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功德福德无可限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功德福德无可限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功德福德无可限量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
佛学常识大全及答案
到好处。[《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曰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曰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
佛学常识十不善业
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布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
佛学常识迅雷下载
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像了!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又何必骗我们?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佛用无量阿僧祇世界来比较。「阿僧祇」
佛学常识测试
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然灯佛给他授记之前。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么大。他殷切地希望我
佛学基础 佛教常识6
们这些后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功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佛又以用身命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后又能书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所以佛做了一结论。他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著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下面讲一个「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来结束这段「《金刚经》的功德」。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转贴)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5/148508.html
以上是关于「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功德福德无可限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功德福德无可限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