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佛」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无量寿佛」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文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文我亲自听见佛这样说。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郊的耆阁崛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弟子在一起。与会的菩萨三万二千人。以文殊师利为首座。 那时。王舍城里有一太子。名叫阿阍世。王子听信了狐朋狗友调达的教唆。监禁了父王频婆娑罗。将他关押在七重禁闭深严的室内。准备将他活活饿死。王子勒令诸群臣不得近前。使他们不能够探望频婆娑罗大王。 国王的夫人名叫韦提希。她恭敬忠顺于频婆娑罗大王。她将身体沐浴得千干净净。涂抹上酥蜜和炒面。在璎珞宝冠中盛藏葡萄汁。悄悄地去供献给频婆娑罗王。那时候。频婆娑罗王吃了酥蜜炒面。喝了葡萄汁。便要了水来漱口。漱完口后。两手合十。恭恭敬敬向着耆阍崛山。遥对佛行礼。同时说:“大目犍连啊。你是我的最亲密朋友。希望你兴发慈悲之心。来授与我八关净戒。”王说这话时。目犍连便如同鹰一样飞起。很快地来到了幽闭频婆娑罗王的地方。天天如此。给频婆娑罗王授八清净戒。释迦牟尼也派遣富楼那长老来为频婆娑罗王演说佛法。像这样经过了三个七天。频婆娑罗王因吃了酥蜜炒面以及听闻了佛法的缘故。脸色祥和欢悦。 就在这时间。阿阁世王询问看守说:“父王现在还活着吗。?”看守回答说:“大王。国太夫人身上涂着炒面和酥蜜。璎珞宝冠里盛藏着葡萄浆。日日送来给频婆娑罗大王食用。沙门目犍连和富楼那也从空中飞来。为频婆娑罗王说法讲经。根本没办法禁止。”阿阁世王听说了这话后。不禁大怒。忿恨自己的母亲。也就是国太夫人韦希提。他咬牙切齿地说:“我母亲是贼!与那老贼一伙!沙门目犍连等是恶人。使用幻惑咒术。令那恶王这么多天还不死!”随即。手执利剑。准备去处死他母亲。 那时。有一个名叫月光的大臣。聪明而多智谋。便与著名贤良医师耆婆一起。向阿阁世王行礼。劝诫道:“大王。臣等听婆罗门经典说:劫初有历史以来。有许多恶王为贪谋国家王位。弑杀的父王有一万八千之多。但从未曾听说有伤天害理去残害自己母亲的。大王现在行此破天荒的违逆天理的杀母之事。玷污了高贵的刹帝利王族种姓。我等实在不忍心见到这样钓事发生。大王如果这样做。与四姓之外的屠夫无异。我们不便再呆在这里了。”二大臣说完。以手按剑。倒退着下殿。听到这些话后。阿阁世王惊恐万分。对耆婆说道:“你再也不为我服务了吗?”耆婆再次劝勉说:“大王。慎重行事。千万不要杀害你的母亲!”阿阁世王听闻此语后。忏悔前非。以求得救。随即抛弃手中的剑。停止了要想杀害自己母亲的行为。他向宫庭内官下令道:“将国太夫人禁闭在深宫中。不能让她再出来!” 韦提希被禁闭后。因忧愁而日渐憔悴。他便遥向耆阁崛山对佛行礼。请求道:“如来世尊啊!从前的时候。您经常派遣阿难来慰问我。我现在忧愁苦闷极了。世尊啊!您威高德重。我不敢奢望能见到您。但愿您派遣目犍连和阿难二长老来与我相见。”说完这话后。韦提希夫人痛哭流涕。泪如雨下。远远地向着佛所在的方向行礼不止。 在其行礼而还未抬起头来的这一瞬间。释迦牟尼佛在耆阁崛山中。已经知道了韦提希心中所想的事。实时命令大目犍连和阿难从空中飞来。佛自己则从耆阁崛山消失。而在幽闭韦提希夫人的王宫中出现。这时。韦提希夫人行完大礼正抬起头来。便看到世尊释迦牟尼佛显现为紫金色身。坐在百宝莲花中。目犍连侍立在他的左边。阿难侍立在他的右边。帝释、梵天以及诸天的护法神在虚空中护卫。满天飞花如雨。供养于佛。为佛持用。 那一时刻。韦提希夫人看到了世尊。赶快取下璎珞冠髻。五体投地。哭泣着对佛说: “世尊啊!我前世是作了什么样的孽。才受报应生得如此恶毒的儿子?世尊!您又因什么样的因缘。才与恶棍提婆达多成为亲戚?希望世尊能为我详细地解说无忧愁烦恼的境界。我将往生于这样的去处。不再眷念南瞻部洲这有五种浊恶的现实世界。这浊恶的现实世界里。地狱、饿鬼、畜生充斥。违理枉情之事比比皆是。但愿我转生的未来世上。不再听闻到邪恶之声。不再见到邪恶之人。我现在这里向世尊行五体投地的大礼。求世尊哀怜。接受我的忏悔。唯愿如同太阳光一样的佛法智慧。引导我观想清净的去处。” 正在说此话时。世尊双眉之间放射毫光。其光为金色。遍照十方无数无量的世界。这光又折返回来。罩定在佛顶之上。化为一座金台。像须弥山一样。十方诸佛的净妙佛国。全都在此金台中显现。有些佛国净土是由七宝合成。又有些纯然是莲花构成。还有的如同自在天王的宫殿。再有的像水晶镜一样晶莹剔透。十方世界所有的佛国净土。都从中显现如上所述的那种种奇异。无数的诸佛国净土庄严之相。凭肉眼观看便能清清楚楚。都让韦提希夫人一一亲眼得见。 这时。韦提希夫人对佛说:“世尊。这些各种各样的佛国净土。虽然都清净明洁。都有光明照耀。但是。我现在只喜欢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唯愿世尊教我往生极乐世界的观想思惟方法。教我入定的方法。用心领受西方极乐净土。” 听说这话时。世尊随即开颜微笑。有五彩的光芒从佛的口中射出。每一缕光芒都照耀在频婆娑罗王的头顶上。那时。频婆娑罗王虽受禁闭于重室之中。可是“心眼”无所蒙蔽。他以心眼遥遥望见世尊。五体投地行礼。自然之中。道行增进。成就了断尽欲界烦恼的阿那含果位。 这时候。世尊便告诉韦提希夫人说:“你现在知不知道。阿弥陀佛离此地不远。你应当专心系念。