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文言文译本及现代文译本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文言文译本及现代文译本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文言文译本及现代文译本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文言文译本】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礼拜枯骨?』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做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 阿难白言:『世尊。男人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薰兰麝。如是装饰。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後。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 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於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世间女人。短於智力。易溺於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阿难闻语。痛割於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母胎怀子。凡经十月。甚为辛苦。在母胎时。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将来。午消散去。母怀胎时。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怀胎时。第三月中。犹如凝血。母怀胎时。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怀胎时。第五月中。儿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为五?头为一胞。两肘两膝。各为一胞。共成五胞。母怀胎时。第六月中。儿在母腹。六精齐开。何者为六?眼为一精。耳为二精。鼻为三精。口为四精。舌为五精。意为六精。母怀胎时。第七月中。儿在母腹。生成骨节。三百六十。及生毛乳。八万四
佛学常识图片
千。母怀胎时。第八月中。生出意智。以及九窍。母怀胎时。第九月中。儿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质。桃梨蒜果。五谷精华。其母身中。生脏向下。熟脏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耸出。山有三名。一号须弥。二号业山。三号血山。此设喻山。一度崩来。化为一条。母血凝成胎儿食料。母怀胎时。第十月中。孩儿全体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决为孝顺之子。擎拳合掌。安详出生。不损伤母。母无所苦。倘儿决为五逆之子。破损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搅。又彷佛似万刃攒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儿。更分晰言。尚有十恩: 第一、 怀胎守护恩;第二、 临产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忧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回乾就湿恩;第六、 哺乳养育恩;第七、 洗濯不净恩;第八、 远行忆念恩;第九、 深加体恤恩;第十、 究竟怜愍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颂曰: 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罗衣都不挂。