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09:1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

  【神通】

  变化莫测谓之神。无拘无碍谓之通。合起来说。就是既能使人莫测他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了无障碍。能称为神通者必须是能自在无碍。所谓神通自在也。如果有些人修行一段时间后。有些灵感、预感或梦兆之类等。但却不能自己做主。达不到想用就有。不用也不会障碍自己的话。那就不是自己的神通。很有可能是护法

佛学常识法界

示现或妖鬼附体所得。

  得神通之方法有四种。分别为:(一)生四禅天之果报而自然得之报通。(二)仙人依药力自由飞空之业通(由业所得之通力)。(三)依持咒所得之咒通。(四)依修禅定而得通力之修通。广分通力为五种通(五通)。即:(一)道通。悟中道之理后。以无心应物。而变现万有之通力。(二)神通。依禅定静心。观察思惟而知宿命等之通力。(三)依通。依药、护符或咒等而得之通力。(四)报通。依业之果报而得之通力。(五)妖通。妖怪所具之通力。

  所谓神通。其实即是今人所说的特异功能。佛道两家前辈。从不炫耀神通。不似今人。稍有点异能便出来走江湖。但佛道两家前辈。却亦认为需要神通。如藏密大成就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云:

  “福智为自性。资粮圆满因。一切佛共许。为引发神通。如鸟未生翼。不能腾虚空。若离神通力。不能利有情。具通者日夜。所修诸福德。诸离神通者。百生不能集。若欲速圆满。大菩提资粮。要勤修神通。方成非懈怠。”这即是明明鼓励弟子要修神通。

  但是这里要有个重要的前提:“福智为自性。资粮圆满因”。也就是说为了修福德智慧。为了圆满修行的资粮。才是“一切佛共许。为引发神通。”不然修神通只是为名闻利养的话。那神通只会成为轮回之因。

  【三明】又作三达、三证法。达于无学位。除尽愚闇。而于三事通达无碍之智明。

  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较天眼通之更为明了者。天眼通凡圣皆能得之。天眼明非圣者不能得。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谓众生因三界见、思之惑。堕落生死。故名为漏;惟罗汉断三界见、思惑尽。而得神通。名漏尽通。复知漏尽已后。更不受于生死。是名漏尽明。

  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

  【五眼】

  一、肉眼。肉眼者。假父母气血所成也。即人中能见之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内不见外。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色质障碍故也。

  二、天眼。天眼者。谓诸天因修禅定而得也。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以无色质障碍故也。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

  三、慧眼。慧眼者。谓二乘之人。以所得慧眼。观一切法皆空。不见有众生相。及灭一切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四、法眼。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

  五、佛眼。佛眼者。谓具前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显明。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所谓: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融法界内。无处不包容。

  【六通】

  一、神境通。亦名如意。又称神足通。即随意变现。身能飞行于山海。一切动作皆无障碍。有三意:

  ㈠、能到 谓能到者有四:

  1、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3、此没彼出。彼没此出。

  2、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4、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㈡、转变 谓转变者有四:

  1、大能作小。        3、一能变多。

  2、小能作大。        4、多能变一。

  ㈢、圣如意 圣如意者:如意自在。不可思议。

  1、化现无方。虽无生灭。而有机则生。无机则灭;        

  2、应变不测。虽无去来。而有感则现。无感则寂。

  二、天耳通。闻声无碍。是曰天耳。指自在

佛学常识学城法师

听闻世间种种音声。及六道众生一切苦乐言语。

  三、他心通。知他心事无碍。是曰他心。指自在得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想之事。

  四、宿命通。知过去世事无碍。是曰宿命。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万世之宿命。亦能得知六道众生之宿命。

  五、天眼通。观色无碍。是曰天眼。指自在照见世间一切远近之形色。及六道众生苦乐之相。

  六、漏尽通。自能漏尽。复能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等。是曰漏尽。‘漏’即三界之见思惑。谓断尽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脱。

