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之乐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1 07:3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之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之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极乐世界之乐

一、音乐  1.极乐净土。常奏妙乐    “彼佛国土。时常发出美妙的天乐。”——《阿弥陀经》    ——美妙的天乐。不鼓自鸣。所以能时常听闻。世俗的音乐。总需要人演奏。所以常会间歇。再者。世俗的音乐没有法音耐听。听多了。便会厌腻。甚至感到疲劳轰炸!    “天上一音之美。胜过人间帝王百千种乐。”——《无量寿经》  2.音律优美。远胜天乐    “世间帝王的百千种乐。从转轮圣王至他化自在天的音乐。一级比一级殊胜。每级辗转相胜千亿万倍。然而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却不如极乐世界诸七宝树的一种音声。极乐世界七宝树的一种音声。胜过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的千亿倍。”——《无量寿经》  3.万种伎乐。无非法音    “极乐世界自然有万种伎乐。其乐声都是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可以净化身心)。是十方世界中。最美的音乐。”——《无量寿经》  4.乐器悬空。不鼓自鸣    “无量诸天。奏出天乐;又有些乐器悬在虚空。宛如天宝幢。不鼓自鸣。”——《观无量寿佛经》  5.和风送香。身安得定    “极乐世界早晨时。四面八方都微微吹着和风。不拂逆。也不暴乱。吹到各种花卉。散发种种香气。普熏整个极乐净土。所有被风吹到身体的众生。安和调适。宛如比丘得灭尽定。”——《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6.风动树网。演妙乐声    “西方极乐世界。有微细轻和的风。吹动了许多珍宝所做成的树林。和珍宝做成的网路。这些树林和网路里。就会发出很细。很好听的声音来。这声音非常好听。好像百千种乐器同时弹奏。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想念佛、法、僧三宝的心。”——《阿弥陀经》  7.风吹宝树。演说法音    “和风吹动七宝树林。发出微妙的声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和六波罗蜜的道理。”——《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8.微风过林。胜于天乐    “世间帝王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忉利天宫一音之美。忉利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夜摩天宫一音之美。夜摩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兜率天宫一音之美。兜率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自在天宫一音之美。自在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他化自在天宫一音之美。他化自在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极乐世界风吹树林。所发出的美妙声音。”——《无量寿经》 二、娱乐 1.无恶道名。何况有实    “在极乐世界。听不到各种恶道的名称。没有障碍、烦恼和覆蔽心智的名称。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的名称。没有八难的名称。也没有世间相对的痛苦、快乐、不苦不乐等感觉的名称。连假设的名称都没有了。更何况是世间的实物呢?所以那净土被称

佛学常识篇什么是无住生心

为极乐。阿难!我现在只是简单介绍极乐世界的因缘。如果详细解说。经过几劫也讲不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2.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阿弥陀佛的国土。没有黑暗。没有星晨(曜)。没有日月。没有昼夜。没有取舍。没有分别。纯一无杂。大家都受最清净而且最上等的快乐。”——《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光普照。胜过日月。”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阿弥陀经》  “所有众生都感受到高尚美妙的触感快乐。宛如东方的不动世界(《大宝积经》中译为妙喜世界)和西方的安乐国土。他们那里的众生都同样感受快乐。听闻声音。就得到安祥。”——《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阿弥陀佛的世界为什么名叫做‘极乐’呢?因为那世界中的众生。没有一切身心的忧恼和痛苦。只有无量清净的喜乐。所以才叫做‘极乐世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我看见安乐国、无量寿佛国。没有苦和苦的名称。”——《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我看见喜乐国(妙乐世界)和安乐佛土中。没有苦恼。也没有苦恼的名称”——《思益梵天所问经》  3.极乐世界。十种快乐    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而有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2)无不闻说法苦。而有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3)无恶友牵缠苦。而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4)无群魔恼乱苦。而有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  (5)无轮回不息苦。而有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6)无难免三涂苦。而有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

