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三 学佛弟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菠萝蜜-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三 学佛弟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三 学佛弟子
后秦三藏法师罗什译
善臂菩萨会第二十六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名曰善臂。来至佛所头面礼佛足。礼已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善臂菩萨言。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菩萨常当具足。何等六。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善男子。是六波罗蜜。菩萨常当具足。
善臂。云何菩萨具足行檀波罗蜜。善臂。菩萨于诸聚落正命求财非邪命求。随顺不逆。不困逼众生。以求财物而行布施。非为恭敬供养名称等故而行布施。非羞畏故。非果报故。非生天故。非谀谄故。于持戒毁戒不起毁誉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尸波罗蜜。善臂。是菩萨于一切众生。乃至尽形。自不杀生。教他不杀愿不杀生。自不偷盗。教人不偷盗愿不偷盗。自不邪淫。教人不邪淫愿不邪淫。自不妄语。教人不妄语愿不妄语。乃至尽形。自不饮酒。教人不饮酒愿不饮酒。是菩萨于此五戒中。常坚持专念。不缓不缺勤加精进。如是恐怖他人系缚囚执鞭杖刑戮。于此事中永断远离。及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亦复如是。是菩萨如是思惟。我应于一切众生。生爱念心。犹如父母爱念一子。若我父母。以种种苦事弓箭刀杖。加害于我。我于是中终不生报。我于一切众生。应如父母爱念一子。譬如父母妻子别离既久。一旦相见其心欢喜踊跃无量。如是菩萨见一切众生。其心欢喜亦复如是。是菩萨持不杀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杀戒故。是菩萨持不盗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盗戒故。是菩萨持不邪淫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淫戒故。是菩萨持不妄语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实语戒故。是菩萨持不饮酒戒。欲令众生得住无学不饮酒戒故。是菩萨持不恐怖戒。为得成就金刚定故。是菩萨持不系缚戒。欲令一切众生断结使缚故。是菩萨持不囚执戒。欲令众生出五道故。是菩萨持不鞭杖戒。为欲远离诸魔结使留难得法定故。是菩萨持不刑戮戒。为令身口意得不护业故。是菩萨持不两舌戒。为得不坏和合众故。是菩萨持不恶口戒。为得五种梵音声故。是菩萨持不绮语戒。为得发言说法无障碍故。是菩萨持求畏死众生戒。欲令一切众生脱生老病死忧愁悲恼恐怖断故。是菩萨爱护他物不令漏失戒。为得无上菩提觉定故。有他众生妇女妻子。或被拘录。尔时菩萨于中救脱。为得不缺法定故。是菩萨若劝他令放。为得心自在故。是菩萨若自放或劝他令放。为坐菩提树下破坏一切魔结使故。是菩萨若见系狱众生。若自放若劝他令放。为得心自在无障碍故。是菩萨若见众生当得鞭杖。若自放若劝他令放。为得四无所畏故。是菩萨若见众生当被刑戮。若自放若劝他令放。为得四种法身故。是菩萨持不诳戒。为坐菩提树下师子座处。一切魔结使不能留难。得法定故。是菩萨善和斗诤专生欢喜。为得不坏大圣众故。是菩萨持爱语戒。欲令一切众生耳闻好语。心得欢喜乐故。是菩萨随爱语说。欲令言不虚故。是菩萨持读佛文词戒。为得圣人威德成就大众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五体归命一切世间在在处处过去未来现在无量无边诸佛法僧菩萨戒。为得菩提树下师子座处不可破坏。专住信精进念定慧。得法定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扫洒绕塔戒。为得具足一切佛法故。是菩萨持赞法戒。为得转于无上法轮故。是菩萨持赞僧戒。为得大众围绕故。是菩萨持三时归依三宝戒。欲令一切众生得无上归依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愿使一切世间常有佛法僧菩萨不空者戒。为得无上菩提乐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劝请一切诸佛一切说法戒。为得十住雨法雨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忏悔诸罪舍出诸恶秽污戒。为得断灭一切爱习气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和合一切善根戒。