  悉地

  有三品而各异生处:一上品悉地。生于密严国土。二中品悉地。生于十方之净土。西方之极乐亦在此中。三下品悉地。生于诸天修罗宫等。

  八悉地

  八大悉地分:

  第一仙丹。又称丸药或药丸。也称“长寿”或“不死悉地”。可以极大的延长寿命。是一种服后能增长色身精力的药。这是一种摄生术。就是凭借花.草.药.石等制成药。来延年益寿。就是道教所谓的炼金丹(外药)。汉地后来的避谷术也是由此法衍生出的。采用花中精华。配以药物。加咒力加持。以补身寿。或可点铁成金。然许多修道者。多为点铁成金所迷惑。而不知后仍为铁(随点之人功力而持久。但终回为铁)。此害人损己之法。如以此法留寿修行。为求上品之果。则是善道。但若能以极密之缘起咒加持之则永久为黄金。不会再回为铁。

  第二是“眼药成就”。成就一种点眼后。能透视地下伏藏的药。并且能更好地发现其它妙药。这种成就是点眼药后。能透视地下。而无阻碍。亦能见天人、龙族等。由是可将其调伏。作为自己的护法。密法中也常谈及一种“眼力成就”。此“眼力成就”后。也可分成八种不同的表达力量。故称“八种眼力成就”。所以说“眼药成就”所包涵的内容很多。

  八种眼力成就是:

  一.眼观未熟果实即可蒂落。这是眼中有能量。能加速果实成熟;

  二.眼观挺拔树木即可令其弯曲顶下垂。这是眼发力改变其形状;

  三.眼观远处物。即可摄向近前。这是一种眼力搬运法;

  四.眼观猛兽后可令其驯服听命。这是

佛学常识4种果报

眼能发慈善之力。使恶者向善;

  五.眼观蒂落之果。可再眼观复原。这是复原功能。同理。即使一个物体损坏了。也可用力量再恢复之;

  六.眼观弯曲下垂之树木。可再使其复原。这是能屈能伸功夫;

  七.眼观招来之物。可再送回原处。即不仅能搬运来。也能送回去;

  八.眼观致死之物。可再眼观复活。

  密法力量广大。不可思议。能杀能活。能取能送。不可以世俗小聪明而测量佛法圣智!有人以为密法眼力成就可行诛杀。但你不知能杀活同时才许你成就此法。否则只能杀不能再令其活(有的是为其引生善道。如超度到极乐世界)。则不容于天理。何谈成佛哉!密法中严定此种成就。只有“杀”不是悉地圆满。还要能“活”才可。

  八大成就中为何有一个“眼药成就”呢?要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力量就是反映心灵的力量!当然。你不要想妄图去找到一种药。涂到眼睛上就立刻获得了“眼药成就”。这是因为药是依明咒加持。依法修得的。在行者外表持咒的同时。内在的气脉早已达到转化。这时一涂上才会有大效果。而未如法去修的人。他的气是业劫气。脉是无明脉。明点也不明。怎么来证到胜悉地?只不过是得受药力摄持。有些异于常人的通力罢了。当然。这也要福报具足之人才可得。否则你连药都见不到。更莫说一涂快哉了!

  第三是“土遁”。也称“涂足”或“地下能行”。这里的土代表地下。遁本意是“隐藏”的意思。在此处引申为“穿行”之意。“土遁”也就是说地下能行。穿行于地下。如鱼游水。那么。“涂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涂

佛学入门佛学常识大智度论

一种药于脚下。能神行自在之意。所谓“足药涂脚。证得神足。举步迅速”。每种药都有独特的配制方法。我国

同时学习基础的佛学常识

古代分隐遁法为金.木.水.火和土五种。就是从不同属性的五路穿行之道。密法中所谈的“土遁”其实并不只是从土中能走。还是应用“神行”比较好。因为密法成就之士。能瞬间到达一个地方。不论何物也阻不住。

