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法」普佛法会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06:3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法」普佛法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法」普佛法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普佛法会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

佛学常识问答文库

。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别”。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所以称为“别法”。全称为“别真别正法”。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众生由于根机较钝。具

佛学常识睡眠篇

有空有偏见故。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就会爱此憎彼。必然造成谤法之罪。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名为“普法”。全称为“普真普正佛法”。

  三阶教归依的佛有五种。即真佛、应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诸神、佛菩萨所变应身)、普真普正佛。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种。即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

佛学简述修持的常识

。就是“普法四佛”。三阶教认为。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其本有可以为佛的可能性。即如来藏或佛性来

佛学常识考试模拟题

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为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正因为如此。世界众生无不为佛。所以四佛实际是一“普佛”。既然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故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应该加以尊敬。这就是普敬普礼;因为末法众生具有空有邪见。所以应该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因此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所以。普礼诸佛与忏悔认恶便联系起来。   由于三阶教重视普礼诸佛与忏悔。所以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根据敦煌文书发现的几个《七阶佛名》写本。或称为《礼佛忏悔文》。或称《昼夜六时发愿法》。内容次序虽有不同。但都有三阶教徒持诵的课本。《七阶佛名》的礼诵次序是: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廿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归依文、无常偈等。这一系列宗教仪轨。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裹主“打普佛”的母本。   随着佛教忏法的流行及仪轨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明清以来。佛教寺院的法事仪轨基本成为定型。“普佛”也成为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仪轨。   由

佛学常识什么是出离心

于随课普佛时间短。简单方便。可以每天都举行。同时也很受佛教徒的欢迎。所以这是寺院最经常的佛事活动。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1592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法」普佛法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法」普佛法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24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