为令一切波罗蜜满足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念一切世间在在处处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声闻缘觉圣众菩萨下至六趣众生所有善根愿戒。为得无上菩提资用故。是菩萨受持于三时中愿求菩提戒。为得无上菩提正决定故。是菩萨于三时中受持一切善根无上道戒。为得毕定如来力无所畏故。是菩萨受持供给父母师长戒。为得无胜法定故。是菩萨若见恐畏贫穷之人。受持不恐怖供施戒。为得无破坏难论方便故。是菩萨受持救护县官盗贼水火戒。为得诸力波罗蜜故。是菩萨若见佛缘觉声闻菩萨神足变化随而持戒。为得无上神足力故。是菩萨受持护他心身口意业戒。为得如来无量知他心力故。是菩萨若见放逸失念者。所谓失现在未来三乘义者。愿起念持不失故。是菩萨持听法集法说法戒。为得具足四无碍辩故。是菩萨持一切身口意业善根摄受奉行。欲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是善根。愿为一切众生受行。为令众生得解脱。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是持戒不缺不破不荒。若无力势能修学者。是菩萨应如是思惟。今我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远离杀害诸不善法。我复倍加精进。时时渐渐。善学持戒令增长满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不生忧愁。善臂。如是菩萨摩诃萨。发起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道。悕望菩提。愿求菩提。是名无量无边持戒善根。何以故。如此持戒。一切善戒中最胜第一。受持是戒。欲令一切世间所有众生发起无漏戒。发起无学戒。生无漏戒。生无学戒。善臂。如是菩萨摩诃萨于此持戒。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尸波罗蜜。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羼提波罗蜜。是菩萨若自眷属若他众生。来夺菩萨命者。菩萨尔时于此事中。终不生于嗔报之心。或有他人。来夺菩萨财物乃至妻子。若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若有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以种种苦加于菩萨。菩萨尔时。亦复不生还报之心。若夺命根及一切物乃至妻子。若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是菩萨思惟如是诸事。是我恶行不善业报自作自受。或过去世。或现在世。若先作已今受果报。我今云何于自果报而嗔于他。
复次善臂。菩萨如是思惟。若有他人夺我命根及诸财物乃至妻子。若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若有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我于此中。不应嗔害加他系缚冤家。何以故。我今现世受少苦恼。尚不爱喜不可适意。云何生嗔加害于他。于当来世。受诸罪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苦恼甚多。不喜不爱不可适意诸果报也。
复次善臂。菩萨如是思惟。有命根故断截命根。有财物故克夺财物。有妻子故夺其妻子。有耳根故。闻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有此身故。有恐怖系缚囚执鞭杖刑戮。今我自受命根耳根身受苦入。云何以嗔加害于他。
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眼根即是地大。即是自物。即是法界。即是自性。湿性水。热性火。动性风。即是己物。即是法界。即是自性。如是一切命。即是坏法灭法尽法。如是一切诸根。是苦法。是苦触法。是受苦法。一切身即是苦法。是苦触法。是受苦法。即是己物。即是法界。即是己性。我今此命。即是坏法灭法尽法苦法。此六根即是苦触法。即是恶触触。我今云何自于此命坏法灭法尽法。而生嗔恚侵害于他。系缚冤家。何以故。即是己物。即是法界。即是自性。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内眼耳鼻舌身意。非我非我所。外眼耳鼻舌身意。亦非我非我所。云何明智之人。于此六根非我非我所中。庄严爱着。生于嗔恚加害他人。
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人中苦少。饿鬼苦多。畜生中苦转复增多。地狱苦恼。无量无边不可计倍。人中少苦尚不欲受。何况于未来世中。受三恶道无量苦恼。是故我今不应生嗔加害于他。