仔细地观想那西方极乐世界中修行净土法门的得成就者。我现在为你详细地宣说各种譬喻。也让未来世的一切凡夫俗子中愿修持净上法门的人。都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欲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习三种福德。第一种:孝顺供养父母。尊重服侍师长。怀慈悲之心。不杀生灵。修行十善业。第二种:皈依佛、法、僧。受持各种戒规。不失持戒人威严仪态;第三种:生发求菩提道心。深信因果报应不爽。诵读大乘经典。劝勉修行人奋进不已。上述三件事。便是净土法门的净业缘。”释迦牟尼对韦提希说:“现在你明白了吗?这三方面的业缘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修得净土的真正原因。” 释迦牟尼佛告诫阿难和韦提希夫人说:“仔细听着。仔仔细细地听着!好好用心体会!我现在要为未来世的一切众生。为被烦恼束缚着的人们。宣讲演说净土法门。善哉。韦提希。你快就此事提问吧。” “阿难。你应当好好地领纳熟记。以便为更多的众生转述我所说的法。我现在教导韦提希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想那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佛力加持的缘故。你们还将亲眼见到这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就如同手执明镜而看自己的面貌一样清晰。又因为你们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种种极乐的事相。心中生发欢喜的缘故。随顺此心情实时得证语无生无灭的中道实相的智慧。” 佛又告诉韦提希夫人说:“你是凡人。内心领悟、认识和知见的能力都很弱。没有得到天眼神通。不能见到远方的境界。诸佛如来有奇异的‘方便’法门。可以帮助你见到西方极乐世界。” 听见这话。韦提希夫人向佛提问说:“世尊。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因借助佛力加持的条件。可以得见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佛涅盘之后。诸众生等为五道轮回之苦煎逼。毫无福德可言。又借助什么来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佛告诉韦提希说:“你和众生都应当专心致志。系念于一处。集中想念。时时不离西方净土。什么叫做‘想’?凡能够思想的一切众生。凡不是生下来就先天瞎眼的众生。都能见到太阳落山区一现象。见这一现象时。应当生起‘想’的念头。面向西方正襟危坐。仔细地观想于太阳将沉落之处。让心思集中。专一而不散乱。看到那太阳将落。样子好似悬挂在空中的鼓。观想了落日形象后。不管是闭着眼或睁开眼。都能明白地见到这落日形象。这就是‘落日想’。我们把它称之为‘初观’。“其次便应当作‘水想’。专想水的澄清洁净。也要观想到如‘落日想’一样。闭眼睁眼都清楚明澈。入定的意念始终不分散。达到了这一程度后。就应当修炼‘琉璃想’。‘琉璃想’观想成就后。看璃琉的大地都内外映彻。琉璃地下有金刚七宝的金幢作为支撑。这金幢八方八楞。第一个细部。都是多种宝珠缀成。每一颗宝珠。都放射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有八万四千种颜色。这些金幢上的宝珠光明如同亿千颗太阳。映照在琉璃地上。光芒耀眼。使你不能全部领纳其中美妙。琉璃地上的道路。用黄金绳来交错装点。都用七种宝物来镶嵌装饰。因此齐齐整整、井然有序。每一种宝中。都放射出五百种色彩的光芒。这光芒好似鲜花。又像如星月。悬挂在虚空之中。合成一座光明的楼台。有百宝合成的千万座楼阁在此楼台之上。楼台的两边。各有百亿个花幢和无数的乐器作为装饰。八种清风从光明楼台中吹拂而出。演奏那无数的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是在宣说苦、空、无常、无我的佛法。这就是‘水想’。我们也称之为‘第二观’。 “水想。修行成就时。一一去观想上述景物。都能清晰明白。不管是闭着眼还是睁开眼。都能以定聚之力不让这些形象散失。除了睡觉之外。其它时间却意念于此。作这样的观想是正观。别的方法只是邪观。如此的观想。叫做粗见极乐园地。如果在入定的状态中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历历分明。但却不能够详细地描述。这种状态便就是‘地想’。在观想法门中称之为‘第三观’。” 释迦牟尼提示阿难说:“你受持记熟我说的法义。为未来世的——切大众。为一切想脱离苦海的人们。说此‘观地法’。若果修行到能观想得此‘地。的境界。可得免除八十亿大劫的生死之苦。离开人世之后。必得往生到佛国净土。得到无碍自在的大智慧。依照我教授的这一方法修行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使用其它的观想法。只能是邪观。 佛告诉阿难以及韦提希:‘地想’修行成就后。接下来应修行观想宝树。为何叫做‘观宝树。?就是一一地观想心中所现之树。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七重行树。这七重行树每棵高达八千由旬。多宝树之上的七宝合成的花和叶。无不具足圆满。每一朵花和每一片叶。都呈现出异宝之色。琉璃色中显出金色的光。水晶色中显出红色的光。玛瑙色中显出砗磲光。砗磲色中显出缘真珠光。