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三途」何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10 03: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三途」何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三途」何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何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讲到“恩”。今天我们接受别人的恩惠。好像是应该的。感恩的念头都生不起来。这怎麼得了!别人赠送、供养我们东西。许多人连“谢谢”这一声都没有。表面的敷衍都没有。然後才想到这个社会怎麼不遭难!这是忘恩负义。忘恩负义之人。不会有好果报。   这里面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颇引人深思。这使我们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间性。在《心地观经》里说:四重恩是: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国土恩)。四、三宝恩(上师恩

星云大师佛学课 佛教常识

)。三途(三涂)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何谓三苦?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二、坏苦(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三、行苦(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一、四重恩   四重恩是: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1、父母恩: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养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恩。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2、国土恩(国王恩):   报国土恩。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3、上师恩(三宝恩):   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是人们的上师。三宝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认为最重要的。但经典里却把父母、众生、国王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说他竟能报答三宝之恩就很难真实了。

  4、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劝发菩

西游记中佛学常识

提心文》说:“我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互为眷属、父母、六亲、乃至师友。而彼众生常为我身作大饶益。或顺我志。令我欢喜;或逆我志。令发道意;又能示现一切极苦相貌。令我惊觉。不生贪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众生恩德亦复无量。不可言说。”尤其是“上报”这两字应该记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摆在众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报”。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为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我们连活着都十分艰难呀!真是令人动容的见地! 我时常惊醒自己:面对众生。要牢牢记住“上报”两个字。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了报恩。那就真正地、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

佛学常识学搭缦衣

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的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报恩无尽啊!   由此可知。忘恩负义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知恩报恩是「行好事」的先决条件。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在佛法里面。到什麼地位的菩萨才落实知恩报恩?《大智度论》说。知恩报恩是二地菩萨以上主修的课程。所以二地菩萨才真正落实了。回向偈只有八句。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占了两句。因为这两桩事情要紧!古大德、诸佛菩萨、法身大士确实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涌泉为报。对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佛菩萨。尊称他为法身大士。

二、三涂苦(三途苦):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1、三途(三涂):   就是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贪嗔痴称为三毒。有这三毒。就堕落到三途。

佛学入门手册佛学常识

  2、三涂(途)之苦: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难苦)。   何谓三苦?乃三界中一切众生所受之苦也。     ①、苦苦  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单指人间言)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自不待言。就是生存人道。以感有漏之身。有生老病死。已名为苦。再遇到其他苦的环境。如冤憎相会。恩爱别离。所求不得。乃至天灾人祸等苦。一切众苦追迫。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譬如畜生已受痴昧无知之苦。更加被人鞭打、宰杀、烹煮、食啖等苦。其义相同。

  ②、坏苦   (坏是坏灭。苦乃迫恼之谓)   乃六欲天及色界天所受之苦。天上虽比人间快乐得多。但是非永远。有败坏的。如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虽受衣食随意。宫殿庄严之乐。乃其有漏十善所感。终有福尽堕落之日。其时有五衰相现: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身失威光。四、腋下臭出。五、不乐本座。其时痛苦非常。涅盘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等......’。就是色界的初禅天得......此乃世间有漏之禅。终有变坏之可能。当其定坏

一个钟佛学常识

之时。生大苦恼。随念坠落。此即坏苦也。

  ③、行苦   (行是迁流不息生死无常之意)   此乃无色界天所受之苦。此天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虽是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八万四仟大劫。然而寿满定尽之时。还要堕落轮回。其时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痛苦莫可言喻!“智度论”云:‘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其痛苦可知矣。虽未堕时。也不免常受行阴念念迁流之苦。故曰行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7/72198.html

以上是关于「三途」何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三途」何谓“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71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