装镜惹尘埃。 第二、临产受苦恩 颂曰: 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沈。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 第三、生子忘忧恩 颂曰: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张开。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第四、咽苦吐甘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第五、回乾就湿恩 颂曰: 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乾。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恩怜恒废枕。宠弄才能欢。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第六、哺乳养育恩 颂曰: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於天。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不嫌手足挛。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第七、洗涤不净恩 颂曰: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丰。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洗濯损盘龙。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 第八、远行忆念恩 颂曰: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第九、深加体恤恩 颂曰: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第十、究竟怜愍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长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佛告阿难:『我观众生。虽绍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义。无有仁慈。不孝不顺。阿娘怀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担。饮食不下。如长病人。月满生时。受诸痛苦。须臾产出。恐已无常。如杀猪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生得儿身。咽苦吐甘。抱持养育。洗濯不净。不惮劬劳。忍寒忍热。不辞辛苦。乾处儿卧。湿处母眠。三年之中。饮母白血。婴孩童子。乃至成年。教导礼义。婚嫁营谋。备求资业。携荷艰辛。懃苦百倍。不言恩惠。 男女有病。父母惊忧。忧极生病。视同常事。子若病除。母病方愈。如斯养育。愿早成人。及其长成。反为不孝。尊亲与言。不知顺从。应对无礼。恶眼相视。 欺凌伯叔。打骂兄弟。毁辱亲情。无有礼义。虽曾从学。不遵范训。父母教令。多不依从。兄弟共言。每相违戾。出入来往。不启尊堂。言行高傲。擅意为事。父母训罚。伯叔语非。童幼怜愍。尊人遮护。渐渐成长。狠戾不调。不伏亏违。反生瞋恨。弃诸亲友。朋附恶人。习久成性。认非为是。或被人诱。逃往他乡。违背爹娘。离家别眷。或因经纪。或为政行。荏苒因循。便为婚娶。由斯留碍。久不还家。或在他乡。不能谨慎。被人谋害。横事钩牵。枉被刑责。牢狱枷锁。或遭病患。厄难萦缠。囚苦饥羸。无人看待。被人嫌贱。委弃街衢。因此命终。无人救治。膨胀烂坏。日暴风吹。白骨飘零。寄他乡土。便与亲族。欢会长乖。违背慈恩。不知二老。永怀忧念。或因啼泣。眼暗目盲;或因悲哀。气咽成病;或缘忆子。衰变死亡。作鬼抱魂。不曾割舍。 或复闻子。不崇学业。朋逐异端。无赖粗顽。好习无益。斗打窃盗。触犯乡闾。饮酒樗蒲。奸非过失。带累兄弟。恼乱爹娘。晨去暮还。不问尊亲。动止寒温。晦朔朝暮。永乖扶侍。安床荐枕。并不知闻。参问起居。从此间断。父母年迈。形貌衰羸。羞耻见人。忍受欺抑。 