其它珊瑚、琥珀以及一切的宝物之光色。交相辉映。美妙无比。 “在这些宝树之上。弥漫覆罩着奇妙的珍珠网。每一棵树上罩着七重这种宝网。每一网间有五百亿妙花的宫殿。如同大梵天王的王宫。诸天的童子。逍遥自在地居住在里面。每一个童子。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如意摩尼宝来作冠冕璎珞。其宝的光芒照耀一百由旬。犹如百亿颗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混合在一起。根卒就无法说出这种光芒叫什么名。如何称呼。只知道各种宝光交相错杂。是各种色彩中最美妙的。 “这些宝树行距间隔排列整齐。叶片间距也井然有序。在树叶之间。生长着许多美妙的花。花上自然而生有七宝果实。每一片树叶的大小正好为二十五由旬。上面有千种颜色、百种图案。如同天的冠冕璎珞一样奇妙。有许多美妙的花。呈现为阎浮檀金色。好似旋转的火轮。宛转在叶间。涌生的各种果实。像似帝释天的宝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的宝盖。这些数不清的宅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世界的佛国净土。也全都在宝盖中显现。修行到能见这些树后。还应当按顺序一一观想树的茎、叶、花、果。使都能观想得分明了。便是‘树想’。也称之为‘第四观’。” “接下来应当观想七宝池中的八功德水。如何叫观想‘七宝池八功德水’?极乐世界上有八池水。每一池水都用七宝合成。其质地柔软。从如意珠王中生成。其水分为十四支流。每一支流都呈现出七宝颜色。水流以黄金来作管道。管道下用五彩金刚沙铺底。每支流的水中。有六十亿朵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不大不小正好十二由旬。有摩尼宝水流注在花间。也浇灌于宝树上下。流水之声细微神妙。均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各种波罗蜜法。继而又赞叹诸佛的容颜瑞祥。身相伟岸。流注花间树下的宝水如同如意珠王。闪耀着金色的微妙之光。其化为百宝斑斓的鸟。鸟儿一齐优雅地鸣啼。其声似在赞叹念佛、念法、念僧。这便是‘八功德水想’。在观想法门中排名‘第五观’。” “西方极乐世界由各种宝物合成的国土。在此土每一地界上都有五百亿幢宝楼。其楼阁之中。又有无数的天界诸神在演奏伎乐。又有乐器悬挂在虚空之中。如同天宝幢。不用人去弹奏而自然鸣响。这各种的音乐。都在演说‘念佛、念法、念僧的妙音。修行此观想成就后。就叫做‘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是总的观想。称为‘第六观’。若修行达到此观想者。可免出无量亿时劫中的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将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依照我的教授而修行此观想的。是为正确的观想法。若按其它方法观想的。就是不正确的邪观。” 释迦牟尼告诫阿难和韦提希:“你们仔细听着。仔仔细细听好。好好用心思考。我将为你们分别解说去除苦恼的方法。你们好好地受持、熟记。以便向大众广为传播宣说。”佛说这话的时候。无量寿佛伫立在空中。观世音、大势至这两位大士侍立在他左右。无量寿佛的光明强烈炽盛。已不能全部领纳。百千的阎浮檀金色也难与之相此。这时韦提希夫人看见了无量寿佛。以头面;接其足而恭敬行礼。她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现在因有您的佛力加持的缘故。得见到无量寿佛以及两位大菩萨。但未来的众生将怎样才能见无量寿佛和两位大菩萨呢?” 释迦牟尼告诉韦提希:“欲见到阿弥陀佛者。应当生发观想的意念。在七宝地上观想莲花。观想到莲花在每一片莲叶衫托下显现百宝颜色。每一叶上有八万四千脉络。犹如天然的图画。每一根脉在线放八万四千种光。了了分明。都能观想而见得清清楚楚。小的花叶有二百五十由旬大。一朵莲花有八万四千片莲叶。每一片莲叶上有百亿颗摩尼珠王作为装饰。每一颗摩尼珠放射千种光明。其光如同一个巨大的七宝合成的盖子。笼罩在整个地上。 “花台是释迦毗楞伽如意宝做的。这个莲花台用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作为装饰。在这花台之上。 自然而有四柱的宝幢。每一宝幢都好像百千亿座须弥山。宝幢上的宝幔如夜摩天宫。又有五百亿微妙的宝珠作为装饰。每一颗宝珠有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缕光放射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遍照极乐国土每一角落。随处变幻不定。现出种种的异相。有的变为金刚台。有的变为真珠网。有的变为五彩云……。这些金色随顺各处变化而显现。所变现之相物皆都用作佛事。这叫做‘花座想’。观想法门中称为‘第七观’。佛告诉阿难:“如此神奇的莲花。本是由于法藏比丘行愿之力所以成就。若是想观见阿弥陀佛。应当先修行此‘花座想’。修行花座想时。不得有杂念干扰。每一片叶、每一颗珠、每一缕光、每一座台、每一个幢。皆应依次一一观想到。能观想到如同在镜中自己看自己的容颜一样靖晰时。便修成功。修行此想成就者。可以灭除五万亿时劫的生死之罪。必得以在将来之世往生极乐世界。依照我的教导而修行此观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不依此观想。