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什么是功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什么是功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标签
六祖慧能大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这是慧能大师以大智慧所作的比较究竟的解说。若以世俗经验和语言则很难准确表述。不可说但也得说。只能近似地表述一下。英文佛经一般都将功德一词翻译为merit。就是功劳、价值。但似乎还是外在的、有形的。与福德的意思更接近。《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对功德的解说为:“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功德应同时包含功劳和善心这两种意思。其中善心更接近功德本意。若只用一个简单词汇表述。那就是:善心即功德。因为善行也离不开善心。 时时刻刻充满至善之心。功德即近圆满。何谓至善之心。无我、人、众生、法等一切相利益教化一切众生之心即是至善之心。也就是大菩提心。 至善之大菩提心不容易发。世俗善心相对更容易发。多发世俗善心。再念经念咒念佛就会感应佛菩萨加持。功德智慧就会不断增长。待俗世善心自自然然连成片。不着于人我众生分别的大菩提心也逐渐就可以发出来。 虔诚发善心修行时。身体阻滞的气脉会自行开解。身子动一动都能听到卡卡声响。善心发的越精诚。气脉越通畅。感觉身体越柔和。也越来越轻。甚至感觉不到身体。即大善若水。蚊虫叮咬连也不再起包。长时间打坐也不会腿脚酸麻。也不生病痛。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都是功德进步的体现。 因为功德主要体现在内心。因此在行善、修行时若有我相、人相、功德相等功利目的都会使功德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没有。所以说布施世间一切有形物质之功德。都不如发大菩提心功德大。而慈悲、随喜、忏悔、感恩等善心都有很大功德。 何谓业。自私执我之一切心念意识就是业。都是漏失功德的。所以说。嗔心妒火。贪心恶念。痴迷烦恼、幸灾乐祸就和亲身作恶事一样。都是极丧失功德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4349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什么是功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什么是功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