或有父孤母寡。独守空堂。犹若客人。寄居他舍。寒冻饥渴。曾不知闻。昼夜常啼。自嗟自叹。应奉甘旨。供养尊亲。若辈妄人。了无是事。每作羞惭。畏人怪笑。 或持财食。供养妻儿。忘厥疲劳。无避羞耻;妻妾约束。每事依从。尊长瞋呵。全无畏惧。 或复是女。适配他人。未嫁之时。咸皆孝顺;婚嫁已讫。不孝遂增。父母微瞋。即生怨恨;夫婿打骂。忍受甘心。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以为疏。或随夫婿。外郡他乡。离别爹娘。无心恋慕。断绝消息。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宛若倒悬。每思见面。如渴思浆。慈念後人。无有休息。 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重恩。举身投地。搥胸自扑。身毛孔中。悉皆流血。闷绝躄地。良久乃苏。高声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从来未觉。冥若夜游。今悟知非。心胆俱碎。惟愿世尊哀愍救援。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尔时。如来即以八种深重梵音。告诸大众:『汝等当知。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於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手执利刀。剜其眼睛。献於如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辞痛苦。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时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假使有人。为於爹娘。吞热铁丸。经百千劫。遍身焦烂。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垂泪悲泣。痛割於心。谛思无计。同发声言。深生惭愧。共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於父母书写此经。为於父母读诵此经。为於父母忏悔罪愆。。为於父母供养三宝。为於父母受持斋戒。为於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狱人。』 佛告阿难:『不孝之人。身坏命终。堕於阿鼻无间地狱。此大地狱。纵广八万由旬。四面铁城。周围罗网。其地亦铁。盛火洞然。猛烈火烧。雷奔电烁。烊铜铁汁。浇灌罪人。铜狗铁蛇。恒吐烟火。焚烧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难堪难忍。钩竿枪槊。铁锵铁串。铁槌铁戟。剑树刀轮。如雨如云。空中而下。或斩或刺。苦罚罪人。历劫受殃。无时暂歇。又令更入余诸地狱。头戴火盆。铁车碾身。纵横驶过。肠肚分裂。骨肉焦烂。一日之中。千生万死。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获斯罪。』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父母恩德。垂泪悲泣。告於如来:『我等今者。云何报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於父母造此经典。是真报得父母恩也。能造一卷。得见一佛;能造十卷。得见十佛;能造百卷。得见百佛;能造千卷。得见千佛;能造万卷。得见万佛。是等善人。造经力故。是诸佛等。常来慈护。立使其人。生身父母。得生天上。受诸快乐。离地狱苦。』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天、龙、夜叉、乾闼婆、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闻佛所言。身毛皆竖。悲泣哽咽。不能自裁。各发愿言:我等从今尽未来际。宁碎此身犹如微尘。经百千劫。誓不违於如来圣教;宁以铁钩拔出其舌。长有由旬。铁犁耕之。血流成河。经百千劫。誓不违於如来圣教;宁以百千刀轮。於自身中。自由出入。誓不违於如来圣教;宁以铁网周匝缠身。经百千劫。誓不违於如来圣教;宁以锉碓斩碎其身。百千万段。皮肉筋骨悉皆零落。经百千劫。