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落实到行为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0 05: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落实到行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落实到行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落实到行为

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落实到行为

礼敬诸佛

因为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对每一个众生 都应该礼敬。不官对方给什么脸色。耐得起别 人的坏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言语、坏声音。不改变自己的礼敬。不改变自己的慈悲欢喜。 礼敬诸佛要念念相续。要没有疲厌的感觉。可 是说实在的。当我们礼敬心被人家浇了冷水之后。很少有不疲厌的。很少有能够相续下来。 不官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脸色语言。要都能善于护持、护念自己礼敬诸佛的心。

称赞如来

就是称赞众生的佛性。本有的性德。众生 都有佛性。也都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就很 真诚的称赞。还有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在赞叹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清净慈悲、 欢喜

广修供养

很广泛的用身、口、意。用物质、精神。来供大众。供养诸佛。乃至一切众生。最重要 的是。用欢喜的笑容。这是最难得的供养。用 广大的欢喜心来供养。不管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很欢喜。很欢喜的用体力来供养。很欢喜的 用语言来引导大家一起行善。解开大家的烦 恼。这是语言的供养。

忏悔业障

真正的忏悔就是知道错了。永远不再犯。 当知道某一件事应该怎样做才对。就会立刻很欢喜的改进。总是说自己不会、自己不好。不会去说别人不好。

随喜功德

别人有什么功德。很欢喜的参与。很欢喜 地称赞。很欢喜地投入。随喜功德是最便宜容 易修的。因为别人可能是费很大力量。我们只深心真诚。一念随着他欢喜。为他庆幸------ 庆喜他以此功德。早成佛道。广度众生就等于 和他同等功德。别人修功德就好比在放光明。这是何等美好容易!然而世人常被嫉妒心所得 障碍。宁可受妒火的煎熬。不肯随喜称赞。这 就好比:别人放光时。自己偏偏躲到一个阴暗恶臭的角落。这是多么不幸的可怜人!

请转法轮

就是请善知识讲演佛法。更深一层的意思 是在内心常常都运转着佛法。用佛法的轮子碾 平一切的烦恼。这是请自己内心的佛来转法轮听到一句话。能够常常在内心起作用。运用自 如。很多人内心常常生烦恼。好象内心常常转着垃圾车。常转法轮。让自己让别人都很欢喜

请佛住世

表面的意思是请求佛陀。请求菩萨、善知 识能够常住在世间。而深一层的意思。是当我 们内心的贪念、生气、愚痴。这些烦恼生起来可能说是我们内心的佛灭度了;而如果戒定慧 生起来的时候。就是佛又出世了。所以请佛住 世。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我们平常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就容易起贪心。处处都 不明因果。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可说我们的欢喜 佛、慈悲佛就灭度了。欢喜佛能够常常住世。不起贪嗔痴常常保持佛在心头。这就是请佛住 世的大愿啊!

常随佛学

就是经常跟随佛学习。佛怎么做我们就怎 么做;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只要听到一 句佛法。就尽心尽力的把它实行出来。“会讲的人。不如会听的人。会听的人不如会做的 人。就是做个会认真去做的人。而且做得非常 的欢喜。

恒顺众生

每一个人都有对自我的执着。认为自己是 对的。是好的所以不肯顺从别人。恒顺众生就 是要转变。消除掉我们自我的坚固执着。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好。但是一开口就是拂逆别人的 意思。一开口就和人唱反调。好象要唱反调才 能够表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筹。其实只有表现自己的“我执”坚固。没有包容性。菩萨的心很 柔软。包容性很大。就象海能够容纳百川。也 能够随顺众生。因为随顺就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能够随顺众生、教化众生。就要有这样的 特色。心地、言语都非常的柔软。让大家都欢 喜接受。

普皆回向

就是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同生极乐国。一起都 成就佛道。在生活中。靠着念一句阿弥陀佛。 就可以把这些都实行出来。

1、礼敬诸佛:穷尽虚空界。法界。十方三世的一切佛土。于多如微尘数的佛所。

佛学常识文言文怎么说

显现出说不尽多的佛刹。每一佛刹。化出如微尘多的普贤身形。每一身形。广泛礼敬这说不完的佛刹。以及这佛刹中数不清的佛陀。如果虚空界有穷尽。我的礼敬才会穷尽。由于虚空界没有穷尽。这种礼敬也不会有穷尽。象这样。至于众生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礼敬才穷尽。然而众生界乃至烦恼界没有穷尽。所以这种礼敬没在穷尽。礼敬的念头一个接一个。不曾间断。身语意。无有疲厌。2、称赞如来:尽所有虚空界。乃至法界。在十方的国土中。每一个极细微的尘中。都有一切世间上数不清的佛。一一佛所。都有菩萨如海般围绕。普贤菩萨以甚深的胜解。化出一一普贤菩萨至一一佛所。各出无上辩才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辞言海。一一辞言称扬赞叹如来。穷于未来无穷际。尽于一切处。无不周流。如此。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烦恼穷尽。普贤菩萨称赞才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界没有穷尽。所以普贤菩萨的赞叹才没有穷尽。念念相续。身语意三业。无有疲厌

