变,而改变自己的言行,尽量让自己的言语和身体随着善良的心走,避免伤害别人。

若有人对你说“我对你的心意是好的”,但经常对你恶口相向,久而久之,你肯定会讨厌这个人。

恶语伤人,倒不一定只是粗口骂人。例如,虽然某件事情是事实,但你直言不讳,且直言并不是出于善意,这也是一种恶口。就像某人有精神疾病或身体有残疾,如果你抓住这点去评论他们,也算是恶口。有人以为不骂人就不叫恶口,有人以为事实上自己讲的是忠言,但如果伤害到别人,也是在造恶业。

恶语伤人和挑拨离间是现代人亟需改正的坏习气。西藏有“一只狗变成六只耳朵的狼”的寓言,汉语中也有“三人成虎”的成语,一个人打了妄语,开始没有人会相信,但是他多讲几次以后,别人会怀疑,如果三个人同时讲一样的话,后来的人就不得不信了。

我们知道该说的话语,也就是美好的语言。借由自己心念的转变,而改变自己的言行,尽量让自己的言语和身体随着善良的心走,避免伤害别人。

所以,与人说话时,我们要学会使用“善巧语言”,一定要避免对别人造成任何伤害。

光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不够的

我们只说“我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不够的,善良的心藏在你的身体里,谁都看不见。如果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却经常恶语伤人,做出来的肢体动作也都是伤人的,那就很少有人愿意靠近他。如果能够经常用爱语去赞美、随喜别人,大家都愿意跟你交往。

佛教提倡付出,一直教育人要懂得付出、学会付出。付出什么呢?

你要和一个人相处,起码要付出你的时间

佛教初学者基础知识

,而且是要经常付出。有时别人诉苦,做一个倾听者也是付出。听人家讲心灵的烦恼,这时候你听到的并不是很好听的语言,但是你必须忍受着。在心灵上也是,对别人的喜怒哀乐,你必须学会忍受,这个我们都叫付出。

外在的付出,当然不只是付出时间那么简单。在财物上面,一个只知索取、不懂回馈的人,是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先要学会舍得,就像请人吃饭,如果别人请我们吃饭,吃了两三顿,我们从来也不请人家吃一顿,人家就可能对我们不满了。礼尚往来,这种彼此间的付出,小到时间、金钱、体力,大到思想、学问和才华,让人感受到我们是愿意跟他交往的。

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只为别人付出一些肢体行为,没有用言语也不行。佛

哈佛教的商业知识

教的一个说法叫爱语,爱语就是有发自内心地对别人好的心念,又从那种心念里产生出最美好的语言。

人跟人相处很熟后,我们才会有很多比较自然的语言,因为那时大家不会介意一些负面的话。而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最容易讲出来、最有效果的语言是赞美的话。所以,爱语是交往中最需要用到的。比如,老板经常赞美员工,员工会很高兴。藏族人常讲,任何时候财富是一半,言语是一半。比如向对方表达善意,我们只说“我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不够的,善良的心藏在你的身体里,谁都看不见。如果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却经常恶语伤人,做出来的肢体动作也都是伤人的,那就很少有人愿意靠近他。如果能够经常用爱语去赞美随喜别人,大家都愿意跟你交往。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711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说:心地再善良,也不要嘴巴不饶人 佛说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说:心地再善良,也不要嘴巴不饶人 佛说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314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