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0 09: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和同住:

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

佛学常识分享

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无诤:

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僧团大众。共同信佛、赞法、敬僧。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

三、意和同悦:

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僧团大众。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

四、戒和同修:

在法

佛学常识:【十法界】

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团大众受持戒法。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之中。威仪庄严。

五、见和同解:

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就是思想的统一。僧团大众对于出世圣道。能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著。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

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身和同

佛学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表现。身业的实践。如法共住;语业的谈吐。和雅高尚;意业的动念。清净无染。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因此。经典中以破和合僧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同为“五逆重罪”。

“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爱辞亲。舍离世乐。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他们的生活与常人无异。但以耕耘心田为要务。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众生的心田。更做众生的福田。出家法师也称为“开发心灵能源的工程师”。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团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绍隆佛种、教化众生为己任;因为有僧团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续佛慧命”。因此。僧团就是佛陀的真身。

僧团因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乐清净。广义而言。一个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美满安详;一个团体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发挥团体的力量;一个社会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就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一个国家若能奉行佛法

一分钟看懂佛学常识

。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为一个富强康乐之邦。

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

视频版佛学常识

、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无疑是一帖止诤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237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的“六和敬”是什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98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