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法-佛法:生、老、病、死 佛法无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2 04:3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法-佛法:生、老、病、死 佛法无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佛法:生、老、病、死 佛法无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法:生、老、病、死 佛法无边

佛说:学佛法佩戴本命佛法器!终身护佑,平安婚姻财运仕途!

生、老、病、死
我们在这么短的人生过程中,在我以前没有我,在我以后也没有我。然而,即使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我们的苦,真是说不清楚,佛家把这些苦大体归纳起来,有八种。第一个是生苦,只有做过母亲的人,才知道生孩子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不是男士所能想象得到的。我常觉得男士们连伤风打个喷嚏,都紧张得不得了,而女人们,却真是什么都可以忍耐。生产的痛苦,只有过来人知道,不但是痛苦,而且非常危险,这是生的苦。小孩子从娘胎出来,那一种生的挣扎的痛苦,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假如我们还有记忆的话,可以想到从娘胎挣扎到人世的这一段痛苦,绝不比母亲的痛苦为轻。所以对于“生”的本身,古时候说是“人生人,唬死人”。

生产,等于是将一只脚踩到棺材里,从古到今为生产而死的女人有多少?可是生完以后,我们还会继续不断再生,这就是堪忍。因为人有个一长处,就是记性不太好,常常把痛苦与快乐让时间慢慢冲淡。假如没有这项长处,恐怕我们都会发疯的。

第二种是老的痛苦,在生理方面,人身有如一部机器,即使是最坚固的机器,用了六七十年以后,零件都会出毛病,而且是修这一样,坏那一样。年轻人经常是

佛教与佛陀的基本知识

说病就病,

佛教知识84太

病得很吓人,可是也说好就好了;但是岁数大的人,想要恢复,就很难了。所以,人老了以后,就有老的痛苦。年轻人可以憧憬将来还有多少年,做多少打算;而老年人就真所谓“访旧半为鬼,相悲各问年”,这一句话是年轻人所不能体会的。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不会想到“老”是什么滋味,觉得“老”离我还很远很远,可是一瞬间自己就老了。

每个人都会生病,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大病小病总有病,还常常是小病不断,带病延年,而身体健康不大生病的人,一生病就出大事,生病真是人所难免。不提旁的,就如牙疼啦,眼痛啦,这点小毛病,都令人很不舒服。我们常认为自己很勇敢,可是说实在的,只要有一点地方不舒服,你便不能完全加以控制而会受到影响。

刚才我说,到最后,人都要死亡,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不死。我常到追悼会、殡仪馆去,看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先生们去吊丧,然而,殡仪馆中悲哀的气氛很少,像开酒会的气氛倒更多一点,在那儿我常常感触很深:这些老先生看来比我还老,他们难道不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吗?可是我们总以为该死的是别人,我,还早得很呢!尤其是年轻人更不在意。

元音老人佛教知识问答

许多年轻人说:“我活到六十岁就够了。”我说:“千万不要说大话,到了六十岁,你会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可见,对于死亡这件事,我们非常害怕。

死亡的本身也和生的痛苦一样,我们无法知道,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回来告诉他人死亡的痛苦,没法子告诉他人临终时当“地水火风”四大分离的时候,痛

佛教知识官网下载安装苹果

苦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无法知道死后是什么情形。就像我们在这儿聚会,我们知道稍待会儿回家,下午将做什么事,晚上将做什么事,但是对于“死亡”,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所以就连金圣叹这么洒脱的人,在临死被砍头时,还是说:“鼍鼓三声尽,西山日已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假如说,我们知道黄泉有一个豪华饭店这样的地方,有很好的服务,很好的饭菜,很好的房间,那么,我们可以视死如归了。可是问题就在于我们不知道死了以后会是什么样,所以这也是一种痛苦。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1966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法-佛法:生、老、病、死 佛法无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佛法:生、老、病、死 佛法无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161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