佛学基本常识

  (7)无尘缘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8)无寿命短促苦。而有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  (9)无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  (10)无尘劫难成苦。而有一生行满。所作得办之乐。——《弥陀疏钞》第二卷  4.身心勇健。智慧明了    “极乐世界诸上善人。寿命皆无尽数劫。而且感官极为灵敏。大家都能洞视、彻听、遥相瞻见、遥闻语言。他们的容貌端正、洁净、美好。不再有丑陋。他们的体质都十分勇敢、健康(壮)。具有上等的智慧。而不再平庸、愚蠢。他们心中所想的。无非助人利人的道德行为。他们所谈论和表现的。无非是修行和对心智有益的事情。他们各相爱敬。而丝毫没有憎恨或嫉妒。他们每个人都有宿命通。虽然经过了几万劫。对于自己从何而

佛学入门佛学常识大智度论

来。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而且也洞悉十方世界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事情。明白无尽数世界。天上天下一切众生心中和意识所想念的事物。又知道他们在那一劫、那一年。都会度脱为人。而得往生极乐世界。”——《大阿弥陀经》  “气走安身。宛如所有极乐世界的诸位菩萨。”——《维摩诘经》  5.不堕恶道。能知宿命  

佛学基本常识 李炳南

  “极乐世界的菩萨。直到成佛。都不会堕落三恶道。生生世世都能了知宿命。除了在五浊恶世示现受生时例外。”——《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往生极乐世界。自知无量劫前的事情(宿命通)。及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并且都能洞视和彻听十方世界过去、未来和现在的种种事情。”——《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  6.神通自在。辩才无碍    “极乐世界中。所有的菩萨都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

佛学常识四境

神通威德。无不圆满。深入法门。得无生忍;究竟明了诸佛秘藏。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安住寂静。大乘涅 。深入正慧。没有陋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实。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7.音容相貌。无与伦比    佛陀问阿难:“譬如有一位乞丐。站在帝王的身边。形相仪容。有相类似吗?”阿难回答:“乞丐长相粗陋丑恶。怎么能跟帝王相比呢?”佛陀说:“帝王虽然在人间极为尊贵。可是要是跟转轮圣王相比。就像个小乞丐。转轮圣王只有统领四天下。可是要比起忉利天王。又逊色了百千万倍。忉利天王比起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又逊色了百千万倍。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比起极乐世界中诸位菩萨、声闻和诸上善人。又逊色了百千万倍以上。”——《大阿弥陀经》  8.手生供具。普献诸佛    “极乐世界的菩萨。手中生出各种花曼、璎珞、涂香、末香等所有的供养物品。然后拿这些供具。去百千亿那由他佛土供养诸佛。”——《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9.花朵散空。化成宝盖    “他们手中又会出现宝花。散在虚空中。化成宝盖。宝盖有十由旬或二十由旬……甚至百千由旬。普遍到十方佛刹去供养。一会儿的工夫。又回到本国(极乐世界)。身心寂静。没有爱著。也没有取舍(不同此地之人出外旅游。回来会身心劳累)。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和威神力。以及他们过去生曾经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没有缺减。善于修行、学习、摄受、成就佛法的缘故。”——《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10.寿命久远。时光悠长    “师子鼓音王佛时。人寿十万岁;明王佛时。人寿七百阿僧劫;阿弥陀佛国。人寿无量无边阿僧 劫。”——《大智度论》第四卷。  “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和天人的寿命无法用算数和譬喻来形容。”——《大智度论》第四卷  “临命终时。看见诸佛菩萨。心不错乱。必得往生极乐国土。我授记此人将来必定成就无上的佛智。……他今世舍身以后。必得往生极乐世界。寿命、容貌、力量同时具足。一切怨仇。并生欢喜。”——《庄严王陀罗尼经》  “这娑婆世界的一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寿量品》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0/4362.html

以上是关于「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之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之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4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