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我今若能利益一人。尚不应嗔。加害于他系缚冤家。何况我当以甚深法义。利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发大庄严。大庄严已。得受记别趣于大乘。而得具足无上佛法。是佛法中。不应不忍侵害于他憎嫉斗讼。此中应行忍辱利益于他。善和斗讼不怀嫉妒。善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至阿鼻地狱受诸苦痛。于冤家许。尚不应生嗔加害侵毁。何况人中受少苦恼。当生嗔害于他。是善男子善女人。为他所嗔。骂詈诃责。诽谤轻毁。称扬恶名。如是诸恶悉应忍之。起慈悲心纯净无垢。欲得如来心故。是菩萨受诸鞭杖恐怖系缚囚执。于此事中。悉应忍之起慈悲心。为于一念中间破一切无明闇障[穀-禾+卵]故。是菩萨受行忍辱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断爱恚故。若割耳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闻法信故。若割鼻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受端严无上持戒香故。若截足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如来四神足故。若截手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欲摄取一切众生得寂静故。若分解支节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令具足六波罗蜜故。若挑眼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慧眼故。若斩首时。亦行忍辱起慈悲心。为得如来一切智首故。是菩萨如是忍辱趣向思惟。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如是忍辱。我今趣向思惟已。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佛法故。如是忍辱。不破不缺不荒。若无力势不能学者。是时菩萨应如是思惟我今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远离断灭不忍之法。今我勤加精进。时时渐渐勤学忍辱。令此忍辱增广具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不生忧愁。如是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悕望菩提。愿求菩提。是菩萨发起正行。如是等无量无边阿僧祇善忍。欲令一切世间所有众生。发起无漏忍辱。发起无学忍辱。生无漏忍辱。生无学忍辱。善臂。如是菩萨摩诃萨行于忍辱。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羼提波罗蜜。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毗梨耶波罗蜜。善臂。是菩萨应如是思惟。今此十方一一方面。有无量世界。一一世界。有无量无边众生集聚。无有边际。我今当发庄严。令此众生得大利益。亦令得乐。复次观知无量众生利益快乐所缘之法故。发起善根法故。我于无量昼夜。若心放逸。或生余念。若睡眠时。常念念中增长福德。于一一念中。发起无量无边善根菩提资用。我今当知一一念中。发起增益无量善根故。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不为难。今我以此缘故。我见菩萨甚为易得。是故欲得无上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菩萨于无量无边世界众生中。能令一世界众生得离一切诸苦者。我尚于一一念中。发起增益无量善根。何况乃令无量无边世界众生。远离断除生老病死。恩爱别离。冤憎集会。三恶道苦。
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念中。欲令无量无边世界所有众生。远离断除一切诸苦者。此菩萨亦于一念之中。得发起增益无量善根。况当欲令未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无量无边世界众生。远离断除生老病死。恩爱别离。冤憎集会。三恶道苦。
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思惟。若有人欲得声闻缘觉法。是人尚得于一一念中。发起增益无量无边善根。何况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成就具足佛法无量无边威德力势者。善男子善女人。四因四缘四境界。于昼夜中。若心放逸。或生余念。若睡眠时。于一一念中。修集四无量无边善根。发起增益菩提资用。我今当知。一一念中。发起增益四无量善根。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不为难。以是缘故。我见菩提甚为易得。是故欲得菩提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譬如四大海。若南若北若上若下易得边际如是四无量善根大海。菩提资用。难得其边。我今何故。不于一一念中发起增益四无量善根大海菩提资用。是故欲成无上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