终不违於如来圣教。』 尔时。阿难从於坐中安详而起。白佛言:『世尊。此经当何名之?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为父母恩重难报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尔时。大众、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退。【现代文译本】《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白话翻译 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陀宣讲的。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里说法。在场的有佛陀的常随弟子出家众二千五百人。与大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在一起听法。 这时。世尊引导并带领大众弟子。一直往南方行走。忽然看见路边聚集枯骨一堆。那时候。如来就对著那些枯骨行大礼。以五体投地的方式。恭恭敬敬的顶礼膜拜。 阿难尊者合掌向佛陀禀白说:「世上最尊贵的圣者!您是世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里的大导师。是母胎、蛋卵、潮湿、变化(胎、卵、湿、化)四类众生的慈父。为众人所归依敬仰。是由於什麽因缘。世尊您竟然顶礼膜拜这些枯骨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们虽然是我的上座首要弟子。出家修行的时日也很久了。但是所知道的事情还未广博。这一堆枯骨。或者是我前世祖先的骨骸。或者是多生累世父母的遗骸。由於这个缘故。我今天才对著它们顶礼膜拜。」 佛陀又告诉阿难尊者说:「你现今就将这一堆枯骨分做二份。如果是男人的骨骸。颜色会比较白而且比较重﹔如果是女人的骨骸。颜色则会比较黑而且比较轻。 阿难尊者禀白佛陀说:「世尊!男人活著的时候。身上的衫裤、腰带、鞋子、帽子等。装束严整完好。一望就知道是一位男子汉的身份﹔女人活著的时候。大多涂抹胭脂面粉。或是薰染兰香麝香。像这样的装饰打扮。立即就能够知道那是女流的身份。而现今他们死了以後。男女白骨都是一般样子。教我们弟子等。怎麽认得出是男是女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果是男子。在世的时候。多有进出伽蓝佛寺。听讲佛经戒律。礼拜三宝(佛陀、佛法、僧众)。口念佛的名号。所以他的骨骸。颜色比较白而且比较重;世间的女人。大多短缺理智与脑力。容易沉溺於感情。把生男育女的事情。认为是她的天赋职责。每生一个小孩。都要依赖母乳来养活这婴孩的生命。乳汁是由血液变成的。每一个小孩都吸吮了母体中比八斛四斗还要多的白乳。所以母体憔悴消瘦。死後骨骸现出黑色。它的重量也比较轻。」 阿难尊者听闻了佛陀的话。心里痛楚得有如刀割一般。垂下眼泪悲伤哭泣的禀白
佛学常识日期
佛陀说:「世尊呀!母亲的大恩大德。应该怎样才能报答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现在仔细听著。我当会为你们分别说明清楚:母亲怀胎。多数要经过十个月。是很辛苦的。胎儿在母腹的时候。第一个月里。就像草上的露珠。清早出现。不一定能够保存到晚上;早晨聚集而来。中午就消失散去。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二个月。恰如凝聚的酥油。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在第三个月。胎儿犹如像凝聚的血团。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四个月。胎儿稍微长成人形。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五个月。胎儿在母亲腹里。已经生成有五部份的胞体。是那五部份呢?就是头为一种胞体。两只手肘和两条腿膝。各为一种胞体。一共成为五种胞体。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六个月。胎儿在母亲的腹里。六种精气都已经齐全开通。是那六种呢?眼睛是第一种。耳朵是第二种。鼻子是第三种。口嘴是第四种。