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四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 学佛弟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提心-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四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 学佛弟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四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 学佛弟子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尽慧菩萨会第四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复有一万菩萨摩诃萨俱。所谓慧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边幢菩萨。复有十六在家菩萨。跋陀婆罗而为上首。复有六十无比喻心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复有贤劫中一切菩萨摩诃萨。弥勒菩萨而为上首。复有六万菩萨摩诃萨。无尽慧菩萨而为上首。
尔时无尽慧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头面礼敬。以众宝华奉散于佛。而白佛言。世尊。所言菩提心者。以何义故说菩提心。菩萨复以几法成就菩提心。云何是菩提心。菩提中心不可得。心中菩提亦
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我说。菩提者本无名字言说。何以故。于菩提中。名字言说不可得故。心及众生亦复如是。若如是知名菩提心。菩提者非过去未来现在心及众生。亦非过去
复次善男子。菩萨行施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信根。二者信力。三者意乐。四者增上意乐。五者饶益众生。六者大慈。七者大悲。八者行四摄法。九者爱乐佛法。十者求一切智。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戒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身业清净。二者语业清净。三者意业清净。四者无怨害心。五者净除恶趣。六者远离八难。七者超诸声闻辟支佛地。八者安住佛功德。九者满诸希望。十者成就大愿。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忍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舍离嗔恚。二者不计其身。三者不计其命。四者信解。五者成熟众生。六者慈力。七者随顺法忍。八者甚深法忍。九者广大胜忍。十者破无明暗。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精进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随诸众生所作而作。二者身口意业常生随喜。三者无懈怠。四者务进趣。五者修正勤。六者修念处。七者破烦恼怨。八者观察诸法。九者成熟一切众生。十者求一切智。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禅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安住善法。二者心缘一境。
善男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善观察诸阴。二者善观察界处。三者正见。四者正念。五者了知圣谛。六者舍离诸见。七者慧根。八者无生法忍。九者慧力。十者无障碍智。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方便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入诸众生心行欲乐。二者以力加诸众生。三者大慈大悲。四者成熟众生而无厌倦。五者舍离声闻辟支佛地。六者殊胜智见。七者修习诸波罗蜜。八者如实观诸法。九者摄不思议力。十者不退转地。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力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知一切众生心行稠林。二者知一切众生烦恼行稠林。三者知一切众生意乐胜解行稠林。四者知一切众生根行稠林。五者知一切众生种种界行稠林。六者知一切众生随烦恼行稠林。七者知一切众生死生行稠林。八者知一切众生三世业报行稠林。九者知一切众生习气烦恼行稠林。十者以无疲倦心成熟众生诸根行稠林。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愿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知一切法无生。二者知一切法无相。三者知一切法无灭。四者知一切法无所有。五者于一切法无执着。六者知一切法无来。七者知一切法无去。八者知一切法无自性。九者知一切法无初中后平等。十者于一切法初中后无分别。是为十。
善男子菩萨行智波罗蜜。以十法为首。一者于一切法善能了知决择。二者善能圆满白法。三者积习菩萨无量资粮四者成就广大福智资粮。五者大悲圆满。六者入种种差别世界。七者入一切众生诸烦恼行。八者作意入如来境界。九者趣入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殊胜境界。十者受灌顶位成就一切智最胜之相。是为十。善男子。是为诸菩萨摩诃萨行十波罗蜜皆以十法为首。
