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基本经典简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基本经典简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基本经典简述
佛教基本经典简述
《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介绍了地狱的状况。解释了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种种方法。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修药师法门的人切记多多帮助病苦的人。多多施药关心病人。如经所说而行。如法修持。获福无边。适合相貌不好的人修。有人体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来生就会长得非常美丽。最适合病苦的人修。众人有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适合持戒不严的人修。
《六祖坛经》: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阿弥陀经》:详细地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以微少善根、微少福德因缘。不能得生彼国。佛劝告众生。要一心念佛发愿求生西方极乐
《金刚经》:所谓金
《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经中品品说出行菩萨道的重要性。那是成佛的因。各大菩萨示现广度众生的方便法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普贤菩萨的行愿、常不轻菩萨的破除骄傲心、药王菩萨的精进心、妙音菩萨的方便度众心。都体现了舍己为人的法华精神。而《法华经》教导我们:那里有苦难众生我们必须去救度。饥饿的人们我们要去施食。病苦的人们我们要去施药和打理。无智愚痴的人和地方我们要去弘法。把欢乐的
《三世因果经》:主要讲:—是人的命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心内容是从“法性本净”的观点出发。进一步阐明法界诸法等同一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尽缘起等理论。在修行实践上依据“三界唯心”的观点出发。进一步阐明法界诸法等同一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尽缘起等理论。在修行实践上依据“三界唯心”的教义。强调解脱的关键是在心(阿赖耶识)上用功。指出依十地而辗转增胜的普贤愿行。最终能入佛地境界即清净法界。所提出的十方成佛和成佛必须经过种种十法阶次等思想。对大乘佛教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该经文辞简炼,然佛陀却于内钜细靡遗地概述了母亲从怀胎至生养儿女的十种莫大恩德。字字如理如炬,句句见血见泪。让人顿悟父母恩德的确重如山岳深似大海而自然萌发行孝之心。
《楞严经》: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么邪师说法。说的当然是邪法。要不然就不称他为邪师。邪师所说的邪法。往往听起来跟正法很像。但是你的学问不够深。你不深入经典你不容易看的出来的。你不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就以为他说的是正法。最后越陷越深。连真正的正法都不知道在哪里去了。《楞严经》是一面照妖镜。什么邪魔外道遇到《楞严经》都会现出原形。
《维摩诘经》:“心净则佛土净”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经典依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贯穿于整部《维摩诘经》的一根主线一“不二法门”。更是整个中国佛教的方法论依据。
《无量寿经》:经中主要叙述过去世法藏菩萨历劫修行成无量寿佛的经过。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诵读此经可以灭罪而往生极乐世界。临终减轻痛苦。往生可得解脱。
《圆觉经》: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1]的普门示现。本经是在解释。念观世音菩萨所得到的种种利益。本经说明了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和誓愿。众生称念的方法和得益。
《六字大明咒》: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智慧也。菩萨教授我们用智慧去办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波罗蜜多。到彼岸也。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菩萨教授我们做事要有头有尾。才会圆满。要帮助苦难的人。从苦难此岸带到快乐彼岸。心。自性。如来德性也。多读可以静心、净心、安心。增长智慧。
《大般涅槃经》:经中说佛身常住不灭。涅盘常乐我净;宣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思想。
《礼佛大忏悔文》: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称念(或观想)、敬礼三十五佛。也可以灭除五无间的重罪。功用和五十三佛是一样的;不动法师将它们排列在一起。加上普贤行愿品的发愿回向。称之为“大忏悔文”。实在是无可厚非。因为。称念、敬礼这八十八佛。可以忏除四重、五逆、五无间地狱的重罪。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2822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基本经典简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基本经典简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