舌头是第五种。心意是第六种。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七个月。胎儿在母亲的腹里。已经生成了筋骨关节。数目三百六十。并且生长毛孔。数目约在八万四千。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八个月。胎儿就生成意识脑智。以及眼睛两个瞳孔、两个耳孔、两个鼻孔、一个口腔、尿道和肛门等九个窍孔。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九个月。胎儿在母亲的腹里。已经能够吸收食物。所吸收的都是出自各种物质。像桃子、梨子、葱蒜、水果、五谷等的精华。在那母亲的身体里。生脏向下面。熟脏向上面。譬如在地面上。有山耸然突出。山有三个名号。第一个名号叫做须弥山。第二个名号叫做
佛学常识课简雄辉
业山。第三个名号叫做血山。这些譬喻的山。一次崩塌下来。就化为一条。母亲体内的血就凝集成了胎儿的食物。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到第十个月。孩儿的全部器官肢体都一一生长完成。方才降生下来。如果是决定做为孝顺的孩子。出胎的时候会擎起拳头做合拢手掌的状态。而安祥顺利的出生。不会损伤母亲的身体。母亲没有太大痛苦。如果这孩儿决定是做为五逆不孝的孩子。出胎的时候就会破坏损伤母亲的胎腹。双手抓扯母亲的心肝五脏。双脚踏踢母亲的胯下骨。使母亲痛苦得像千把刀在搅动宰割。又彷佛好像万把利刃集中刺进母亲的心。像这样受尽极重大的痛苦。才出胎生下这孩儿。如果更进一步分类明白的说。母亲还有十大恩德。 第一是母亲怀胎的时候对胎儿守卫爱护的恩德;第二是临盆生产受尽苦楚的恩德;第三是生下孩子就忘记所有痛苦的恩德;第四是自己咽下苦涩。吐出甘甜给与爱儿的恩德;第五是回施乾净给与孩儿而自己将就污湿的恩德;第六是哺喂乳奶和抚养教育的恩德;第七是替孩儿洗濯屎尿不净的恩德;第八是孩儿外出远行。慈母在家挂心忆念的恩德;第九是对孩儿深深加以体谅抚恤的恩德;第十是终生直到究竟都没有穷尽对孩儿怜爱愍念的恩德。 第一、怀胎时守卫爱护的恩德。偈颂说: 累世长劫造因结缘深重。今生才来寄托母亲怀胎; 月又一月逾过才生五脏。再过七个七天六精才开。 胎儿体重压力就像山岳。胎一动一止像坏劫风灾; 母为胎儿罗衣都不想挂。化妆镜台也惹盖了尘埃。 第二、临盆生产受苦楚的恩德。偈颂说: 母亲怀胎经过满十个月。苦难的生产即将要来临; 早晨起床就像生了重病。天天神情闷重好似昏沉。 难将惶恐怖畏心情诉述。哀愁眼泪流满胸前衣襟; 语调含悲告诉亲族家人。惟独惧怕死神夺儿来侵。 第三、生了儿子忘记忧苦的恩德。偈颂说: 当慈母生产儿子的日子。五脏总都像要破裂撕开; 身体心神几要闷绝而死。鲜血直流好似屠宰猪羊。 生下以後听闻爱儿安健。心情欢喜更加倍於往常; 欢喜暂歇然而悲痛又到。难忍痛苦又在贯彻心肠。 第四、咽下苦味吐出甘甜给与爱儿的恩德。偈颂说: 父母恩德高深且又重大。照顾怜爱从不疏忽失时; 吐甘喂儿没有稍作停息。自己咽下苦涩从不皱眉。 爱重为儿心情愁苦难忍。恩情深忧心又加倍伤悲; 但望能令孩儿吃饱满足。慈母不辞自愿挨饿受饥。 第五、回儿於乾自己就湿的恩德。偈颂说: 母亲甘愿自身投於污湿。而将爱儿移就於净且乾; 两个母乳专为儿充饥渴。轻罗衣袖用来掩儿风寒。 恩爱怜惜恒常废枕不眠。宠爱逗弄才能感到心欢; 但愿能令孩儿获得安稳。慈母总不为己寻求平安。 第六、哺喂乳奶抚养教育的恩德。偈颂说: 慈母让儿依靠就像大地。严父养育儿女可配於天; 天覆地载养育万物恩同。父母养儿恩德也是同然。 不厌丑陋更无怨恨怒目。不弃孩儿手足罹患痉挛。 对从母腹诞生亲生子女。好坏都是整天珍惜爱怜。 第七、洗濯儿屎尿不净的恩德。偈颂说: 母体本来就像荷花芙蓉。精神气色原本健壮且丰; 两眉分开就像新柳翠碧。红颜脸色胜夺莲花粉红。 对儿恩爱深深摧残玉貌。洗濯不净损伤手盘五龙; 只为怜爱男孩以及女儿。慈母手粗脸皱改变颜容。 第八、儿女远行深重忆念的恩德。偈颂说: 死亡永别母心诚属难忍。在生离家著实亦感悲伤; 儿子远行度出关隘山外。母忆挂念担心遥远他乡。 日夜母心相随离家游子。其心担忧流泪已数千行; 如同猿猴哭泣离别爱子。伤心难过寸寸哭断肝肠。 第九、深加体贴和抚恤的恩德。偈颂说: 父母对儿恩情极其重大。恩德深重报恩实在困难; 子受苦难父母愿代替受。孩儿辛劳母心疼惜不安。 听闻子女就要远行出去。怜爱儿心夜卧深觉孤寒; 男孩女儿短暂受到辛苦。就会长时使令父母心酸。 第十、究竟无穷怜愍的恩德。偈颂说: 父母恩德高深且又重大。