  第四是“宝剑成就”。是以真言明咒加持炼成一种有神力之剑。用之开取伏藏。有的书中“库藏悉地”就是指这个。宝剑成就中威力最大者为“修尸宝剑成就法”。是以某种生灵的尸体依仪轨加持修炼所成。成就后。生灵的舌头变成宝剑。尸体则变成黄金等众宝所聚之物。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称为“尸宝”。前面的“眼药成就”。是为了能看到地下的伏藏。而能看到不能取出也是枉然。此法就是为了取出而设的。也称“刀剑伏藏法”或“宝剑”。为何要说“宝剑成就”。而不说是“飞剑成就”?因为“宝剑成就”包含了飞剑。更主要的是开取伏藏的功用。亦或持此剑临阵。可不为敌者所败。

  第五是“飞行”。或称“空行”。密法中的“空行悉地”就是此种成就。成就了这种法的人。凭意念即可凌空飞行。可肉身直接飞到空行净土去。

  第六是“隐身”或称“隐形”隐形其一是借药达成。药丸与隐形。二种作法相同不异。是约修而分。遂成二种。其二是以咒达成。如光明佛母极密隐身修法等。“隐形”还有一种含义就是“变化”。将原来身形隐藏于变幻形中。

  第七是丸悉地。依法而修。成就后能缩人、象、马、牛、犬、驴、驼、水牛、狼等成丸。又可持咒令之复原。咒药均可获得成就。将所缩之丸复原时。又和所谓的“撒豆成兵”相似。

  第八是“治病悉地”就是针对身心疾病而来的。谓修成者能以真言咒语加持。或以意念治病。“治病悉地”。是密法之方便。即是善能为人疗疾。治病手法有多种。有用咒加持病人者。也有用咒加持水给病人者。或加持药物令服用。或仅用意念。以气(能量)治之。

  五事业

  一、【息灾法】

  息灾。为密教五种修法之一。又作寂灾法、除灾法、寂静法、寂然法。为消灭天灾、战祸、火灾、饥馑、疾病等灾厄。或无始以来之烦恼罪业而举行之修法。举行该法时。须安置白色圆坛、圆炉。并穿白衣。面向北方箕坐。以右足踏于左足之上。而观自身遍法界成白色圆坛。并依据仪轨而行印契、诵咒等。盖白色系表水大之色。水具自性清净之义。能洗涤各种不净灾厄。故以白色为息灾法之相应色。

  息灾法又可分为四种:(一)灭罪息灾。如四重五逆十恶等罪。(二)灭苦息灾。如三途八难或人世之极苦。(三)除难息灾。如三灾七难等病苦。或千凶百怪等灾难。(四)悉地息灾。欲祈得上、中、下。或世、出世等悉地(成就)。

  二、【增益法】

  增益。又作增长法。或增荣法。为密教五种修法之一。即为求增长寿命、福禄、荣官、闻持不忘、金刚杵等成就所修之秘法。据苏悉地羯啰经卷中载。修增益法得祈求长寿。或求齿落后而重生、发白后而复黑。或求身体肥悦、福力增加。或求种种诸德之心所希求者等。据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载。修增益法能得升官荣显、增长寿命及福德、聪慧、名闻。或得求宝藏丰饶、五谷成熟等。于所求胜事。皆得增益。亦即祈求福寿增长、功德圆满之秘法。又增益法有多种:(一)祈求世间之福乐。称为福德增益。(二)祈求官位爵禄。称为势力增益。(三)祈求无病长寿。称为延命增益。(四)祈求获得转轮五位。称为悉地增益。

  增益法在五部中配于宝部。通于念诵法、护摩法等而修之。修习此法时。行者须坐于东面。衣服及所献之花果、饮食等皆用黄色。坛形及护摩炉(修护摩法时所用)皆用方形。此为其本轨。坐于东面。系因东方于四季中属于春季。表示阳气之发扬;用黄色。系因黄色有增味之义。以此再加其他诸色。则表示其光增益;用方形。系因方形不动转。即依持诸法而令此止住之义。上记之黄色、方形等皆为地大之标帜。因大地能生出众宝诸物以助益世间。故与增益法相应。又大日经卷七持诵法则品谓。修此法所用真言之初、后。须附纳摩(。又作南无。归敬之意)一语。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最胜明王真言品等均谓。修习此法时须用莲华座。此外。有从增益法别开延命法而另行修法者。