李炳南佛学常识

。3、广修供养:在十方的佛土中。每一个微尘中。都有数不清的佛陀。普贤菩萨都以上妙供养: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灯油;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种种云。华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这种种供养。不及法供养。因为诸如来重视法。按照如来说的种种法行。即可成佛。所以普贤菩萨也常行法供养。如同供养如来。如此广大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烦恼界尽。普贤的供养才尽。因为虚空界乃至烦恼界没有穷尽。所以普贤菩萨的供养无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三业。无有疲厌。4、忏悔业障:菩萨自念道。"我久远的过去。因为贪心、怒恼和愚痴。作下了无量无边的恶业。如

佛学常识三界二十八天

果这些恶业有体相的话。恐怕这虚空界也不能盛下。我今天应该以清静的话语。清静的行为。清静的思想。在一切佛和菩萨面前。诚心忏悔昔日所作的恶业。愿今后不再复起。恒住净戒。如此。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烦恼界尽。我的忏悔才穷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界没有穷尽。故此。我的忏悔也不会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无有疲厌。5、随喜功德:尽所有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了明达一切真理。勤修福德。不顾身命。这样

佛学常识100种

经历了一劫又一劫。舍弃的头、目、手、足。多如微尘数。说不清。数不完。这样的难行苦行。从而渐渐圆满种种解脱门。证入菩萨地。成就佛无上菩提等等善根。普贤菩萨悉皆随喜。一切佛弟子以及不懂佛、不学佛的众生。哪怕是一个善良的念头。普贤菩萨也都会跟随一起欢喜。如果虚空界穷尽。众生界尽。烦恼界穷尽。我的随喜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并无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6、请转法轮:十方的微尘中。有数不清的佛国。每一国中。有数不清的佛。每一个佛周围。有如海一样多的菩萨围绕。普贤菩萨都殷勤的请佛讲说正法。这样尽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烦恼界。无有间断。无有疲厌。7、请佛住世:于一切佛所。如果佛即将涅盘。普贤菩萨都会劝佛。为了利益众生。给众生带来快乐。不要灭度。如此。乃至阿罗汉。声闻弟子。善知识。普贤菩萨都会劝请不已。这样的劝请念念相续。永不疲厌。8、常随佛学:这个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从初发心开始。精进不退。布施身命数不胜数。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如果把这些书堆积起来。也会超过那最高的山峰。如此重法。不惜身命。至于王位、城邑、宫殿、妻子、儿女。也都布施无厌。如此多的苦行难行。直至在树下成大菩提。神通无限。变化种种。遍一切处。音声如雷震。随众人的所乐。教一切义理。最后涅盘。这一切。普贤菩萨悉皆随学。乃至毗卢遮那如来。一切佛学。常学无厌。9、恒顺众生:在十方的世界中。若人。若蓄类。若两足。若四足、八足、多足的种种生物。种种名称。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意行。种种欲乐。有色无色。普贤菩萨全都能顺随供养。使他们逐步转入正轨。不论是如来。还是任意一个众生。都一视同仁。如敬父母。如奉师长。于病人作良医。于先道者示正路。于黑暗中作灯明。于贫穷者作宝藏。所做的这一切。都能令所有的如来欢喜。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如来见到众生有苦。所以才生起了无限的悲心。想渡众生至彼岸。才生起菩提心。成就了真正的觉悟。众生如同树根。佛如同果。大悲心如同水。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会有佛。普贤菩萨如此顺

佛学常识太虚豆瓣

随供奉没有穷尽。身语意。无有疲厌。虚空界尽。此顺随也不会穷尽。所以称作恒顺众生。10、普皆回向: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有的功迹德行。全都转还给一切大众。愿令大众。常得安乐。无有痛苦。如果想做恶。都不希望成功。希望能关闭所有的罪恶行为。如果有人做下恶业。的招至的所有痛苦。普贤菩萨也都愿代受。令一切大众。全都能得到解脱。菩萨如此回向。如果虚空界穷尽。此回向也不会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体、话语、清静的心意不会感到疲厌。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63048.html

以上是关于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落实到行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落实到行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7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