给儿恩惠怜爱无停歇时; 起立坐下母心都相跟逐。接近或是遥远挂念共随。 老母年龄即使已一百岁。仍然常常担忧八十岁儿; 想知对儿恩爱何时断绝。命尽死了恩爱心才分离。」 佛陀又告诉阿难尊者说:「我观察到很多众生。虽然传承了做为人子的品格。良心善行却受愚痴蒙蔽。不思念父母爹娘。於生育儿女有大恩德。不产生恭敬父母的心。忘了父母的恩德又违背了人子的道义。没有仁爱慈悲的心肠。忤逆不孝不顺从父母。做母亲的阿娘怀孕生子。在十个月怀胎的期间中。起立坐下都感到不安。像擎负著重担。三餐饮食也吃不下。就像患了长期疾病的人。十月期满临盆生产的时候。受尽诸般的痛苦。在片刻的须臾间已产出婴儿。心又恐惧无常死神又要来侵夺。这时就像宰杀了猪羊。母体血流遍满地面。受了像这样的苦楚。才生产得到孩儿身体。从此自己吞咽苦涩而吐出甘味来喂食爱儿。怀抱扶持养育婴儿。为儿洗濯屎尿等不乾净的秽物。不惮畏辛劳。自己忍受著寒冷忍受著炎热。不推辞任何辛苦。乾净的地方让爱儿睡卧。尿湿污秽的地方慈母自己躺著睡眠。哺乳喂奶的三年期间中。孩子都是喝饮母体白色鲜血的乳汁。 从婴孩抚养成少年的童子。乃至成年壮大。教导处世的礼节义理。为儿女完成婚姻嫁娶。帮助孩子经营事业谋生。多方谋求资财和业务。提携子女并荷负重担是非常艰难辛苦。虽然殷懃受苦几百倍。也不说起自己对儿女的恩惠。 男孩女儿有了病。父母心里就惊慌担忧。常为儿女担忧至极而生病。却把自己的病视同很平常的事情。子女如果病患除去好了。父母因为担忧所引起的病也才痊愈好了起来。像这样辛苦的养育。但愿儿女早日长大成人。可是有些儿女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不但不报答父母恩德反而忤逆不孝。本应受到尊敬的父母双亲对他说话。都不知道应该顺从父母的意思。面对父母应答对话毫无礼貌。甚至用凶恶的眼光相向仇视。 在家族中欺负凌辱上辈的伯父叔。打骂同胞的兄弟。毁伤侮辱亲族情谊。言行丝毫没有礼貌仁义。虽然曾经从老师读书学习。可是不遵守规范训诲;父母的教训命令。多不依照所说顺从去做;兄弟共同劝勉。每每相互违逆敌对。出外入内朋友来往。都不会启禀告知父母。言语行为自傲自大。擅出主意胡作非为。从小做错受父母教训处罚。或伯父叔父说他的不对。由於孩童年幼使人怜爱愍惜。长辈们就遮掩袒护他。孩子渐渐成年长大。成了凶狠暴戾而不能调伏。不承认自己所犯下亏心违法的罪行。反而心生瞋怒怨恨。弃绝那些亲人益友。而去交结依附歹徒恶人做朋友。习惯久了成了恶性。颠倒是非认为非法犯罪是应该。 或者被人拐骗诱惑。逃往遥远的他乡。违别背弃自己的爹娘父母而不顾。离了家人别了眷属。或者因为经商买卖。或为官府政事远行。时光荏苒而过因循耽误未归。便不经父母同意在外结婚娶妻。由於这样停留在外阻碍归程。长久不能还家照顾父母。或在他乡异国。自己不能够小心谨慎。被坏人用计谋陷害。横祸官事钩缠牵连。被官府冤枉而用刑责罚。或被关入牢狱用木枷套住颈项。用手铐脚镣锁住手脚。或遭遇到疾病祸患。被灾厄苦难萦系缠身。成了囚犯被人拘禁受苦饥饿消瘦羸弱。没有亲人看顾招待。或被人嫌他秽贱。抛弃於街头马路。因此直到命终气绝。都没有亲人去救助治疗。而且死在野外。身体膨胀臭烂腐坏。一直受到太阳曝晒雨打风吹。终於白骨飘零没有人收埋。寄魂他乡异土。便和亲人家族永远长别乖违。而且违背辜负父母慈爱养育的恩德和寄望。在外不知道父母二位老人在家。对游子永远怀著担忧和思念。父母或因思念子女长期啼哭悲泣。眼睛渐暗而目盲失明;或因伤心悲哀过度。闷气呜咽而成疾病;或缘於忆念爱子。万念俱灰无心事业而家道衰落导致灾变而死亡。虽然死了做鬼。也都仍然不曾割断舍弃爱儿之心。 或又听闻儿子。不崇尚学问事业。追随坏朋友惹生异端。成了无赖的游民。粗野顽劣。喜好学习有害无益的坏事。整天斗争打架偷窃或做抢劫的强盗。触恼侵犯乡里百姓。饮酒赌博。作奸犯科为非作歹。犯了很多罪恶过失。连带的拖累了同胞兄弟。恼怒扰乱了爹娘父母的心。早晨出去游荡。暮晚半夜才归还。从不关心过问父母双亲他们的起居行动或寒冻温暖。月尾月初朝晨暮晚。永远乖违了做为人子扶持侍奉年老双亲的义务。父母安眠的床铺草席枕头。也都不去过问了知关怀。然而参谒问候父母的饮食起居。从此间断消失。父母年迈老病。形体容貌衰老消瘦羸弱。家中出了不孝子。父母羞耻不敢出门见人。而忍受著旁人的耻笑指责与欺负。 或有的母亲已死父守寡或父已死母孤单。孤独寂寞的守著空堂冷室。犹如不认识的外来客人。寄居在别人的屋舍。受著寒冷冰冻饥饿口渴。儿女都不曾去听闻了知过问。可怜的老人於白天夜晚常常悲伤啼哭。自己感慨命不好而独自叹息。儿女本应奉上甘旨美味。供给侍养父母双亲。可是像这辈妄动不孝的人。