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教的“色”与世俗常说的“色”是一个概念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的“色”与世俗常说的“色”是一个概念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的“色”与世俗常说的“色”是一个概念吗?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八个字出自《心经》。有点文化底蕴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但是佛教所说“色”与“空”究竟是什么意思?佛经所
这个世界怎么来的?释迦牟尼佛回答说。是由四大因素构成。四大因素。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素由于因缘和合构成万物。又因为因缘复归还原于四大因素。这种还原、复归被称为“空”。几千年前。释迦牟尼已经用佛教的思想解释了宇宙的运动规律。世界上一起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合而成。这叫化学不灭定律。佛教讲万物都是暂时的因缘和合。没有亘古不变之理。包括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也是暂时因缘和合。只是我们人有主观意识。常常有个我在。才会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甚至有时候会产生不善动机或者种种冲动。佛教的色空观。就是叫你不要有自我的执着。看到万物都是因缘和合。不要执着。这
什么是色?广义之色。是物质存在的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广义之色。可以用来表示宇宙大自然的物质与生命体。大至星体。小至微尘。无不包含在内。狭义之色。指人肉眼能识别的对象。如颜色的红、黄、蓝、白、黑等区别。物体的长、短、方、圆、高、下等区别。人类的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区别。皆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
色法在佛学里。又可分为有表色、无表色、极微色、极迥色。
“有表色”:指世上的光色。青、黄、蓝、白、黑以及长、短、高、矮等。可以表示出来。就连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物质世界。一切物质存在。包括众生肉体。全度可以表示出来。
“无表色”:属于精神方面。比较抽象。没有办法表示。譬如。我们都晓得原子能。那个能是什么东西?除了正式学物理、科学的。常人并不清楚。
“极微色”:等于现在科学讲的原子、核子。微小到几乎看不见。经由科学仪器还可以看出来。故称为极微色。
“极迥色”:远大得很。延伸到银河系统那一边。包括整个宇宙中间的这一些东西。称之为极迥色。
这些就是色法。简单的说。色就是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世界。所谓“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叫我们不要执着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学佛之人帮助人、救助人。应该不觉得有对象。有对象这种观念要丢掉。不要留一念在心中。我们在身上做功夫。闭着眼睛坐在那里。心里念佛也好、参禅也好。都在那里住色布施。嘴里说要放下放下。结果什么都放不下。两个腿在那里发麻。为什么两腿发麻受不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612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的“色”与世俗常说的“色”是一个概念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的“色”与世俗常说的“色”是一个概念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