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修行得见此观后。接下来便应当观想佛。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法身。存在于一切众生的思想意念中。因此。你们的心观想佛时。你们的心即是佛的三十二大小相和八十种随形好。由心观想佛到心便是佛。诸佛正遍知深广如海。都是由心想生起。” “因此。应当执持于一心。系念于一意。仔细地观想阿弥陀佛。观想佛的其它名号: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观想阿弥陀佛者。首先应当观想阿弥陀佛的形象。观想到闭上眼睁开眼都见到一尊阎浮檀金色的佛坐在莲花座上。见此形象后。心眼’便得睁开。看极乐世界的七宝庄严之相。看它的宝地、宝池。看它的行行宝树。便都了了分明。诸多天然宝幔笼罩着极乐国土。百宝罗网遍布于虚空之中。以‘心眼’看这些事相。便会一目了然。如观看掌中之物一样清楚。能规想到这些事相后。又应当观想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左边。该莲花要与前述的莲花一模一样。又应当观想出一朵莲花在佛的右边。还应当观想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坐在左边的花座上。也一样是金色与前述无异;观想出一尊大势至菩萨像坐在右边花座上。此观想成功后。阿弥陀佛像和二菩萨像会大放光明。其光呈现为金色。照耀在诸室树上。每—株树下。也有三朵莲花。诸莲花上各有一尊佛像和两尊菩萨像。如是莲花、佛、菩萨像遍布整个极乐国土。这一观想又成功后。修行者将听闻到水流、光明。以及诸宝树、凫雁鸳鸯都在演说微妙佛法。不论是处在观想的入定状态中。还是已出了禅定状态。都能时时听闻到这不可思议的佛法。修行者在观想的入定状态中听闻到的佛法。出定以后仍然清楚记得。忆持不忘。与入定状态时的所得的佛法一样。若是出定、入定听闻的佛法不同。证明该修行者的观想是虚妄的;若出定、入定听闻的佛法相同。便叫做‘粗想见极乐世界’。这便是‘像想’。在观想法门中称为‘第八观’。修行得此观想的人可以消除无量无数亿时劫的生死之罪。不用等到来生。在现在世中即可获得定见法身实相的念佛三昧。作这样观想的是正观。否则便是邪观。”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修行成就这一观想后。接下来应当观想无量寿佛身相的光明。阿难。你应当知道。无量寿佛身为百千万亿夜摩天浮檀金色。佛身高达六十万亿那由他。为恒河之沙粒一样数不清的那么多由旬一样高大。双眉中间的白毫光。向右宛然转旋。如同五座须弥山高大。佛眼如同四大海的海水一样深广。青是青、白是白。分分明明。身上的毛孔都放射出光明。如须弥山的光芒一样。阿弥
佛学常识与经典开示
陀佛顶上的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大。在圆光芒之中。有百万亿那由他。象恒河之沙粒一样数不清的化身佛。每一尊化身佛。同样也有众多无数的化身菩萨作为他们的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种殊胜美好的相貌。每一种美好相中又有八万四千种较小吉瑞特征。每一种吉瑞特征中又有八万
佛学常识什么叫修行
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以摄护他们往生于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光明以及形象特征。以及他的化身佛的光明和形象特征。都无法详尽地加以描述。但当修行者忆持观想之时。可以由‘心眼’全部见到。能见到这一事相的人。便能见到十方一切世界的诸佛。因能见到诸佛的缘故。所以叫‘念佛三昧’。修行得到此观想的。叫做‘观一切佛身想’。因观想佛身的缘故。也可见以佛心。佛心是什么?佛心便是大慈悲。佛心便是以无差别的平等的慈悲去济渡众生。 “修行得到此观想的人。在阳寿尽后。得往生到阿弥陀佛座前。证无生无灭之理体。获见中道实相。因此。聪明人都应当专心致志。仔细地观想无量寿佛。观想无量寿佛的方法是从佛的个形象特征入手。如只观想眉间的白毫光。把眉间白毫光观想了。再观想其它部位。能够观想得见眉间白毫的修行者。八万四千种佛的相貌特征也自然能全部观想到。能观想到无量寿佛的修行者。 自然也能观想到十方无数的诸佛。因能观想到无数诸佛的缘故。诸佛都将现身于其人面前。替他授记为未来佛。这便是‘遍观一切色身相想’。在观想法门中列为‘第九观。。依照我教授之法修行此观想的。是为正确的观想法。若用其它的观想法。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修行观想无量寿佛到了了分明的程度后。接下来应观想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呈紫金颜色。头顶上有肉髻。脖项上有圆光。面宽百千由旬。其圆光之中。有五百尊化身佛。都像释迦牟尼一样。每一尊化身佛有五百个化身菩萨和无数的诸天神人作为侍者。举身于圆光之中。五道众生的一切色相。也皆全从圆光中显现。该菩萨头顶上有毗楞伽摩尼宝做成的天冠。其天冠之中。有一尊伫立的化身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脸色如净浮檀金色。眉间的白毫相。具备七宝的颜色。流现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中有无量无数的百千化身佛。