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闭关”的意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闭关”的意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闭关”的意义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也日渐风行。《禅林象器笺》中说:“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自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
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时的、定期的功课以及一定时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克期取证。专心修持某一法门。如果环境许可。确实需要。也可为期一年、三年。乃至六年、九年、数十年。但并不一定是单独地个人修持。例如:释迦时代的结夏安居。中国禅林的冬、夏两季禅期。是集合许多人共同修行的。天台宗祖师们编撰的忏法、仪轨。都是集合六、七人或数十人共同结坛而修的。在佛世时的结夏安居。也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或于树下。或于洞窟。或于自建的茅舍。或于居士家的空舍。是个别修行的。但那些都不是现在所说的闭关。
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话:“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可见对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
现在的丛林大寺院中。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闭关修行。一般闭关的人有两种目的:一者。为了能集中精力阅读大藏经;二者。能够顺利专修某一法门。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数月。也有数年的。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关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所以在关房外。必须有人
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闭关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举行很隆重的闭关仪式。寺院的僧人集中在大殿。维那师举香赞。接着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大悲咒》三遍。《心经》一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唱观音赞“菩萨号圆通”。关主(闭关的人)行十方礼。感谢大众成就他的修行。祈求佛菩萨加持。接着。唱“观音菩萨妙难酬”八句偈。大众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每人拿一枝香。送“关主”到关房前。在关房前预设香桌。方丈和尚、关主拈香。接着敲引磬三阵。方丈说法。说明闭关的重要意义。劝关主能珍惜这殊胜的因缘。在关中努力修行。说法后。和尚说“请”。关主进门时。回首礼谢大众。三拜关门。大众回大殿念回向偈。
关主闭关结束时。寺院也举行很隆重的仪式来祝贺。并且有很多信徒来供养关
闭关修行能够放下杂务。杜绝外缘。是专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必须具备许多因缘条件。一者闭关者的禅定功夫。二者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非常不容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4/14345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闭关”的意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闭关”的意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