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回向文」合十问讯规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08: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回向文」合十问讯规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回向文」合十问讯规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

合十问讯规范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甚至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或心浮气燥时。合十可以让我们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这个把双手合长放在胸前的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对平稳情绪很有效。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经过法师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态。稍稍欠身经过。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尊重。此外。我们写信时。用「某某人『合十』」作为信末署名。也是一种表达谦逊、恭谨心意的好方法。还有。当我们聆听长者大德说话时。也可以双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谈话的时间较长。则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势。这样也能让人摄心。不会散漫没精神。

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萨顶礼。可以用问讯或礼佛的姿势表达心意之外。佛教徒平日在正式场合见到师父或长者大德。也可以五体投地行跪拜礼;但如果师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饭、讲话、演说时。则可以用问讯的方式代替。同样能表达虔诚的心意。

合十或问讯。虽然是佛教徒长用的生活礼仪。但是透过肢体的动作。最终目的除了达到端正仪容的身仪之外。也是为了让心沉稳、安定。达到向内收心的效果。让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寺院的步调融合在一起。

〖动作解说〗

合十

1.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

2

佛学常识戒定慧

.合双掌时。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能够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佛学常识什么是平等

3.尽量放松。让气息往下沉。以达到逐渐安定的作用。

操手

1.双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于腹部前方。

2.双手高度要适中。约为肚脐上方一寸。否则太高予人紧张严肃之感。太低又显得很没精神。

3.双手不要贴紧腹部。否则看起来会很不自然。

问讯

1.首先虔诚地合起双掌。目光注视

佛学常识问答pdf下载

中指指尖。

2.然后向下弯腰约九十度。当要直起身

佛学常识题目

子来时。合十的双手也同时变换姿势。

3.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轻轻相接触。食指尖也轻轻相接触。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

4.此时。双手的姿势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如同向佛菩萨供花一般。充满了恭敬祥和。

5.双手维持这个姿势经过胸前。一直举高到眉心(但不触到额头)。这也表示把佛菩萨供到顶上。有著虔诚、恭敬而谦虚的态度。

6.随后再轻轻将手放下。到胸前回复合十姿势。然后放下双掌。

回向

回向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回向到无边际的法界中去。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此乃大乘行者的独特处。不回向如同自了。所以行者做一切功德。乃至纤细功德都要回向。做功德切忌执著功德相。当将功德性引向法界之后。千万不可再有所忆念。

回向略别之又有一般回向、个别回向、大回向、普回向、总回向等等。其实一般回向就含有普回向。大回向之中也有总回向之意义。一般回向是祖师将其经验体悟到的。能获得自他二利者写出简要的偈语来。在用何种功课。以何种功德而定。个别回向是对症下药集中力量之法。往往为了某人、某事、或团体、或冤家债主、或超度荐拔、或消灾延寿皆可。其回向文偈可临时拟用。大回向是加入了无上的悲心和愿力凝结而成的回向。大多是文句较多的偈语。普回向是依普贤菩萨的普皆回向的愿王而来。此种回向全以一切众生做出发点。的是无我的观念。此为悲心至极的表彰。总回向是特定一个时期。如佛七、结夏、水陆道场、法会等圆满之时。或一年之岁尾之再一次总的回向之意。有加深回向的意思在内。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5/151422.html

以上是关于「回向文」合十问讯规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回向文」合十问讯规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81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