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楞伽经」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8 00: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楞伽经」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楞伽经」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楞伽经」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楞伽经」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

初祖达摩亲传二祖慧可。以作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一、殊胜地位

“楞伽”为梵语“难至”的音译。表示该经为“无上”经典。实叉难陀译本御制序言云:“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伏以此经微妙。最为希有。”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亲传二祖

佛学常识有趣

慧可。以作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是禅宗盛行《金刚经》之前最要经典。也是历来法相宗、唯识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之一。更是各宗共尊的圣典。今所见版本是该经自传入中国至隋末初唐失传450年后。到北宋仁宗时为太子太保张安道所重新发掘、苏东坡所抄写刻印。清代同治年间(1863年)吴坤修居士精选的《释氏十三经》。也录有此经。

二、说法缘起

释迦牟尼佛在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以大慧菩萨为上首。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聚会。为该城罗婆那夜叉王开示自所得圣智证法。该经由此而宣说

佛学常识大全

三、核心内容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时求那跋陀罗、北魏菩提流支、唐代于阗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加上史载初祖达摩传二祖慧可为四卷本。因此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经中回答了大慧菩萨的108个问题。详示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二种无我(人无我及法无我)法门。深研精通《楞伽经》者。古称“楞伽师”。足见其内容之丰富、经义之深奥。

四、经典语录

1、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2、大慧。云何一乘相?谓得一乘道觉。我说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大慧。一乘觉者。非余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来。以是故说名一乘。

3、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及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解脱有三种。及与法无我;烦恼智慧等。解脱则远离。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摇荡。彼起烦恼灭。余习烦恼愚。味著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

4、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

佛学常识书

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进相。得三种身。

5、非我乘大乘。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有境界。然乘

佛学小常识app

摩诃衍。三摩提自在。种种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6、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觉境识为佛。诸使为罗汉。阴集名为僧。无间次第断。谓是五无间。不入无择狱。

 

原文出处:[标签

佛学常识学佛图片

:出处]

以上是关于「楞伽经」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楞伽经」为何说《楞伽经》是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46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