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无我经》 学佛弟子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11 12: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无我经》 学佛弟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无我经》 学佛弟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无我经》 学佛弟子

一时世尊于波罗捺斯城近郊鹿养苑。其时

佛教知识解说视频网站大全

世尊语五比丘言:诸比丘。

“世尊。”众比丘答道。

故世尊如是说:

“诸比

佛教知识问答13

丘,此身(rupa)无我(anatta),若此身为我,则此身不应受苦。‘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此种可能亦应存在。但是由于此身非我、故受苦,无有‘此身如此,此身非如此.’这种可能的存在。

“同样的,受(vedana),想(sanna),行(samkhara),识(vinnana)亦无我。”

“诸比丘,此身常或非常?”

“非常(anlcca),世尊。”

“无常为乐为苦?”

“是苦(dukkha),世尊。”

“以此无常,痛苦,短暂之法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之说正确否?”

“当然不正确,世尊。”

“同样的,诸比丘,受,想,行,识亦为无常和痛苦。以此无常,痛苦,短暂之法为我:此是我,此是我所,此是神我;如此恰当否?”

“当然不恰当,世尊。”

“那么,诸比丘,汝应正智了知一切身之本性,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内外,粗细,高低,远近: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

佛教三圣知识讲解

神我,“汝应正智了知

了解佛教知识的电影

一切受想行识之本质,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内外,粗细,高低,远近: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神我。”

“一切多闻圣弟子如是厌离色受想行识,远离恶业,以无著而获解脱,尔后知见生起:我证解脱,明了轮回终止,以梵行为住,所作皆办,更无此界。”

世尊说此经己,众比丘欢喜雀跃,赞叹佛说。

佛陀说此法已,五比丘业从烦恼中获得自在,无有执著。38X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2001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无我经》 学佛弟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无我经》 学佛弟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122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