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何谓法供养?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9:4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何谓法供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何谓法供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何谓法供养?

「佛教」何谓法供养?
「佛教」何谓法供养?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此时空中有天人告诉他。真正的供养是法供养。胜过任何一切的供养。用普通的话讲。就是精神的供养胜过物质的供养。当然。我这是简单地讲。法供养不能解释成是精神的供养。下面解释什么是法供养。

  「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天人告诉月盖王子。去找药王如来。他会详细为你解说什么是法供养。

  「实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月盖王子就依言去向药王如来请示。「稽首佛足。却住一面」。这都是传统的礼法。表示对佛的恭敬。我年轻时候在家乡。还是要向父母亲行跪拜礼的。现在的年轻人当然没这一套规矩了。

  「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受。微妙难见。清净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药王如来告诉他。法供养就是智慧的成就。从教育的观点来说。老师教学生。最高兴的是。学生的成就能超过老师。所以孟子说。人生三乐之一是。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另二乐是:父母在。兄弟无故)。

  诸佛所传的法就是经。经是传法的记录。深经不是一般的经。像《维摩诘经》就是深经。我们看文字。觉得懂了。实际上能否真懂还是问题。药王如来说诸佛所传的深经。世间众生是难以相信。难以接受的。这话我们可能听了不服气。会说。我可是所有佛经都相信的。你有真正的相信吗?如果自己没有能修证到经典所讲的境界。还只能算是迷信。不是正信。因为没有证得。所以叫「微妙难见」。能证得了就能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那不是可以用分别心来思惟研究而得到的。用分别心来思惟研究。只是个方便。不是真正佛法。所以我们不要把佛法当作学问来研究。

  「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至不退转。成就六度。」佛所传的深经。是大乘菩萨道的法藏。是陀罗尼(藏是仓库的意思。陀罗尼是总持。最精要的意思。不只是指咒语)。可以使人到达菩萨第八不退转地。成就六度法门。

  「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之上。」为什么上面刚说不可以分别。这里又说善分别?其实并不矛盾的。本经开头时就讲过。「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修证到了的人。并不是不可以用分别思想。因为他的分别思想念念皆空。不会停留。不会染污的。第一义是无义。实相之义。

  所以到了这个境界的人。能「善分别义」。顺菩提正法。超越了一切经典。真学到了佛法最高处。是没有法的。

  当年我们学密宗。在西宁见过一个悟了道的喇嘛。他在康藏一带很有名。大家只叫他疯喇嘛。这疯喇嘛住在一个小破庙中。外界把很多发了疯的女人送到庙子里。疯喇嘛就对着他们弹汉人的琵琶。他弹得也不是很好听。可是这些疯女人听了却好了。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回家了。我们去看他。最好是带茶叶。要不然是带破烂的古董。他都很喜欢。他有一个钵。奇脏无比。洗也不洗。他就在这钵里面泡茶给人喝。我们可是跪着接这个钵来喝的。很多人嫌脏不敢喝。他就再也不会理你了。他很多举动很怪的。我们在庙中拜佛。他就跑到后面去推佛桌。还喊「唉哟。唉哟」。意思好像是说你们很行。佛都被你拜得动了。就这样。他已经在传法了。你们能懂吗?他也是众经之上。一字都无。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见。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这段是大法。你不要把它当经或当佛学看。实际上它把佛法都传完了。能够懂得一字皆无的清净大法。才能入大慈悲境界。离开魔事及诸邪见。能顺缘起性空的因缘法。什么是顺因缘法?是遇事不要怨天尤人。一切都是业报。能痛痛快快地还债。就是顺因缘法的表现。所以张拙悟道后作的偈子:「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一切总归是八个字「物来则应。过去不留。」顺因缘法到底。就是上面说的顺菩提法。就悟了。

  顺因缘法的起修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

佛学常识 太虚 pdf

轮。诸天、龙神、干闼婆等所共叹誉。」什么是道场?不是山林庙子。讲法供养。心地就是道场。有一首很好的偈子: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你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家道家和其它外道。都很看重这个偈子。它把身心双方面都讲完了。这就是道场的意义。再举个例子。道家的张紫阳也有个偈子:    不移一步到西天 端坐西方在目前    项后有光犹是幻 云生足下未为仙

