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法:寿命 佛法无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3 18: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法:寿命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法:寿命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寿命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中国人一向追求“五福临门”,五福中又以“长寿”为第一。寿命长,到底好不好呢?一个人如果活到一百二十岁,想必一百岁的儿子已经先他而去,甚至八十岁的孙子也差不多快要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长寿好吗?

另一方面,从身体的机能来看,一百二十岁的老人,牙齿应该掉光了,吃东西必定很困难,耳朵的听觉想必也不灵敏,乃至眼睛的视力也已模糊看不清楚。这样“耳不聪,目不明”的生活,有意义吗?

其实,生命应该随顺自然,活到一个适当的岁数也就够了。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肉体活得长久,而在于活得能对世人有贡献,所以儒家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事业。吾人应该在身体的长寿以外,追求另外的寿命,例如:

一、语言的寿命。世间有的人说话,即说即逝,没有人记忆;有的人说话,成为格言、学说,能够留传、教化人间,这就是语言的寿命。例如,我们现在经常引用佛说、孔子说、孟子说,就表示这许多圣人语言的寿命,虽历经千年,仍然常在。

二、事业的寿命。有的人缔造伟大的事业,让千万人受益,像大禹治水,至今南京还留有大禹治水碑记。再如嫘祖教人养蚕,至今身穿丝绸衣料的人,都应该怀念嫘祖。这就说明,事业的寿命可以长存。

三、道德的寿命。古人说“典范在夙昔”,中国历代的名将,如文天祥、史可法、岳飞、张自忠等,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死以全节的道德馨香,遗留千古,让后世缅怀,这就是道德的寿命。

四、信仰的寿

佛教的最高知识点总结图

命。每一个时代,都有人为了传承信仰的寿命而发心奉献,

佛教知识传统文化

例如,有的人兴建寺庙,千年长存;有的人印刷经书,万世流传;另外,也有人从宗教信仰里断除烦恼,解脱自在,把生死当游戏。例如,邓隐峰禅师倒立而逝,船子禅师水面吹笛而亡,庞蕴一家生死来去自如,慧远大师念佛发愿,亲见弥陀接引。这些人在宗教上建立解脱的生命,不也是非常可贵!

五、智慧的寿命。古今很多科学家,他们在科学上的发明,至今依然造福着人类,不就是他们的智慧长存人间吗?很多哲学家,他们智慧的哲言,不断为世人所引用。例如,印度的佛陀,他

藏传佛教知识网站

的般若智慧至今仍在世界放光;中国的司马迁,虽然身体受刑被摧残

佛教葬礼文化知识

,但他的智慧化为史书,流传千古。所以,智慧的寿命是不死的。

六、共生的寿命。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把生命当成体育的接力赛,一棒接一棒。祖父死了有父亲,父亲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孙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子孙孙,香火不断。更重要的,中国人重视生命的意义,有的人为宗族争光,有的人为国家牺牲,有的人怀抱全人类,开创“同体共生”的寿命。如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为国家的寿命、社会的寿命、世界的寿命、人类共同的寿命而奉献,小我的生命才有价值,所以小我不及大寿也。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27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法:寿命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法:寿命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209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