复次善男子。云何为波罗蜜义。所谓明示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故。广大圆满如来智故。于有为无为不执着故。如实了知生死过故。诸未觉者悉令觉故。得如来无尽法藏故。得无碍解脱故。以布施度脱诸众生故。以持戒圆满本誓愿故。以忍辱具足端严相故。以精进究竟诸佛法故。以禅定出生四无量故。以般若灭除诸烦恼故。以方便积集诸佛法故。以愿能令佛法圆满故。以力能令众生净信故。以智具足如来一切智故。得无生法忍故。得不退转地故。净治佛刹故。成熟众生故。于菩提道场圆满一切如来智故。降伏众魔故。游四神足故。于生死涅槃俱无住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菩萨功德故。摧伏一切诸异论故。成就十力四无所畏不共佛法故。证得无上正等觉故。转十二种法轮故。如是一切是波罗蜜义。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将住初欢喜地先有是相。见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百千亿那由他众宝伏藏。菩萨将住第二离垢地先有是相。见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宝莲花清净严饰。菩萨将住第三明地先有是相。见于自身被甲持杖勇猛坚固摧伏怨敌。菩萨将住第四焰地先有是相。见四方风吹种种名华布散于地。菩萨将住第五难胜地先有是相。见于女人首戴阿提目多华鬘。婆利师迦华鬘。瞻卜迦华鬘。身佩种种众庄严具。菩萨将住第六现前地先有是相。见于华池八功德水。澄净盈满。底布金沙。宝阶四道。又于池中有优钵罗花。波头摩花。拘勿头花。复见分陀利花而为庄严。复见自身于中游戏。菩萨将住第七远行地先有是相。见于自身左右两边皆有地狱。从彼超过无所伤害。菩萨将住第八不动地先有是相。见自身两肩被师子王相。一切诸兽悉皆怖畏。菩萨将住第九善慧地。先有是相。见于自身为转轮王以正法教化。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王之所围绕。种种宝严鲜白之盖盖菩萨上。菩萨将住第十法云地先有是相。见于自身为真金色。具足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圆光一寻。安处高广师子之座。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梵天前后围绕。恭敬供养而听说法。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三昧力。显现如是十地先相。
复次善男子。初地菩萨圆满施波罗蜜。二地菩萨圆满戒波罗蜜。三地菩萨圆满忍波罗蜜。四地菩萨圆满精进波罗蜜。五地菩萨圆满禅波罗蜜。六地菩萨圆满般若波罗蜜。七地菩萨圆满方便波罗蜜。八地菩萨圆满力波罗蜜。九地菩萨圆满愿波罗蜜。十地菩萨圆满智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菩萨初发心得现宝三昧。第二发心得善住三昧。第三发心得不动三昧。第四发心得不退转三昧。第五发心得宝花三昧。第六发心得日轮光明三昧。第七发心得成就一
复次善男子。菩萨于初地中得殊胜加持陀罗尼。第二地中得无能胜陀罗尼。第三地中得善住陀罗尼。第四地中得不可坏陀罗尼。第五地中得无垢陀罗尼。第六地中得智轮灯陀罗尼。第七地中得殊胜行陀罗尼。第八地中得清净分别陀罗尼。第九地中得示现无边法门陀罗尼。第十地中得无尽法藏陀罗尼。
尔时会中有一天子。名无碍光明师子幢。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是法门甚深广大。而能含摄一切佛法。
于是佛告无碍光明师子幢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男子。若有菩萨于此法门暂能听受。必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曾种诸善根故。成熟诸善根故。得闻如是经典。为是经典之所印故。善男子。若有男子女人闻此经典。所种善根悉皆清净。当得不舍离。见佛闻法供养众僧成熟众生。得不舍离海印陀罗尼。得不舍离出现无尽陀罗尼。得不舍离入众生欲乐心行陀罗尼。得不舍离清净日光幢陀罗尼。得不舍离无垢月光幢陀罗尼。得不舍离息一切结陀罗尼。得不舍离摧灭无边坚如金刚山烦恼陀罗尼。得不舍离入平等法性言说陀罗尼。得不舍离入真实语言音声陀罗尼。得不舍离如虚空显现无边清净印所印陀罗尼。得不舍离成就显现无边佛身陀罗尼。善男子。若菩萨成就如是诸陀罗尼。能于十方一切刹土。变现佛身教化众生。然于法性而无来去。亦复无有教化众生。于所说法不著文字平等无动。虽现身生死而无起灭。亦无少法有去来者。了知诸行本来寂静安住佛法。何以故。彼一切诸法无分别故。
说是法时。众中三万菩萨。得无生法忍。无量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不退转。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无量比丘。得法眼净。佛说此经已。无尽慧菩萨。及诸比丘。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sRW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21302.html
以上是关于菩提心-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四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 学佛弟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提心-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四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五 学佛弟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5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