  这就是讲本地风光。平常心就是道。真达到法供养的境界。就可使众生坐于道场而转法轮。不用另外找个道场的。天龙八部也都会来给你护法。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一切智慧。」可以加被众生。让他们进入佛法。得一切智慧。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能真正解说各个菩萨的法门。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真正的法供养就是真修持。能够见到性空。依诸法实相无相的义理。弘扬无常、苦、空、无我的寂灭法门。但是我们要注意。无常、苦、空、无我。只是佛法的一半。是小乘证入涅槃之道。佛他老人家自己要涅槃时。说了另外一半:常、乐、我、净。正好是相反的。佛这个时候说的是得道的本体。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虽然如此。大小乘都是要以无常、苦、空、无我为根基。连这个都没做到。也不用自我标榜是什么大乘。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可以拯救一切犯戒违禁的众生了。这里讲的犯戒是指遮戒。因时因地可以有所不同的。是遮戒。性戒是不限时空的。例如人类共同认为杀

佛学常识2018

生是恶的。就是性戒。如果犯了性戒。就要自度。自见自性空。罪福皆空。才能够超度。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诸佛贤圣。所共称叹。」行法供养可以使魔外道和贪着的人。生怖畏心。为圣贤所称叹。什么是魔外道?你们不要随便说人家是魔外道。魔外道也是要度的。好人要度。坏人更要度。真悟道了就懂得。没有什么叫魔外道的。心外求法叫外道。即使我们学佛的人。自己还是在心外求法。那我们也是外道。魔是心魔。大珠禅师说得好。「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阴魔。或起不起是烦恼魔。」诸魔外道都是自心。是自己捣鬼。哪有真魔外道?

  其实经文也告诉你了。贪著者就是诸魔外道。一切不贪着才是究竟。你说自己学佛。已经放下了。不贪了。真的吗?你贪着清净不是贪吗?所以佛在《楞严经》中。把声闻缘觉都骂成是外道。因为贪着个空。

  「背生死苦。示涅槃乐。」可以了生死。真正得涅槃。

  「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佛所说深经」的道理。是一切佛都这么说的。不只是我药王如来说的。真理只有一个。不这么说的。就不是佛了。

  「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这

佛学常识什么是业力

里总结什么是法供养。如果听到了这样的深经。要信解受持读诵。为众生分析解说。这样的人才是护法。能如此才叫作法供养。这是第一层法供养的意义。下面讲第二层法供养。

  也是法供养——修行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依据佛的教导确实修行。下面列出佛所教导的主要法门。

  「随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因缘是声闻缘觉道最重要的修法。也是了生死法。一念无明起。所以入胎转生;无明不是没有光明。是没有智慧。小乘法门是要切断无明。至于无明是怎么起的就不说了。无明一起。就有行。行是动力。所以行阴最难了的。你打坐心不能静。就算做到心宁静了。身体的行阴像血液循环呼吸往来。都没办法停下来。这还是一念。没有空。尽管意识没感觉它。生命存在就是一念。

  因为行就生出识。识就是心意识。就会有了别知觉。然后一连串下去。缘就是挂钩。十二因缘就像十二个连环。一个钩住一个。假使能解开其中一个环。其它十一个环就都好办了。

  佛告诉我们。要了生死。就要了一念无明。能明白了。能悟了。自然会有光明出现。不过不是有相之光。是无相光。佛学上叫常寂光。佛永远都在常寂光中。我们这里不能详细讲十二因缘。否则要拖得很长了。

  所谓因缘是一个前因搭住了后果。例如我们看到了一杯水。想到了汽水。想到了果汁等等。都是由一杯水这一念来的。是连锁关系。有人常喜欢知道自己前生是什么样的。来生又变成什么样。你不用问别人。自己应该知道的。你这一生种种的遭遇是果。都是前生种的因。你来生的的遭遇。就看你今生做些什么事。种什么因了。所以说「若问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问来生事。今生作者是。」这就是因缘关系。所有因缘要如何去了呢?在一念之间。五阴、六根、十二根尘、十八界等等。就是一念。一念知道了就自性本空。因缘本性也是空。因为是性空。所以能生起因缘的作用。这就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宇宙万有皆是因缘所生。注意!这是说宇宙的现象。不是本体。《楞严经》说「非因缘。非自然生」。很多人就觉得不解。一切法明明是因缘。为什么说不是?问题是《楞严经》那句话讲的是本体。本体是空性。至于宇宙万有的现象。才是因缘所生。因缘纵使过了几亿万年都不会消失的。不受时空阻碍。所以佛教导我们慎莫造因。因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中间的道理是非常复杂奇妙的。