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若有师子狐狼。鹫鹊乌鸟。蛟虻蝇蚤。如是等类尚得无上道已。况我今者生于人中。而应懈怠。是故欲成无上道者。乃至尽形不应懈怠。
复次善臂。菩萨摩诃萨如是思惟。乃至百人千人。犹尚得成无上道已。而我今者独不得成。况复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未来诸佛世尊。已成当成。是故我今乃至尽形不应懈怠。是菩萨复应如是思惟。若有法是佛所说。若声闻说。若菩萨说。乃至狂愚人为佛故说。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菩萨为具足佛法欲成无上道。欲得一切智。于此法中。勤加精进如救头然。学持通利。思惟分别为他解说。智慧精进一心思惟。是菩萨若一切众生有说法之处。乃至刀杖之难。要至其所听其所说。或有众生修乐报业。若现世乐。若后世乐。菩萨尔时。即以善法妙义如法佐助于此善法亦复勤加精进。是菩萨自以己身施于众生。令得自在。譬如四大。一切众生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行禅波罗蜜。菩萨。若眼见色不取其相。或时眼根为外缘所牵。应正行守护不令随缘。不留心于无明贪着世间。护持是戒。尔时具足得眼根戒。耳闻
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般若波罗蜜。善臂。若有聪明智慧之人。学已能持。闻已诵习。善学诸法甚深相义。亦能分别。如所闻法。闻已思义。有如是等者。菩萨尔时。则应亲近。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乃至刀杖不应远离。是菩萨因学问故。因了义故。因思义故。供养恭敬师和上故。乃至近死。终不避难诸苦恼事。所谓饥渴寒热。蚊虻毒螫。风吹日曝。诸恶触等。骂詈诽谤。是菩萨于正法中起宝聚想。于说法者起宝藏想。于听法者起难遭想。于问义者起慧命想。于多学者断除无明起智慧想。于分别诸法起百千生。生慧眼想。是菩萨闻是诸法。受持修学。广分别已。知阴界入。四圣谛。十二因缘。三世三乘。得如是知。云何知界。知二界。有为界无为界。是名二界。云何有为界。若法生住灭者。是名有为界。云何无为界。若法无生住灭。是名无为界。是名知有为无为界。
复次知三界。善界不善界无记界。云何善界。若不贪共不贪。若不恚共不恚。若不痴共不痴。是名善界。云何不善界。若贪共贪。若嗔共嗔。若痴共痴。是名不善界。云何无记界。除善不善。若有余法。是名无记界。
复次知三界。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云何欲界。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若于此中欲染贪着。嗔恚愚痴悕望。欲得心所作业。是名知欲界。云何色界。梵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果实天。少果天。广果天。无量果天。无想天。无热天。无恼天。善见天。好善见天。阿迦腻吒天。若于此中。色染愚痴悕望。欲得心所作业。是名色界。云何无色界。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若于此中。无色染污愚痴悕望。欲得心所作业是名无色界。是名三界。
复次知四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无为界。是名知四界。复次知六界。所谓欲界。恚界。害界。出界。不恚界。不害界。是名知六界。复次知六界。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是名六界。观地大。无常变坏无坚无牢相。若无常即是苦。若是苦即无我。水火风空识大。无常变坏无坚牢相。若无常即苦。若苦即无我。是名知六界。是菩萨闻如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五阴。所谓色阴。受想行识阴。色如水沫。即是生灭不得久住。受如水泡。即是生灭不得久住。想如野马。即是生灭不得久住。行如芭蕉。即是生灭不得久住。识如幻化。即是生灭不得久住。是名知五阴。是菩萨闻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内入。所谓眼入。耳鼻舌身意入。是名内六入。眼入即是苦法老法死法。空无我无我所。炽然三毒。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亦能炽然诸苦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炽然三毒乃至诸苦。是名知内六入。
