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10:3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

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

经常拜佛。可以让你心得清净。增长智慧。增加福德。--慈悲柳枝水

1.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云垃圾蒙蔽。开发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乌云。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

生理:低头时拉开颈椎各关节间隙。纠正颈椎。解除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脑脊髓的压迫。

2.为什么拜佛要头面贴地?

佛法:彻底放下“傲慢”的烦恼和自私我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

生理:头、心脏、全身和足底几乎拉平。拉开脊椎关节。

佛学常识问答赵扑初

脑脊髓液回流顺畅。跪地时使下半身与心脏接近。血流回心时不需耗费很多能量。脊椎向背部拱起。不致压迫腹腔。脊椎前大血管。血流阻力小。使腹部、下肢血流供应丰富。

3.为什么拜佛站立时要收下巴?后颈贴衣领?

佛法:人往外看时。下巴会不自

佛学的七大常识

觉地抬起而看不见自己。收下巴时才能返照自身。都摄六根。如果终日忙着反应外来的刺激。追逐外境而不自觉。将迷不知返。佛有“重颌”之相。即收下巴之相。不向外驰逐。追求诸已。

生理:收下巴。后颈贴衣领时。脊椎最直。使脑--脊椎--胸椎之间气血流畅顺利。

4.为什么要合掌垂手松肩?

佛法:代表放下。放下烦恼、忧愁、紧张。若心有羁绊。则肩必耸起。肩放

佛学常识 先天缺陷

松。放下的同时。妄念也放下。万缘放下。一心正念。

生理:拉开放松肩胛附近的肌肉、韧带。使肩关节灵活。解除肩硬、酸痛等症状。一般人平日肩胛周围肌肉都在紧张状态。常常不自觉就耸肩、紧绷。时间一久肌肉就紧缩变硬。压迫血管。血流不通。肌肉代谢废物局部堆积

佛学常识问答小说

。出现肩膀酸痛等症状。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肩周炎等病症出现的年龄明显提前。

5.为什么要跪坐在两足跟内侧?

佛法:彻底放弃

佛学常识度众生

根本执着。彻底降伏根本烦恼。另外对练习“跏趺坐”很有帮助。正如《首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坐定放松。狂心歇息。生理:以中医经脉理论而言。足部六条经脉都通过足踝。若是踝僵硬。不灵活。则各经脉受阻。拜佛时。跪坐又坐起。等于一压一放。活络其经脉。

6.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

佛法:伸手迎佛。代表背尘合觉。澄浊返清。与佛相应。保持府首(不能中途仰头)。表一路恭敬。谦卑到底。才能与佛相应。坐定重心不动。表一路观心。心神安定。不动不转。两肩拉开。含开心之意。

7.为什么要翻掌接佛?

佛法:

(1)代表我要转变自己的心境来迎接佛的光明。我要用自己的心。毫无保留地来供养佛。

(2)手心尽量翻平向上。勿倾斜。表示心气平和。

(3)双手如莲。心开花开。手指柔软而整齐。是因为心境放松。内在本具的力量从心中涌出。

生理:末销的细微精密活动属高层脑部管辖。手指活动的管辖区在大脑中占极大比例。尤其小指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密切联系。注意力不集中。小指很难听从使唤。所以由小指带动做翻掌的柔软动作可舒解内心的紧张。放松大脑相应管辖部位的功能。

8.为什么接佛后又翻掌平贴地?

佛法:

(1)接佛后轻轻半握拳。代表接纳佛光。领受佛教。欢喜信受。

(2)握拳又平贴地。代表领受佛教后。以平等心普遍布施。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4/14119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拜佛当注意:你应当如何正确拜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90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