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如果认真的想要达到证悟,我们需要有力量放弃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事物,而且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独自步向这条道路。不追求赞誉和收获,不逃避批判和损失的人,可能会被烙上不正常或疯子的头衔。用世俗的观点去看,证悟者可能
不要说超越时间与空间,光是超越毁誉似乎都很难达到。但是如果我们开始了解----不只是智识上,而是情感上的----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那么我们的执着就会减少。我们确信自己的思想和财富有价值、重要而恒常的信念也会开始减弱。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只能再活二天,我们的行为就会改变。我们不再会执着于把鞋子放整齐、熨平内衣裤或屯集一大堆化妆品。我们可能还是会去逛街购物,但会有一种全新的心态。如果我们稍微了解。某些熟悉的观念、感觉和事物只是如梦幻般存在的话,就会发展出更幽默的态度。在生活中体认幽默,能避免痛苦。我们仍然会经历情绪,
佛的功德是无法言喻的,如同虚空似地无尽。我们的言语和分析能力只能达到宇宙这个概念。一支愈飞愈高,想要找到虚空尽头的鸟,终究只能达到自身的极限,而必须回到地面上来。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经验,最好的比喻是如同一个史诗般的梦,其中有复杂交错的故事,有高有低、有剧情、有悬疑。如果有一段梦是充满了魔鬼或野兽,我们就是想逃走。当我们睁开眼睛,看见天花板上旋转的风扇时,才会松一口气。为了沟通起见,我们说,我梦见了魔鬼在追我,而且我们为逃脱魔掌而松了一口气。但是在这儿,并不是魔鬼走掉了。魔鬼在夜里从未曾进入你的房间,而当你正在经历魔鬼经验时,它也不在那儿。当你觉醒而证悟,你从来未曾是身为众生,你从来未曾挣扎过。从那时候开始,你不用提防魔鬼返回。当你证悟了,你无法回想你是愚痴人生的情形。你不再需要禅定。你不需要记忆任何事,因为你从未忘记任何事。
如同佛陀在般若经中所说,一切现象如梦如幻,甚至证悟也如梦如幻。设若有任何比证悟还伟大的,它也是如梦如幻。他的弟子,伟大的龙树菩萨曾写过,佛陀从未说过在你离弃了轮回之后,涅磐才会在那儿出现。轮回之不存在,就是涅磐。一把刀变利,来自于两种耗损----磨刀石的耗损和金属的耗损。同样的,证悟就是染污耗尽,染污的对治也耗尽的结果。最终,我们连证悟之道路也要抛弃。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那么你就还未成佛。
这年头,常会见到有人混杂各种宗教来调适于自己之所求。试图作为不分教派者,他们尝试从佛教的观点来解释基督教的概念,或寻找佛教与苏非教、或禅宗与商业的相似之处。当然,人们总可以在任何两个存在的东西之间至少找到细微的类同----但我不觉得这种比较是有必要的。虽然所有的宗教都是起始于某种博爱的目标,通常是为了去除痛苦,但是它们之间都有基本的不同。它们都象药力,是为减少痛苦而设计的;但如同药方,它们也依病人或病症而有所不同。如果你被毒葛刺伤,那么菱锌药膏是恰当的疗方。但是如果你患的是血癌,你不会试图找出菱锌药膏和化疗的相似性,然后用这药膏来治疗血癌就因为它比较方便。相同的道理,混杂宗教是没有必要的。
在本书中,我尝试提供大家一瞥佛教见地的要义。在所有的宗教中,见地是修行的基础,因为见地决定我们的动机与行为。俗谚“勿以貌取人”是真切的。我们无法仅凭外貌来判断我们的邻居。明显的,我们了无法仅以表象,来判断像宗教这么个人化的东西。我们甚至无法以各个宗教所倡导的行为、伦理、道德或规范来判断它们。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36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