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门」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7:3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门」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门」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慈悯生命;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现在能深明因果。了知是宿业感现。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面对世间的

佛学常识问答赵朴初

苦空

佛学小常识100条

无我。能生起出离心;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欢喜。龙天护持。

  一、首先要弄明白佛教中的三个基本理念:众生平等、因缘果报和神识不灭。

  1、在佛门中。众生平等是讲:不但人类之间大家互相平等。六道、十法界之间大家也是互相平等的。六道是指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也叫六凡道。十法界包含六凡道。四圣道。四圣道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声闻。也就是罗汉。是指在释迦牟尼佛教法的那个时代。跟着释迦牟尼佛修行的人。他们因听见佛讲法的声音而开悟。所以叫声闻。平常也叫罗汉。缘觉就是没有听到佛的教法和教化。自己修行证果的。这为缘觉。他们修行的最高果位是辟支佛。辟支佛实际上是在菩萨位。达不到佛位。菩萨也属于四圣道。菩萨分十地。有初地菩萨。也叫初发心菩萨。一直到十地等觉菩萨。菩萨以上就是佛道了。这为四圣道。六凡道、四圣道合起来为十法界。

  这十法界的众生。大家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类与佛是平等的。与菩萨是平等的。与声闻缘觉也是平等的。区别只在于觉悟和不觉悟。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没觉悟的佛。凡夫。大家都平等。我们

佛学常识开示

不只和四圣道平等。和六凡道中的众生也是平等的。和畜道里的驴马牛羊苍蝇蚊子是平等的。和饿鬼与地狱鬼。也是平等的。这是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之所以平等。是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2、第二个基本理念就是因缘果报。也叫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一切事务都有因缘果报。种什么样的因。就会得什么样的果。平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非常浅显的因果报应的说法。讲的就是因果报应。比如说谁杀了人。那抓到以后。就要被判刑。就要偿命。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也是因果报应。也即因缘果报。为什么有人富有。有人贫穷?为什么有人很幸福。有人有很多灾难?这都是种了不同的因。得到了不同果报的结果。果报有的是善报。有的是恶报。作

无我反常识的佛学核心概念

恶多的就要受恶报;行善多的就得善报。另外。佛教讲三世因果: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这是三世因果。不是一生一世的。有的是现世受报。有的是来世受报。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来世受报。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几个月就得不治之症。一两岁或者是十几岁就得了绝症。这都是因为前世杀业太重。《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地藏王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他们得不治之症。几岁、十几岁就死亡。或是得重病。都是因为前世杀业太重。才得了宿殃短命报。这是千真万确的。

  实际上。不单是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其他宗教。比如道教。也是相信因果报应的。像道教的典籍《太上感应篇》。它的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也是讲因果报应。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是客观存在的。佛门中讲“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因为菩萨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不敢种下恶因。怕受到恶报。但是凡夫呢。因为不懂因果报应。就不断的做坏事、作恶。还以为没有因果报应。实际上不管你信与不信。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有了造作。就随业流转。到恶报来了。才害怕

佛学小常识禅源集

。这就是凡夫畏果。果报来了才害怕。但是已经晚了。那么我们呢。现在知道了因果报应的道理。就不要再做坏事。佛门中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这个道理。

  3、第三个基本理念就是神识不灭。无始劫以来。每个人都在六道中轮回。随业受报。随业流转。行善多的就往上走。可以享受人天福报;那么作恶多的呢。就要下地狱。做饿鬼。或者做驴马牛羊。偿还人家的债务。在六道中轮回。只是生命形式的改变。神识是不灭的。按佛教唯识宗的讲法。神识也叫第八识。也叫藏识。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是第六意识。还有第七意识。执着于这个“我”的。叫第七识。第七意识也叫末那识。也叫独头意识。第八识也叫藏识。我们无始劫以来所做的善的恶的所有的种子。都在这个第八识里头储存着。也叫八识田。它是个仓库。随着因缘际会。该受报时。或是善报。或是恶报。它就要受了。业报就会现前。这个报分为正报和依报。正报就是生命形式的改变。比如现在。我们是人。如果经常做好事。非常善良。那么命终之后。这个身体。这个肉体。四大分散了。神识就会上天上去。做天人。或者是再转生为人。受人天福报。如果是做恶多。比如说欠债不还。那么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来世这个神识就会去转成驴马牛羊。或是做猪。或是做羊。或是做驴做马去还人家的债。

  佛教基于这三个基本理念。所以要求大家要修行。要做好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时还要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意识。这叫自净其意。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39858.html

以上是关于「佛门」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门」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29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