到头终了却没做半件孝顺事。父母为此每每想起就羞耻惭愧而感叹。畏惧别人责怪耻笑而不敢见人。 有的拿著钱财美食。供给养育自己的妻子儿女。忘了所有的疲倦辛劳。但却冷落父母。没有畏避被人羞骂耻笑不孝的心。妻子美妾所约束的话。大小每一件事情都必定依照顺从;而对父母或长辈的瞋怒呵责。完全没有一点畏惧尊重。 或者又有女儿。嫁到夫家。在还未嫁出去的时候。都很孝顺亲生父母;结婚嫁出去以後。不孝之心遂而增加。父母稍微瞋怒责骂。女儿心里即刻产生怨恨;做她丈夫的女婿再怎麽打骂她。她却能忍受甘心。对丈夫家不同姓氏的别家宗亲。眷属情爱深重。而对自己老家亲生父母骨肉。却疏远忘掉。有的女儿或跟随她的夫婿。住到遥远的外郡他乡。离别了亲生的父母爹娘。却毫无依恋思慕亲生父母。从此断绝了消息。一点寄音书信都不通报。遂使父母爹娘。日夜思念而悬肠挂肚。每一时刻都不能够安下心来。那日子的难过就像身体被颠倒悬挂著。每天思念想要见面。就像喉咙乾渴在思念水浆。父母慈心思念儿女。永远没有休止停息。父母的大恩大德。无法计量没有边际;儿女不孝的罪愆。到最终都很难陈述报告得了。」 那时候。大众弟子听闻了佛陀所说父母的深重恩德。感动得举起全身投伏地面。有的用手搥著胸部自己扑打自责。身体的毛孔里。都流出了鲜血。闷绝晕倒於地。脚跛不能行动。过了很久才苏醒。於是高声喊叫说:「苦恼呀!苦恼呀!痛心呀!痛心呀!我们今天都是罪孽深重的人了!从来未曾发觉父母恩德。心里愚暗得像一个夜游的人;今天才觉悟了知过去不孝的错误。痛
佛学常识什么叫学佛
苦难过得心脏肝胆都要碎裂。唯一祈愿世尊哀怜愍念拯救援助我们。指示我们怎样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呢?」 这时候。如来就用极好的声音、柔美的声音、和气安适的声音、尊贵智慧的声音、不带女人音的声音、不误言的声音、深远宏亮的声音、不哑竭的声音等八种佛所证得深远隆重的清净梵音。告诉诸位大众弟子说:「你们应当知道。我今天就为你们分门别类来解说:假使有一个人。左边的肩膀上挑担著父亲。右边的肩膀上又挑担著母亲。两肩重担研破皮肉以至见骨。甚至磨穿肩骨见到骨髓。绕著须弥山行走。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即使血流满地。淹没了脚跟足踝。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遭遇到荒年受著饥馑挨饿的灾劫。惟恐爹娘父母饿死。将自己全身切割成碎块的肉酱。就像微细尘埃那麽细碎来让父母充饥。像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想要布施供佛为父母爹娘求福添寿。手里执拿锐利的刀剑。剜挖自己的眼睛。奉献给如来。生生世世都这样做。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也用锐利的刀刃。割下他自己的心脏肝脏。鲜血流出遍满地上。都不会畏怯推辞痛苦。生生世世都这样做。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受到百千把刀剑或枪戟。同一时刻刺进身体。并在自己的身体里。从左右两边出入刺杀。这样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打断筋骨流出骨髓。生生世世都这样做。经过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假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父母爹娘。吞下烧热的铁丸。经过了几百几千个长劫时间。遍满全身都烧焦腐烂。还是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 这时候。大众弟子听闻了佛陀所说父母的大恩大德。都垂下眼泪悲伤的哭泣。痛心疾首就像利刀割心。详细思考都想不出报答父母深恩的好计策。於是共同发出声音说话。心里深深的生起惭愧心。大家共同禀白佛陀说:「世上最尊的圣者!我们今天都是不孝罪很深的人。究竟要怎样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呢?」 佛陀告诉弟子们说:「想要报答得了父母的深恩。应该为自己父母书写这一本经典。为父母读诵这一本经典。在佛前为父母忏悔一切罪愆。为父母去佛寺奉献供养代表佛教的佛陀、佛法、僧众等三宝。为父母皈依素食持斋受戒。为父母布施行善救济孤苦贫困。