  三、【敬爱法】

  密教中。为得敬爱而修的法。又称庆爱法、爱敬法。在藏密中。称此法为‘怀法’或‘怀爱法’或‘怀柔法’。即为祈求和合亲睦的秘法。此中。有折伏悖己者令其随顺的‘信伏敬爱’;有令世间夫妇互相敬爱的‘和合敬爱’;有钩召不随顺己心者。令生敬爱的‘钩召敬爱’;也有令违背本觉之三恶趣人之无明归入本觉佛果的‘悉地敬爱’。其本尊各不相同。如爱染明王法即其中之一种。

  此法原从息灾、增益、调伏三种法中的增益法所分出。修此法时。法衣及坛的颜色、护摩炉的形式、修法的时间及方向。都有一定的规定。符合规定。修法始较能产生效验。此外。修此法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众生设想而不是为个人之利益设想。而且。此法与息灾、增益、调伏诸法。也有密切关系。并非全不相干。

  四、【调伏法】

  (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二)指对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敌、恶魔外道等舍恶降伏。谓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在密教中。有胜乐、大幻化、时轮、喜金刚、大威德、马头、不动、降三世、军荼利、金刚夜叉等诸金刚明王等。作忿怒之相。以之为本尊。令怨敌、恶魔信服之修法。称为调伏法。系五种修法之一。

  五、【钩召法】

  为召来人心而修之秘法。为密教五种修法之一。又作摄召法、请召法、招召法。于五部中。配于羯摩部。‘摄召。谓凡所求事欲成及令人喜等也。用迦摩奴火。’

  此法原自敬爱法所开出。此法能召来人心。并能钩召三恶趣之有情。令生于人天之善处;犹如钩之牵引诸物。故有此名。此外。又有将流转轮回于三界六道之无明召入本有菩提之义。若其与敬爱法相合时。称之为钩召敬爱法;即钩召他人。令他人敬爱自己之意。或摄于增益法中。

  修此钩召法时。衣服、饮食、香华等皆用赤色。又供刺木赤花。结半跏坐。炉用金刚形。炉中之印契用金刚钩。

  【三种习修悉地法】

  即:禅定修悉地、念诵修悉地和护摩修悉地。

  禅定修悉地可得三明五眼六通。念诵修悉地可得八大悉地等。护摩修悉地可得息增怀诛敬爱等事业成就。但此三种修悉地法并非具有绝对的界限。只就普通而言如上述。在超胜悉地处乃互通。并无分别。

  【三种禅】

  三种禅定:

  1.世间禅。乃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有二:①根本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乃厌离欲界之散乱而修四禅。欲求大福则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②根本净禅:逢佛出世。闻佛说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称净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三品。分别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均等所修。

  2.出世禅:观、练、薰、修四种:①观禅:观为观照。明观谛照不净等境。故称为观。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种。②练禅:练为锻炼。即指九次第定。此禅由浅至深。顺序锻炼四禅、灭尽定。依不杂异念。以无漏法锻炼而灭有漏。通达八地。③薰禅:薰为薰熟自在义。如狮子奋迅三昧。能除异念之间杂念。得顺逆进退皆随意自在。④修禅:超越三昧。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可超越出入自在!

  3.出世间上上禅:即是九种大禅:①自性禅:修观心之实相。不外求。②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③难禅:为深妙难修之禅。④一切门禅:一切禅定皆由此门而出。⑤善人禅:大善根之众生所共修。⑥一切行禅:含摄大乘之一切行法。⑦除恼禅:除灭众生之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5/14511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神通与悉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84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