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学佛成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学佛成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学佛成佛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厌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种种矛盾、摩擦,而引起的许多烦恼、痛苦。如果能够转变,那么对这些现象的感受就不需厌离;无物可厌,也就无处可离了。所以,厌离是修习佛法的初步,就是知苦而求离苦的意思。
一般人
逃避就
这和修行正信的佛法以厌离烦恼的世间,完全不同。若能厌离烦恼,他就能逐渐地离开烦恼;多离一分烦恼,便多得一分解脱和自在。自在的程度越深,烦恼也就越轻,最后便得究竟解脱。如果已得解脱,当然也就没有厌离和不厌离的问题了。
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逃避是知苦却不敢面对苦,反而逃苦的意思;厌离是知苦、避苦因而学佛脱苦,乃是为了疏导问题。逃避既违背佛法所说的因果律,所以也不为佛法所许;厌离也不一定要离开人间,而是透过佛法的指导原则及其修行方式,提起对于世间现象的彻底认识。《中观论颂》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首先是厌离世间,结果既已知道诸法空幻,也就不起烦恼和执著,也就不需要厌离。不过,仅仅通过知识的认同未必能够离苦,所以要暂时离开世俗的环境,专门修持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就比较容易达成离苦的目的了。因此,上上根器的人,一旦接触佛法就能顿悟,悟后或以出家身,或仍以在家身于人间行化;一般根器的人,则以离俗出家最易得力。不过,出家是大丈夫事,并不是世间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因为第一,一般人不知厌离;第二,许多人虽知厌离却无法厌离。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861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学佛成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学佛成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