  因此佛经还有四句话:「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明师难遇。佛法难闻。」共有四难。说明佛法菩提因缘成就之不易。菩提因缘不成就。修行只能算是种

佛学常识课本

一点善根。等他生来世因缘成熟时再说。所以一个人的悟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佛学名称是时节因缘。就是时间。时节因缘不成熟。还是不可能。因为时间是心不相应行法。

  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因缘也是很奇妙的。有时与某人只有一面因缘。再想过去打个招呼就没有机会了。从此天南地北甚至天上人间。永远隔开了。所以佛法和中国文化。都要人珍惜善缘。

  「离诸邪见。得无生忍。」讲起邪见。其它的宗教多认为宇宙中有个主宰。在座很多人。虽然信佛。但是不大容易有正见。还是认为有个菩萨在管着的。今天下午才和一位年轻同学谈起。他去菩萨前问卦。菩萨告诉他可以交某某朋友。我说。这个话你也可以信吗?一个真学佛的人。又是个知识分子。要信自心。我就写了孔子的话给他「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不是反对鬼神。不是要破除迷信。而是要你恭敬鬼神。但是保持距离。这东西不能玩的。玩起来。人的价值就没有了。这些就算是邪见。

  唯识般若中观告诉我们。一切万法。无主宰。非自然。因缘所生。所以诸法无自性。都是因缘。谁也主宰不了谁。邪见是我们要远离的。纵然你修行功夫好。有定力。如果见地不清。还是难有成就的。见地就是观念。有所谓五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纵然你贪嗔痴慢疑都平伏了。有这五见就还是外道法门。因为没有般若正知见。我在《禅海蠡测》这本书中。就评论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统统都是落在这五见上。

  修道上的邪见太多了。稍微差一点就是邪见。换句话说。落入五见之中的邪见。邪就是歪。所以认为有主宰的。就是邪见。

  《般若经》上有六十二见。六十二种见解。六十二种错误的思想观念。障碍了成道。实际上不管它有六十二还是一百八。就是一念之间去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要有主观。

  药王如来在这里告诉我们。真正法供养要「离诸邪见」。能离得开。就得道了。因此。「得无生忍」一念不生。所以我常引用「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如果考试问你:菩萨如何得无生法忍?你可以用上《维摩诘经》这一段「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来答就对了。甚至再简化一点。只要答「离诸邪见」。也是正确的。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证到了无生法忍就绝对无我相。无众生相。对因缘果报看得好清楚。怕得很。一点不敢偏差。不敢争论。若说空了就没有因果了。也是很大的邪见。

  当年我在成都。成都文殊院的方丈给我一个帖子。请我这晚辈吃素斋。这很严重。我就赶快去请教我的老师。老师说他也收到了帖子。方丈要审问你!听说你年轻悟道了。要公审你。一共有六桌人。都是老和尚。你去吗?我说。当然要去了。充其量杀头。何况和尚是不开杀戒的。

  到那一天吃饭时。都没事。方丈很客气。让我坐最高位。连我的老师都坐在下座。饭吃完了。老和尚让我讲话。这一下开始了。所有在座的都可以提问。还好。我都能应付。最后老和尚问了个问题:  「证无生法忍是不是证得空性?」我答。是的。  「那空了还有没有因果?」我说当然有。  「空怎么有因果?」我说空是因。涅槃是果。

  老和尚听了就坐下来。不再说话了。这才终于

佛学常识答

通过了。老和尚是慈悲的。他怕我悟了空性就「拨无因果」。那是很严重的。可是真正的悟到空。因果却更明显了。为什么?你真空了。只要有一点东西就看得更清楚。凡夫众生因为不空。对因缘果报反而看不清楚。被染污挡住了。所以古人说。学般若的空宗菩萨如「冰棱上走。剑刃上行」。在冰冻的山棱上走。以及踏着刀锋走。都是很危险的。一有不慎。一念之间不防。就下去了。管你学得是什么菩萨境界。照样是六道轮回。

  「离诸我所。」问题来了。一个人真达到无我。是什么无我?你们要把《维摩诘经》这一句参进去。好好修行。是「离诸我所」。我所属的肉体。我所属的的思想妄念都空了。我常提醒大家。这个身体不是我。是我之所属的。是我有使用权。但不是我。你住的房子是你的。你有权使用。但你不是房子。你死了房子不跟着你的。所以你就算得到空。这个空也是我所。真正的无我就是离诸我所。那个能知我与非我的。动也没有动过。不需要离。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你能懂进去了就恭喜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3/23471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何谓法供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何谓法供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3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