第一尊化身佛有无数的化身菩萨作为侍者。这些光明之中的化身佛和化身菩萨自由自在地变幻隐现。遍布于十方诸佛世界。观世音菩萨的手臂为红莲花色。有八十亿微妙的光明作为冠冕璎珞。其璎珞中。显现一切种类的庄严佛事。观世音菩萨的手掌如同五百亿彩色的莲花。十个指端有八万四千种图画。犹如指纹印契。每一幅指画有八万四千种颜色。每一种颜色含八万四千缕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观世音菩萨便用此宝手接引众生。菩萨举足行走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落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散布。其花弥漫一切世间。观世音菩萨其余的身相。也都具足各种相好。这与佛是一样的。唯有头顶上的肉髻相不及佛。这便是‘观想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观。” 释迦牟尼继续对阿难说:“若想得见观世音菩萨者。都应修行此观。修行成就此观的人。可得不遇诸灾祸、消除业障、除去无数时劫生死之罪的福德。像观世音这样的大菩萨。只听闻其名号便可获得无量的福德。何况认真仔细地去观想他。若有想修观想观世音菩萨的人。应先观想他顶上的肉髻。接着观想天冠。其余的各相。也应顺秩序一一观想到。直到全都明了。如同看手掌中物一样清楚。依照此方法修行此观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用其它方法观想的。便是不正确的‘邪观’。 “接下来观想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量的大小。也同观世音菩萨一样。圆光和脸面各一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通体上下光明无量。照耀十方世界都成为紫金色。有缘的众生都能得见到。只见此菩萨一毛孔放射的光。即得见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所以。称此菩萨为‘无边光菩萨’。此菩萨还用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世间。让有缘众生得离三途恶道。得无上法力。所以。又称此菩萨为‘大势至菩萨’。此菩萨的天冠。有五百朵宝花;每一朵宝花。有五百座宝台;每一座宝台中。十方诸佛国净妙国土宽广的形状都于其中显现。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肉髻如同钵头摩花。在肉髻上有一个宝瓶。宝瓶中装着诸种光明。光明中普现各种佛事。大势至菩萨其余的身相与观世音菩萨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此菩萨行走时。十方世界一切的山水大地发生震动。在地动之处。有五百亿朵宝花出现。每一朵宝花的庄严之相。高洁显赫如同极乐世界中的花朵。此菩萨坐下来时。极乐世界的七宝国土因此而动摇。从下方世界的金光佛国到上方世界的光明王佛国。在此上下之间。如尘埃一样无尽多的诸佛世界里分身的无量寿佛。分身的观世音。分身的大势至。都云集于极乐世界。他们走来遍满虚空。坐在莲花座上。演说奇妙佛法。济度苦海之中的众生。修行得此观想的。叫做‘观见大势至菩萨想。也就是‘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想’。在观想法门中为第十
佛学法会常识
一观。修行得观见大势至菩萨的人。可免除无数时劫无数生死之罪。修行此观想者。得下投生于胞胎。得常游走于十方世界的诸佛国土。此观想成功后。就叫做‘具足观想观世音、大势至’。 “修行得观想到此事相后。当观想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花中结跏跌坐。作莲花合想。作莲花开想。莲花开时。有五百种色和五百种光来照此观想者的身想。该观想者顿得眼目开想。见到佛与菩萨布满在虚空之中。水、鸟、树、林以及诸佛所发出的声音。都在演说佛法。其所演之法与大乘诸经一样。若观想者出了禅定状态。对所见之相仍能记忆受持而不散失。此种观想就叫‘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想’。这一观想与前面所述的只观想个别事相的别观想不同。是一种总观全景的‘普观想。。在观想法门中。称为‘第十二观’。无量寿佛以及无量寿佛的无数化身佛。还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经常来此修行人的住所向他慰问。” 释迦牟尼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若有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者。应当首先观想一丈六高的阿弥陀佛像在七宝池水上。如观想先前所说的无量寿佛那样身量无边高大。这不是凡夫俗子的心力所能达到的。然而借助阿弥陀佛过去许下大愿力的协持帮助。有此忆想的修行者。早晚都能得到成就。只观想佛像就可得到无量的福德。何况观想于佛的具足色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广大。随心所欲。于十方佛国世界里变幻显隐。自由自在。有时变现为大身。其大塞满了整个虚空;有时又变现为小身。其小仅有一丈六尺八。他所变现的形象都呈真金颜色。其圆光之中的化身佛以及宝莲花等。