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
其实。这与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
四大的观念。也不是佛教发明的。这是人类对于宇宙本体的初期探索而得的结果。在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史上。几乎有著同样的趋势。比如中国书经所记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印度古吠陀本集所说的世界形成。是基于“地、水、风、火、空”的五种自然因素;希腊古哲学家恩比多克里斯(Empedocles)。也曾提出“气、水、土、火”为宇宙间不变的四大元素。
总之。不论五行也好。五大也好。四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
佛教所讲的四大。也有小乘与大乘的不同。从大体上说。小乘佛教所说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质现象的基本因缘。称为四大种。意思是说。地、水、火、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于四大的调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矛盾。便会归于毁灭。物理现象是如此。生理现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称为“四大违和”。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一蕴而已。
甚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
关于五蕴的内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绍。因为五蕴是个很大的题目。我们只能在此说一句: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我们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的。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的。所以。佛教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846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