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佛:不要轻易地相信,不要轻易地否定 学佛成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物理-学佛:不要轻易地相信,不要轻易地否定 学佛成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佛:不要轻易地相信,不要轻易地否定 学佛成佛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提起圆永,佛学院的汉僧都比较熟悉,他性格稳重,人品好,办事能力也很强。在汉僧显密经堂从最初的十多人发展到一百多人的过程中,他担任过理事与管家,竭心尽力地辅助管理汉僧事务与经堂的建设。在近十年的长住期间,他也曾热心帮助过许多入藏求法的汉人。
记得1994年在沈阳,他母亲曾流着泪对我说,希望儿子能在上师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合格的僧人。如今,他已成为一名真正实修的出家人。
不
在与他长时间的交往中,我早已了解他的人格与智慧。一名高等学府的物理教师如何会转变成一名志求解脱的出家人?答案正如他所说,追求真理的科学家,活着就是为了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是1960年生人,家住美丽的渤海之滨,父母都是当地的小学教师。记得青少年时代,我对科学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那缘于十六岁时的一次经历。
当时家中新添置了一台收音机,对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我一直迷惑不解:这个木头匣子里怎么藏得下一个人?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想不出个道道,只好问哥哥:想知道收音机的原理,该看什么书?哥哥告诉我,应从物理学起。
那时正赶上“文革”后期,班里的同学整天胡乱忙着,我恰恰利用这段空闲,沉入了对物理学的研究。没有老师授课,也没有学生听课,混乱的年代却成了我“阳光灿烂的日子”。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电场与磁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于是欣喜若狂,自以为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关氏定律”(我俗姓关)。后来在高中物理课本中看到,这是法拉第早已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但当时的我依然对自己信心十足,认为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
上了大连工学院后,尽管读的是化学工程系,但我对物理的兴趣丝毫也未减弱。那时我最喜欢读《爱因斯坦文集》,他说: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正是这种对自由思想的推崇,使他推倒了传统的物理学大厦。他在物理概
爱因斯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作为一个物理学家,追求真理,揭示一切事物的本质,是他生活的最终目的,他活着就是为了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我也把追求真理当作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为此可以不惜生命。如今的我虽然不再研究物理学,但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未改变过。
大学时代的我并不信佛。1982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抚顺石油学院任教,由于不会照顾自己,工作没几年就得了一场重病。在养病的无聊日子里,一天,我偶尔看到一篇有关在巴黎举办古印度瑜伽术表演的报道,并配有一张瑜伽士飞行空中的照片。这太稀奇了!这可能吗?
这张照片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世界。现代粒子物理学中最微细的万有引力场,对这位瑜伽士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如果这是真实的,物理学大厦将彻底坍塌。因为万有引力不存在,物体的重量也就不存在,重量不存在,质量也就不存在。缺少了质量这样一个基本的物理量,整个物理学就无法建立。如此,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就成为多余的了。
这幅“升空飞行”的照片,让我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许多同事看后都轻率地摇头说,这是骗人的。我不会轻易地相信,同样不会轻易地否定。我想用自己的眼光,审慎地去看。只要为了求真,什么样的理论、实验我都不想放弃。
就这样,我开始接触起佛教和道教的典籍。一日观看《米拉日巴传》,其中说道:尊者米拉日巴在山洞中苦行,一日生起暖乐,风入中脉
我对佛教的兴趣日渐浓厚起来,而越研究道教教义,就越觉得它不符合我的根性。就算一个高明的道士可以在山洞中活一万年,风餐露宿,但一万年零一天之后,他还是抵挡不住生死的轮回。他可以尽量拖延果的成熟,却无法改变甚至超越因果,因为他认识不到因果的究竟空性。瓜熟蒂落的那一天,定要受报。
读了《入中论》一书后,再反复对比物理学,我对佛法的信心就更大了。物理学只是揭示了相对真理,却并没有对大千世界的来龙去脉做出究竟的解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里有A、B、C三个普通人,科学可以马上界定出他们之间最简单的一种逻辑关系:A+B+C=3(人)。但佛法不这样思考,它首先要看A、B、C这三人是否真实存在,如果他们在胜义谛中缺乏真实存在的理由,只是世俗中的一种虚幻显现,就无须空上安空,头上加头,去研究三者间的逻辑关系了。
你一定会说,他们怎么可能不存在呢?眼见其色,耳闻其声,身触其体,再经过大脑思考分析,不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大概状况吗?对此我不想多做阐述,只希望人们能亲自去看一看佛教经论,所有的困惑便可一目了然。但我常常悲哀地感到,许多人还在重复着我在未接触佛法之前的那种轻率、无知与盲从。
我想再举一个例子,以辅证刚才的论述:人们熟知的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话语,其声波在空气中传递,而声波所表达的意义却是由人们附加上去的。单从声学角度来看,传到耳中的话,不过是空气分子的振动,在振动的空气中哪有什么语言的含义?随着这无含义的声波,我们时而欢喜,时而愤怒,岂不是自寻烦恼?
有些科学工作者可能会反驳说,我们研究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你所说的主观臆造、人为设定,并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这又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客观事物如果不观待主观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它的客观性又从何体现?既然一切都是观待而立,又哪来所谓独立自存的客观本性?
再回头看看上文提到的那位瑜伽士,在他通过实地修行,消除了人类在客观事物上的习惯性错觉、主观臆造以及妄加分别,又体证到万法唯空,无一物有所谓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自性之后,万有引力当然会消失,他当然能飞行空中、自由自在。
对一个以求真为己任的科学家来说,该是正视事实、正视自己的时候了。
佛陀才是世界真实面目的彻见者,凡夫却依然沉浸在种种的主观臆造之中,而我只不过是一个正从迷乱走向清醒的实践者。这种实践只要你用心努力就能做到,它并不难,也不神秘。
对我来说,求真之路永无停息。1991年冬,我在五台山圆照寺出家,1993年又来到喇荣五明佛学院。从此,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踏上了不悔的征途。
本来圆永以物理学研究者的目光,科学阐释和论证了佛法的许多原理,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限于篇幅,这里只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很希望因缘成熟时,他能够广论自己的学佛心得和他的佛教科学观。
这样做的结果,相信一定会对众生有利。
人体的组织蛋白,每过四个月就更换一半,
恒久不变的身体在哪里?
茫茫的无情宇宙间,这个思考者又是谁?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8298.html
以上是关于物理-学佛:不要轻易地相信,不要轻易地否定 学佛成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物理-学佛:不要轻易地相信,不要轻易地否定 学佛成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