都像前面介绍的那样。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变现于一切地方。其变现之身与普通众生一样。但只要看他们的面貌。可以知道是观世音和大势至。他们为什么要变现得与普通众生一样?因为这两位菩萨要帮助阿弥陀佛度化普天之下的一切众生。以上这一观是为‘杂想观’。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三观。”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上品上生者的情况是:若有众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发并保持三种心念。即可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哪三种心念呢?第一种是至诚之心。第二种是深信之心。第三种是回向发愿心。具备了这三种心念的人。必将得以往生极乐世界。此外。有三种众生可以得往生极乐世界。哪三种众生呢?第一种是慈悲不杀生。严守各项戒律的人;第二种是诵读大乘经典的人;第三种是修行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内心安稳。毫不动摇。以修持功德回施众生。立下誓言。愿求往生极乐世界者。具备上述功德的三种人。修行一天到七天。即可得以往生。到他往生极乐世界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无数的化身佛。百千比丘。所有的声闻弟子、无量无数的诸天神人前来接引他到七宝宫殿之中。在那里。观世音菩萨手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这往生者面前。阿弥陀佛放射出巨大的光明。照耀在修行者的身上。他与诸菩萨一起走上前来。牵引往生者之手表示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的菩萨称赞该往生者。鼓励他继续修行增进其心。该往生者若见此状后。也就欢喜得手舞足蹈。回头再看自己。坐在金刚宝台上。跟随在佛的后边。只一弹指的功夫。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后。见到阿弥陀佛庄严而肃穆。诸菩萨众生也都庄严而肃穆。在光明宝林中畅演说美妙绝伦的佛法。听闻此法后的人。即可觉悟而得到无生无灭的真法实相。又经一瞬间。便遍游了十方世界。供养奉侍了十方诸佛。在诸佛面前。一一得到诸佛的受记。然后回到本国。得无量百千种持善遮恶的总持法门。以上说的。是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的情况是:不一定受持诵读大乘的经典。但他善解佛经的义理和旨趣。听说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其心坦然从容。不怖不惊。深信世法与出世间法一如。等观苦乐因果无异。对大乘教义不生疑谤之心。以此所修的功德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依此修行的人。到阳寿终了行将离开人世之时。也有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诸眷属菩萨将围绕在他身旁。他们手持紫金台走到这位修行者面前。称赞道:佛法之子啊!你修行大乘法门。悟解佛教根本教义。因此。我们现在来迎接你。阿弥陀佛与成千的化身佛。一时授手接引。修行者回顾自身。见已坐在紫金台上。双手合十。全心赞叹诸佛。好像一闪念的刹那间。即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这紫金台形如同一朵大宝莲花。过了一夜便能盛开。往生者从花中出来。浑身上下都是紫磨金色。脚下也有七宝莲花如故。阿弥陀佛和诸位菩萨。俱应时而大放光明。这光明一旦照到往生者身上。往生者的眼睛便实时睁开。又因前世修行积累的功德。而能听到极乐世界上的种种声音。这极乐世界的任何声音。全都只宣那说深奥而不可思议的佛法第一义谛。这时。往生者走下金台。向佛合掌行礼。赞叹佛的功德。经过七天后。应时即在修行无上正等正觉佛智路上得不退转的阿惟越致果位。应时即能飞行遍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在诸佛之处。修行各种禅定之学。又经过一小劫的时间。便可获证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得佛现前授记为未来佛。以上说的。是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也相信世法出世间法、苦乐因果等无差无异。他不疑谤大乘教义;虽信根不很深牢。但仍立下求无上菩提的心意。若用此功德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该修行者阳寿将尽之时。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诸极乐世界的菩萨。手持金莲花。化身为五百尊佛。也来迎接此人。五百化身佛一时伸手接引他。全都称赞说:佛法之子啊!你既立下了求无上菩提的心念。现今便已得到清净。我等特来迎接你。修行者能观想见到此事相时。回头一看。即自见已身已坐在金
心经中的佛学常识
