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读书」“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5: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读书」“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读书」“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

「读书」“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
「读书」“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

  “方便”在现代汉语中是个极常见的词。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看。“方便”词义几经转变。很值得探讨。

  “方便”源于佛经。它的本义指佛普渡众生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手段。芸芸众生。根机不一。故佛须因说法的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引导。唐·白居易《与济法师书》曰:“佛以无上大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性不等。而以方便智说方便法。故为阐提说十善法。为小乘说四谛法。为中乘说十二因缘法。为大乘说六波罗蜜法。皆对病根。求以良药。此乃方便教中不易之典也。”此语说得透彻。“方便”乃犹众生要达至涅槃彼岸必经之门。故有“方便门”之说。《法华文句》(隋·智顗著)卷三上:“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以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引伸开去。“方便”即可泛指方法、手段。《生经·佛说堕珠着海中经》(西晋·竺法护译):“(我)见国中人多有贫穷。愍伤恰之。以何方便而令富饶·念当入海获如意珠。乃有所救。”此“方便”即“入海获珠”。此类例在佛经中甚多。

  佛教的一条基本理论是终极于空。为了让信徒们明了此理。实现此目的。佛须采用各种手段。其中有的甚至是假设、计谋。所以“方便”在佛经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特别意思。即:假设、权谋、权计。《法华玄赞》(唐·慈恩撰)卷三:“权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权现。故言方便。”佛教著名的“法华七喻”之一“火宅喻”。说的是一大长者。家有诸子。忽然家中起火。而诸子在屋内嬉戏不觉。于是“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烧。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免得斯害。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这种使诸子脱离火宅的方法。用的是计谋、是假设。只要能使众生出苦海。离火宅。即使如此。佛也认为是可行的。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

  《佛所行赞品·离欲品》(北凉·昙无谶译):“种种设方便。不动菩萨心;更互相顾视。抱愧寂无言。”《生经·佛说腹使经》“是故比丘当学善言柔和之辞。当作七辞方便之语。”由此义引伸。“方便”又可表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虚妄”。q《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军有勇干策略与己侔者。辄方便害之。”敦煌变文《降魔变文》:“无端诈计设潜谋。方便欲兴纂国意。”w蒋礼鸿师《敦煌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

变文字义通释》言之甚详。

  由“方便”表示方法、手段引伸。由“方便”表假设、计谋引伸。都可归向一点。即表示设法、故意。这是“方便”在中古汉语中的一个常用意义。《生经·佛说夫妇经》:“驰至他国。在于异土。贾作治生。方便计校兴造。不失不废所业。”《法显传·达

一分钟佛学常识14

嚫国》(东晋·法显撰):“于时诸国道人欲来礼此寺者。彼村人则言:‘汝何以不飞耶·我见此间道人皆飞。’道人方便答言:‘翅未成耳。’”鲁迅先生辑《古小说钩沈·详异记》:“唯静祢尼。闻其道德。祢为狎。方便请问。乃为其说。”《隋书·李崇傅》:“方便散走。努力还乡。”唐·张鷟《游仙窟》:“定知心肯在。方便故邀人。”

  另外。“方便”在中古还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机会。作名词;一为伺机。作动词。这也可以说是由方法、手段引申而得。因为任何方法的实施。手段的利用。均要有机会。须见机行事。《百喻经·牧羊人喻》(南朝齐·求那毗地译):“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这里。“作方便”是找了个机会的意思。敦煌变文《搜神记》。田昆仑条:“其新妇见此天衣。心怀怆切。泪落如雨。拂摸形容。即欲乘空而去。为未得方便。即还吩咐与阿婆藏着。”“

佛学常识开示集锦

未得方便”即没有机会之意。《古小说钩沈·妃记》:“谢太傅刘夫人。不令公有别房宠。公既深好声乐。不能令节。后遂颇欲立妓妾。兄子及外生等微达此旨。共问讯刘夫人。同方便祢《关雎》、《螽斯》。有不忌之德。”这是写兄子等伺机进谏。《大唐西域记·摩国上》:“无忧王废狱之后。遇近护大阿罗汉。方便善诱。随机导化。”“方便”与“随机”互文。关于“方便”此二义。项楚先生《敦煌变文语辞札记》言之甚详。e

  施行方法、手段、见机行事。其目的、结果就是与人便利。使人舒适。所以“方便”又引伸有便利、舒适、适宜之义。唐·王梵志诗:“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唐·吕岩《劝世》诗:“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r唐·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敦煌变文《燕子赋》:“今日之下。乞与些些方便。”元·陈仁玉《贾云华还魂记》:“妾自遇兄来。忘食废事。心动神疲。夜寐

老人佛学常识

夙兴。惟君子是念。愿以葑菲。得待闺房。偕老百年。乃深幸也。第恐天下不与人行方便。不能善始令终。”即使话本小说中常用的“方便”指小便。实际也中包括在此义中。这几个意义一直流传到现代汉语。“方便”实实在在成了人们的口语词。

  【注释】

  1.见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第308页。上海古藉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第四次增订本。

  2.本文变文例均引自《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3.见《四川大学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4.本文唐人诗。引自《全唐诗》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版。

  (原载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语文建设通讯》第24期)

 

原文出处

蔡志忠佛学常识前言

: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47254.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方便”一词的来源,你知道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21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