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立坐卧四威仪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行立坐卧四威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行立坐卧四威仪
【前言】 佛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不出行、住、
佛学常识法界
坐、卧四者。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此四威仪。正是行者日常
佛学文化常识
举止所应遵循的仪则。 「威」以德显。由严持戒行。众德威严。有威可畏。故非强横势力之威。「仪」以行表。由动静合宜。举止安详。故有仪可敬。非虚伪诈现之仪。具足威仪。谨慎庄重。自然令人望之生敬。渴仰钦羡。故以威仪细行。即能化导众生。令入佛道。 【四威仪】 行如风 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安详徐行。犹如清风徐拂。行进时。两眼平视。不左窥右瞄。不向外攀缘;移步时。勿踏虫蚁。勿仓仓惶惶。或令鞋履拖拉出声;当收摄身心。举止动步。心存正念。一切时中。定慧等持。如法而行。 立如松 站立之时。头颈不偏不倚。身躯挺直。安稳而立。犹如苍松。不可轻率、歪斜或抖动;当心存正念。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系心在道。思惟经义。如法而立。 坐如钟 跏趺宴坐时。应摄心专注。身心安稳不动。犹如大钟。古德云:「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切勿前倾、后仰或左右歪斜;当端肃威仪。息缘绝虑。观照自心。谛观实相。如法而坐。 卧如弓 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若睡眠时。当右胁而卧。以右手曲肱为枕。左手平舒于腿。双腿微弓。两足相叠。名为吉祥卧。亦名狮子卧法。右胁而卧。于诸卧姿中。最为有益。能令身得安稳。心不动乱。律云:「仰卧。是修罗卧;覆卧。是饿鬼卧;左胁卧。是贪欲人卧。」是故修道人不仰卧、不覆卧、不左胁卧。应右胁而卧。保持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 【结论】 具足威仪。身端行正。非仅限于佛门之行者。而是人人应具备之礼仪。我国素称「礼义之邦」。即是由于尊崇礼义、注重威仪之故。古德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佛陀时常教诫弟子。形仪必须端严肃整。内检其心。外束其身。无论动静举止。皆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古德言:「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身心得以寂静。亦可感化众生
佛学常识什么是三界
赵朴初的佛学常识问答
。如舍利弗见马胜比丘威仪庠序。因而深生恭敬、欢喜。归信
佛学常识问答文库
佛法?。为佛弟子。于举止言谈、行住坐卧。若能具足威仪细行。以此身体力行。不仅能表显个人风范。更是落实佛法自利利他的实际教化。 【批注】 《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七.舍利目连因缘品》(《大正藏》。第三册。页八七三下)。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571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行立坐卧四威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行立坐卧四威仪;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