莲花上。坐上去后花即自动闭合。随在佛的后面。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经过一天一夜。莲花才开放。七天之中。才得去见佛。虽得见到了阿弥陀佛的身像。但是对佛身的诸多殊胜吉瑞相多半还没有清楚认识。又经过三个七天后。才看清佛身诸相好的奥妙。此时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在演说佛教妙法。然后他也得游历于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面前。得听闻最为奥秘的佛法。再经过三个小劫时间。得到菩萨于初地所得的智慧法门。心中顿生大欢喜。上述情况。是说的上品下生者。以上说了上等的往生者的情况。称为‘上辈生想’。在观想法门中为第十四观。” 释迦牟尼继续对阿难和韦提希说道:“中品上生者的情况是:如果有的众生受持五戒、八戒。专修行戒学。不造作感无间地狱苦果的五逆恶业。不犯各种过失祸患。用此持戒的善根回向。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人临到阳寿终了之时。阿弥陀佛在诸比丘菩萨的簇拥围绕下。放射金色的佛光。来到其人的住所。为他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佛法。赞叹出家得脱离种种痛苦的功德。该修行者若能见到此状。心中生起闻法后的大欢喜。不知不觉。自见己身已坐在莲花台上。长跪合掌而向佛行礼。其人行礼还未抬头。即得往生到极乐世界。莲花不一会儿便开放。当花开之时。可以听到各种声音都在赞叹四圣谛法。他自己也应时得到了阿罗汉的果位。能知自己身和他身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生死相。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身得如意的六种神通。具足八种解脱的方法。以上说的。是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的情况是这样:如果有的众生守持一天一夜的八戒斋。守持一天一夜的沙弥戒。守持一天一夜的具足戒。不失威仪。以此持戒的功德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戒香的熏修。这样的修行者阳寿终了之时。能见阿弥陀佛与佛身边的菩萨、比丘放射着金色的光芒。手持七宝莲花来到该修行者面前。该修行者听到空中在自然发声赞颂说: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因随顺过去诸劫诸佛教化的缘故。我等特来接引你。不知不觉之间。这修行者便自见己身坐在莲花上。莲花随即闭合。由此便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七宝池中度过七天后莲花才开。莲花既开之后。往生者眼得睁开。合掌礼敬并赞叹佛德。之后。得闻佛法亦心生欢喜。得初入圣道的须陀洹果位。经过半个时劫的修行后。得成为阿罗汉。以上说的。是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的情况是这样:若有善男信女、孝顺地供养父母。处世为人仁慈友爱。此人阳寿将终之时。得遇好老师为其详细地宣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快乐。同样也宣说法藏比丘如何通过修行四十八大宏深誓愿而成就极乐世界:听说了这些法后。该修行者寻即逝世。于大力天神一伸手臂的片刻间。便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过七天后。得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听闻两位菩萨说法后。他心生欢喜。得了初入圣道的须陀洹果位。又经过一小劫的修行。得成阿罗汉。以上说的。是中品下生者。 “以上是中等往生者的情况。称为‘中辈生想’。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五观。” 佛继续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下品上生者的情况是这样:或有的众生。作了各种恶事。造成恶业。但不诽谤大乘经典。如此的愚人。造作了诸多恶业而没有丝毫惭愧忏悔的意思。其人阳寿将终之时。得遇好老师为他讲说大乘方广部经的经名。其人因听闻了这些经典名称的缘故。也就可以消除千劫极重的恶业。这好老师又教他合掌行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称念佛名的缘故。也就可以消除五十亿时劫的生死之罪。这时。阿弥陀佛即派遣化身佛、化身观世音菩萨、化身大势至菩萨来到其人面前。称赞说:善男子。因你称念佛名的缘故。你所有的罪都已消灭。我等现在前来迎接你!说完此话后。该修行者即见化身佛的光明遍满屋中。见此异像后。该修行者心生欢喜。随即命终。即乘了七宝莲花。随在化身佛身后。往生到了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莲花才开放。当花开之时。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放出大光明。停在其人面前。为他宣说深奥的大乘经教。听闻此经后。该往生者因信生解。发求无上菩提之心。经过十小劫。得初地菩萨的智慧。这是下品的上生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晶中生者的情况是这样:或有的众生不遵守五戒、八戒和具足或。如此的愚人。偷窃僧伽寺庙的东西。偷窃施主供养僧人的东西。不净心而以妄语说法。全不知一点惭愧。自作了这些恶业。不觉羞耻反以为荣。如此的恶人。因造恶业的缘故。本应堕入地狱。其人阳寿将尽之时。地狱内的各种烈火一时燃烧眼前。正此时。得遇好老师。以大慈悲心。实时为他赞说阿弥陀佛十种智