复次知外六入。眼所见色。是名外六入。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知法。是名外六入。眼所见色是外入。不坚牢性。无所依止。亦无势力。一切无常。如实非不如实如幻如化。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知法。亦如是。是名知外六入。是菩萨闻如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四圣谛。所谓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是名四圣谛。云何苦圣谛。若五阴六界。内六入外六入。是名苦。此苦无常喻如怨贼。如痈如箭。如狱闭系。如器坏败。是不自在即是无我。得如是知已。是名知苦圣谛。云何集圣谛。所谓贪恚痴慢我慢专取于我。决定计我常住不坏。我即是色。我异于色。我即是想。我异于想。我是想非想。我异想非想。我即是阴。我异于阴。我中有阴。阴中有我。我即是界入。我异界入。我中有界入。界入中有我。我即是受。我异于受。我即是知。我异于知。我是无受。我异无受。我是色少。我异色少。我是色多。我异色多。我是常。我是无常。我是常无常。我是非常非无常。我是有边。我是无边。我是有边无边。我是非有边非无边。死后如去。死后不如去。死后亦如去亦不如去。死后非如去非不如去。命即是身。身即是命。此众生从何处来。去至何处。此诸众生。即是断灭非有相续。自作自受。他作他受。计有我者即有我所。有我所者即是有我。如是摄取我见身见。若结若使。若我我所。我受贪恚痴本。若总身口意业。若福业若罪业。若欲界业。若色无色界业。是名集圣谛。云何灭圣谛。若贪恚痴尽。我我所尽。受取有尽。是名灭圣谛。云何道圣谛。若见苦集尽。思惟一切有为过患。见涅槃寂静。所作已办。住如是法时。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名道圣谛。如是知四圣谛。是菩萨分别思惟四圣谛时。见有为法。是苦是无常是空是无我。见无为法。能为覆护。是舍是依。虽作是观不证涅槃。如是知四圣谛。是菩萨闻如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是名十二因缘。若不知不见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名无明。若有身口意业。若福业。若罪业。若欲界系。色无色界系。是名行。若有心意识。是名识。若有受想思触思惟。是名名。若有四大。四大所造色。从歌罗罗乃至化生。若作色非作色。是名色。名色合故名名色。若眼耳鼻舌身意。是名六入。若眼缘色生眼识。三法和合故生触。是名触。若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名受。若有爱染。是名爱。若有爱见戒取。是名取。若有色受想行识。是名有。若此有发起。是名生。若此有衰变。是名老。若此有灭坏。是名死。菩萨如是。分别思惟十二因缘。见闻觉知。地非是我。不生爱着。我非地不生爱着。亦非悕望。水火风空识亦如是。见闻觉知。涅槃非我。不生爱着。我非涅槃不生爱着。亦非悕望。是菩萨见诸法从因缘起。知三解脱门。广修学见诸法空无相无作。是菩萨见诸法从因缘起。知寂灭乐。精勤修学广分别已。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是菩萨。虽观十二因缘起灭。而不证于灭。菩萨如是知十二因缘。是菩萨闻是法已。一心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三世。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是菩萨念过去世诸不善根。轻毁可恶背舍离之。未来不善根当受不善果报。不喜不爱不可适意。现在不善根。当令不起。是菩萨能摄护身口意业。及六情根。常起善业无有中间。于过去善根。是菩萨菩提心。专念菩提。悕望菩提。欲得菩提。以深重爱。乐愿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未来世现在世亦如是。常不离是心。终不懈怠失念放逸。若过去世阴界入等。即是灭尽。不实不在。无我无我所。若未来世阴界入等。是未生未起。无我无我所。若现在阴界入。是念念不住。何以故。世法无有一念住者。若有一念。是一念中亦有生住灭。是生住灭亦复不住。如生住灭中有内外阴界入。是内外阴界入亦有生住灭。若如是不住者。即是非我非我所。若过去世灭尽。不实不在。非我非我所。若未来世未生未起。非我非我所。若现在念念不住。是非我非我所。若见三世。非我非我所。是名实智慧者。不见我我所。是我我所。是即于诸有行。无我无我所行。离欲想行。断想行灭想。虽作是行不证涅槃。是名知三世。是菩萨闻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三乘。所谓天乘梵乘圣乘。云何天乘。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名天乘。云何梵乘。慈悲喜舍是名梵乘。云何圣乘。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名圣乘。是菩萨时时修集天乘梵乘圣乘。教化众生令住三乘。是时自身不证解脱。是名知三乘。