来修增父母福寿。如果能够像这样去做。就可以叫做孝顺的子女;不做这些善行的人。就是不孝子。将来必定是堕地狱的人。」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忤逆不孝父母的人。命终体坏时。就堕入阿鼻无间地狱去饱受苦刑。这一个大地狱。纵横长广有八万由旬那麽大。四面围著很高的铁城。四周上面都围著牢固的罗网。那地面上也是铁质。盛大的猛火上下通彻的燃烧著。猛烈的火焰到处焚烧著。霹雳的雷声遍人奔跑。闪电不断的闪烁著。地狱里的夜叉鬼烊化了铜铁的红汁、浇灌著受苦刑的罪人;铜狗铁蛇一直不断吐出烟和火。或焚烧或煮炙著罪人。使罪人身体的脂肪膏油焦烂而燃烧起来。苦痛哀哭。难以堪当难以忍受。半空中有挂钩的大钩竿。又有尖枪长矛飞下来刺杀罪人、满狱铁声铿锵。铁器连串。铁槌和尖枪铁戟。剑树和轮刀利器。满空飞驰。多得像下雨又像云霖。由空中射下来。或用刀斩或用矛刺。苦惨的刑罚著罪人。这样经历了很多长劫的时间还在受著苦刑的灾殃。而且没有片刻可以暂时休歇。接著又令这些罪人进入其余的各种地狱继续受苦刑。或头上戴著燃烧的火盆。或用铁车碾压罪人的身体。或南北或东西纵横碾压而过。使罪人的肠肚都分开碎裂。骨头和皮肉都烧焦腐烂。在一天的时间里。就经过几千万次的苦刑。死去了。忽然经过风吹水淋而又苏醒活来。他们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凄惨的苦刑。都是因为前生在世的时候犯了杀害父亲、杀害母亲、杀害证了阿罗汉果的圣者、破坏佛寺和合的僧众、损伤佛身使佛流血等五种大逆不道和不孝。所以获得这麽重的罪苦。」 这时候。大众弟子听闻了佛陀所说父母的大恩大德。都垂下眼泪悲伤的哭泣。请示於如来说:「我们现今。应该怎样才能报答得了父母深重的恩德呢?」 佛陀告诉弟子们说:「想要真正报答得了父母的大恩。最好就是为父母书写印造这一部经典。这才真正能够报答得了父母养育的大恩呀!能够印造这部经典一本。就能遇见一位佛;能够印造十本。就能遇见十位佛;能够印造一百本。就能遇见一百位佛;能够印造一千本。就能遇见一千位佛;能够印造一万本。就能遇见一万位佛。这些孝顺而善心的人。因为印造佛经所得功德力量的缘故。这些诸佛们。都会恒常来用慈光照护。立即使这些人和生育他们的父母。都能生到天上。享受著各种快乐。而脱离地狱的罪苦。」 这时候。阿难尊者以及诸位大众弟子。乃至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歌神紧那罗、地龙摩侯罗伽、似人非人等、天神、龙众、夜叉鬼、乐神乾闼婆。以及诸位小国王、转轮圣王等等。这些广大的群众听闻了佛陀所说的话。身体的毛发都竖立起来。内心愧疚而悲伤哭泣哽咽。不能自止。於是在佛前各人发出誓愿说:「我们从今天起以至穷尽未来时世的边际。宁可粉碎这个身体就像微细尘埃那麽细碎。这样经过几百千个长劫时间。都立誓决不违背於如来神圣的教诲而不孝;宁可被铁钩拔出舌头。拉得有一由旬那麽长。再被铁犁在舌上耕犁。鲜血流成一条河。像这样经过几百千个长劫时间。也立誓决不违背於如来神圣的教诲而不孝。宁可被几百千个转动的刀轮。在自己的身体中自由出入刺砍。也立誓决不违背於如来神圣的教诲而不孝;宁可被铁网从四周围匝绕缠绞著身体。经过几百千个长劫时间。也立誓不违背於如来神圣的教诲而不孝;宁可被锉刀斩磨捣碎身体成百千万段。皮肉筋骨尽都零散脱落。像这样经过几百千个长劫时间。到最终仍然立誓决不违背於如来神圣的教诲而不孝。」 这时候。阿难尊者从座位当中安祥的起立。请示佛陀说:「世尊!这一本经典应当用什麽名字来称呼呢?应该怎样去奉行和受持呢?」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这一本经典名字叫做『父母恩重难报经』。就用这个名字。你们应当依照此经奉行和受持!」 这时候。大众弟子们、天人以及阿修罗等天龙八部众。听闻了佛陀所说的话。都生起很大的欢
一分钟佛学基础常识
喜心。信仰接受。遵奉实行。一一行礼而退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3441.html
以上是关于「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文言文译本及现代文译本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文言文译本及现代文译本;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