佛学常识答问赵朴初doc
慧能力的威德。为他广赞阿弥陀佛的光明神力。也赞说戒、定、慧、解脱以及解脱知见的五分法身。此人听说法后。消除了八十亿时劫的生死之罪。地狱的烈火也实时化为清凉的风。轻轻吹拂天花飘动。天花上皆有化身佛和化身菩萨来迎接此人。只在一闪念的须臾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中的莲花之内。经过六个时劫莲花才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用清净法音安慰其人。为他宣说大乘甚深经典。其人听闻了经法后。应时即发无上菩提心。这是下晶中生者。” 佛继续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下品下生者的情况是这样:或有的众生造作恶业。五逆重罪具全。实属十恶不赦。如此的愚人。因其恶业太多的缘故。本应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中。经历很多的时劫。受到无穷尽的苦恼。如此的愚人。在阳寿将尽之时。得遇好老师。说种种安慰之话。为其宣说美妙佛法。教他念佛法门。其人被苦煎逼太甚。没有时间来念佛。这老师指导他:你若没时间系念所有诸佛的话。至少应当称念无量寿佛。如果你能这样专心专意地称念佛名。让念佛之声不断。仅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满十遍之多;因你称念此佛名的缘故。在刹那之间。便可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人阳寿终了之时。会得见一朵金色的莲花。犹如太阳圆轮。停在自己面前。便然一闪念的顷刻间。便得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在七宝池莲花中停留。等满了十二大劫。莲花才会开。那时候。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将用大悲音声。为其人广说诸法实相和除灭罪孽的修行法。其人听闻教法后心生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这便是下品下生者。 “以上说了下等往生者的情况。称为‘下辈生想’。是观想法门中的第十六观。” 释迦牟尼佛说此经法的时候。韦提希夫人与五百名侍女因听闻佛法的缘故。应时即看见极乐世界辽阔无边的相状。得见到了阿弥陀佛的真身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为此。她们的心中生起欢喜。赞叹这从未听说过的奇迹。一时间豁然开悟。证得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五百名侍女发心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智慧。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世尊全部为她们授记。说她们将全部得以往生净土。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便可获得诸佛现前的正定。听闻此经法的无量诸天神人。也因此立下求取无上菩提的大心。 这时。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禀告佛祖说:“世尊。应当怎样来称呼这部经?此观想法门的精要核心。应当怎样来把握受持?” 释迦牟尼回答说:“此经名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经》。也叫《净土法门除灭业障往生诸佛前经》。你应当好好地记忆受持。不要忘记了。修行此观想法门的人。今生之世便得见到无量寿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善男信女但只听闻了阿弥陀佛和二菩萨的名号。便可除却无量劫生死之罪。更何况那些忆念观想的呢!若有人修持念佛法门。当知此人是人间稀有的善士。是世间不可见的百宝莲花。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是他的好朋友。其人必将转生于善信诸佛的人家。得善法师演说佛法。” 释迦牟尼告诫阿难:“你好好记住我这些话。记持摄受我这些话。即是记持摄受无量寿佛之名。”佛说这些话时。目犍连长老、阿难长老、韦提希夫人等听闻佛说。皆大欢喜! 这时。释迦牟尼脚踏虚空。现大神迹。如履平地。回到了耆阁崛山。于是。阿难长老再向诸大众转说上面佛所说的这一经法。无量的诸天神人、天龙、夜叉等。听闻了佛所宣说的《观无量寿佛经》的经法。皆大欢喜。一一向佛行礼而后退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1785.html
以上是关于「无量寿佛」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无量寿佛」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