复次知三乘。所谓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云何声闻乘软根解脱。于一念中离三有窟宅。乐欲出世欲得涅槃。见寂灭处。勤加精进如救头然。若其未解四圣谛者。欲以智箭射四谛的。欲证欲解以深欲精进。是名声闻乘。云何辟支佛乘中根解脱。欲得寂静独在一处。而自利益入寂静定。方便分别十二因缘。欲得缘觉道。欲证缘觉。是名缘觉乘。云何大乘上根解脱。欲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六波罗蜜。欲利益一切世界。欲断一切众生苦恼。于一切世界五欲乐中。心尚轻贱。何况世间无量诸苦。欲令众生持无上戒。欲得闻见大乘经典。受持修学思惟分别。读诵令利。勤加精进。若有菩萨。修四摄法应往亲近。欲令众生摄真智慧。安住四摄。常欲得闻诸深法要。受持分别。欲令一切入于禅定。自舍己乐利益众生。欲以自力随他所乐。令住三乘。虽作是化。常自安住无上道中。不坏不动心如金刚。常愿欲得无上菩提。愿求菩提是名大乘。是名知三乘。是菩萨闻是法已。受持修学广分别已。即知方便。于佛法僧五体投地。以此为业。于其所作愿无上道。如是归依发菩提心。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饮食洗浴。于此事中更无余心。但愿无上菩提。常作如是广博修学。是菩萨若始入定。若入定已。常愿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欲于世界中尊。欲调伏一切众生。欲于一切众生中无能胜者。欲得最胜。欲教诫一切众生。欲令一切众生得寂灭。欲于一切法得成正觉。具学。是菩萨若一切所作善根。愿一切众生。无有恐怖。出三恶道灭无量苦。断诸烦恼。令现在未来欲得缘觉乘者。愿令具足。现在未来欲得大乘者。愿令具足。愿请一切世间所有现在未来诸佛世尊。住世一劫说法。令圣人众随佛在世而得和合。是菩萨如是思惟。若在在处处。所有众生所修善根。若欲生人中天上。若住声闻乘。若住辟支佛乘。若爱语布施利益同事。愿令具足。是菩萨以是法故于三时中。读诵通利思惟此法。所谓我今归依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诸佛佛法僧菩萨。头面礼敬。诸佛威德无能胜者。其相甚妙。菩萨常应作如是念。诸佛法僧。愿令世间在在处处无有空处。所在方面常有诸佛。令我劝请。留住一劫。说微妙法。呵责诸恶。若已作若今作我今已得离一切恶。乃至一念中间。当愿以一切善根。令诸众生寿命无量。住于一切诸善法中。如诸菩萨。速转法轮。令诸圣人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愿令佛法常住于世。利益众生。生五道者悉得善根乃至敬礼诸佛。常住是愿。是诸菩萨所有善愿。令他众生及其己身。得妙威德善妙威德。若未来现在。一切世间佛法僧宝。令住一劫无诸留难。及诸菩萨宝。速令具足六波罗蜜。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留难。欲令一切众生断除苦恼怖畏。行于喜乐。断一切不善根。成就一切善根。随如所愿成就三乘。速疾成就诸波罗蜜。寿命无量而得解脱。成无上道。乃至敬礼诸佛。常作是愿。是菩萨欲令一切众生断诸苦恼。若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诸佛乃至法身。愿我以身奉施彼佛。欲令一切众生得度成无上道。在所生处信敬三宝。以天香花。奉养恒河沙等诸佛世尊。亦供养法僧及诸菩萨。令所奉宝如须弥山。一切世间在在处处所有众生。若有所须。七宝房舍。衣服饮食。医药卧具。悉当给与令无所乏。若有乐于忍辱精进持戒者。我当随其所乐而为解说使成就胜法。令三宝具足修六波罗蜜疾成佛道。离诸恶法善行实义。身口意业。不退菩提乐于菩提。在在处处。见佛菩萨常学善根。安止众生于善法中。是菩萨自知及他所有善根。趣向智慧。思惟智慧。愿欲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是菩萨趣向思惟已。愿令一切众生得度得解脱故。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是菩萨如是智慧。若无力能学。应如是思惟。我今当勤加精进。时时渐渐断于无明。我今复当倍加精进。时时渐渐学此智慧。令此智慧增广具足。乃至生有。终不懈怠生于忧愁。如是菩萨。发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悕望菩提心。是菩萨无量无边善智慧。何以故。此慧于余善慧中。最胜第一。令一切世间众生。发起无量智慧。发起无学智慧。生无漏智慧。生无学智慧。善臂。如是菩萨。行此智慧不以为难。以为喜乐。速疾具足般若波罗蜜。
佛说是经已。善臂菩萨。欢喜赞言。善哉善哉。信受奉行。
原文出处:http://fojiao5.com/article/show-21333.html
以上是关于菠萝蜜-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三 学佛弟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菠萝蜜-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三 学佛弟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4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