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9 03:4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由于三衣依规定须以坏色(浊色。即袈裟色)布料制成。故又称为袈裟。

依佛制。初期的出家者须过质朴的僧团生活。因此在个人物品方法。仅获准持有三衣一钵、座具及漉水囊。其中。尤以三衣一钵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下中说:“谓一类人起正信心。修出家法。(中略)但持三衣一钵。余无所有。”戒律中并且

赵扑初佛学常识问答

对其形式、大小、颜色、缝制法、穿法等皆有所规定。

关于比丘常

佛学常识100个

应随身携带三衣一钵之事。《摩诃僧祇律》卷八中说:“出家离第一乐。而随所住处。常三衣俱。持钵乞食。譬如鸟之两翼。恒与身俱。”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一亦说三衣是贤圣沙门的标帜。钵为出家者的用具。非俗人可用。应执持三衣瓦钵。即是少欲少事。或略称衣钵。至后世。比丘临入灭时。常将此衣钵传与门人。作为传法的信物。也因此。才有称呼主要弟子为“衣钵传人”的称谓。

兹介绍三衣如后:

1.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入聚落衣、高胜衣。为上街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据说有一次。释尊觉得天气很冷。担心比丘的衣物不够保暖。因此有大衣的制定。如人所知。大衣是由九块布缝成的。因此准于以上二衣。也称为九条。

2.郁多罗僧:是专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规定可用七块布疑缝成。因此准于上述。也称为七条。即上衣、中价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著之衣。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

3.安陀会:即内衣、中宿衣、中衣、作务衣、五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著。规定用

佛学常识太虚 下载

五块布缝成。掩盖腰部以下。由于它的作法。下来也称为五条。这种用语传到今日的日本佛教间。

而比丘尼除此三衣外。另加僧祇支及劂修罗。合称比丘尼五衣。僧祇支。即覆肩衣。穿在三衣里面。里覆左肩与两腋之衣。劂修罗。即下裙。覆于腰部之衣。

关于三衣的制订缘由。颇有异说。依《十诵律》所载。瓶沙王请佛制僧衣。以别于外道衣;佛到南山游化。见良田畦畔齐整。遂命阿难根据由相裁制深摩根衣。依《四分律》所载。佛鉴于比丘众渡恺河时现杂乱相。遂制三衣之数。《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则载。六群比丘穿著白色衣。受到居士讥嫌。故佛制比丘须著三种坏色衣。

《佛学常识》

衣之色相。以青、黄、赤、白

公考常识题佛学

、黑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为非法。应破坏之。染成茜、泥、木兰三如法色。三衣之重数亦有制限。如系新衣。则大衣二重、余二衣一重;若属故衣。则大衣四重、余二衣二重;若新故两者并用。则大衣新一重、故二重。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26550.html

以上是关于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出家人所穿“三衣”的含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11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