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12要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诵经12要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诵经12要领
1.专诵一经: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诵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的不勉强。为什么要专诵一本?它的利益在哪里?因为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一悟了就悟了。那你诵那么多经的意义是什么呢!事实上还是要大彻大悟啊!所以诵一经能开悟。诵那么多经也能开悟。但是诵一经比较容易契入。诵多经很难契入。除非这一经已经通达了。
2.一日几遍:你一天读几遍。这个很重要。以金刚经感应录的例子。没有人一天只诵一次的。最少每天10遍的。最多的一天60遍。一天60遍要多久时间呢?如果已背诵起来的人。一遍诵十分钟。至少每天就要5小时以上啊!哪一个人心可以稳定5小时以上的。那这个人不简单。但我的意思不是叫你要读诵很多次。而是你自己要为自己做一个定课;定课是我每天一定要做的。我有多余的时间再学别的或诵别的。就像心有余力。则于学文。以金
3.经文熟练:如果念很久。经文还不熟练。事实上是你念起来没有味道。举个例子。假如请你们唱一首歌。如〈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歌词还记得吗?若不记得。就拿歌词给你看。请你唱。若你照着唱。事实上感情还是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表现出来。因为不熟。就无法将感情百分之百的表露无遗。同样的。若你诵经诵到如行云流水。自然就会有法喜;诵经诵到突然之间不见经。不见身。也不见人。那是个什么情形。自己去体会。也就是说这经文你要相当的熟练。读起经来身心才会投入。
4.字当念对:是不是每个字都念对。是不是每个字都没有漏掉。还是多念一个字。为什么念经文最后都要再念补阙真言。为什么要再念补阙真言。诸位你有把握每次念都念对。都没有念漏掉吗?我们察觉到。几乎每次念都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所以要选诵经这法门的人。你的诵经就要每个字都要念对。先看到字。一字一字的念。自然不会念错。
5.速度宜稳:我们常常会念顺。但速度不稳。我们比较熟的地方常会快速的念过。这样不对。要稳每个字都要稳。都要跟第一个字一样的稳。往往我们熟悉的文章或句子。一下子就念过去了。这是习气。不能这样习气作祟。要有定力。所以在念的当中全部要稳。但稳的时候又常常有个地方会断掉。段与段之间会断掉。会停顿一下。诵经要段与段之间速度要一样。字与字之间速度要一样。不能断。尤其念到断句很明显的时候常常会断掉。
6.气要顺畅:最困难的。气要顺畅相当不简单。所谓气要顺畅就是念这本经从头至尾。都不断掉。举个例子:你听邓丽君唱歌。她在换气你听得出来吗?听不出来嘛!不过我们一般唱歌换气时。是听的出来。如果大家一起诵经时。我们在换气我们就不诵。对不对!会停一两句没诵。我的意思是。换气要换到自然而不断掉任何一句。所以稍有不顺。就会断句。每次念一直断气。那这本经念起来
7.口中甘露:在打坐时舌顶上颚。为什么要舌顶上颚。好处为:(1)不会口干舌噪。(2)不会上火。同理。不会诵经的人。
8.心生恭敬:做任何事态度是最重要的。这个态度会决定你刚才诵经有没有意义。我们诵经完。一定会回向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是用你清净的心。去庄严佛净土;如果你没有恭敬的心。你根本就不清净。不但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三宝。所以诵经要心生恭敬。
9.心生法喜:你有没有诵经诵到法喜充满?还是偶尔有。偶尔没有呢?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神枪手。他应该百发百中。如果百发中。一发没中。则不能称他为神枪手。如果你能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满。就如同那位神枪手般。但我们有时心情好。诵起来就法喜充满;心情不好时。诵起来就不法喜。所以你诵经时。要常常法喜充满。如果你每次诵经都法喜充满。这表示你已进入状况。
10.不起妄念:诵经不起妄念。谁能不起妄念?除非是个开悟的人。所以几乎诵经都会起妄念。但你不用害怕妄念起。继续诵你的经。甚至你还会边诵时。边想到诵完要做什么事情!我们的心实在太不可思议。所以不起妄念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现在还会起妄念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要让它困扰你。不要让它产生挫折感。因
产生一个念头让自己产生挫折感。这是最糟糕的念头。不论是做事业。不论是做人。不论是学习。只要内心升起说:学那么久没效。那这个概念足以打败你。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他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灯泡。换上我们老早没耐性。所以知道起妄念就好。只要心存恭敬。继续诵经。自然会降伏其心的。
11.自然背诵:我们常常看到不懂字的阿婆。跟着师父念经。到最后整部经都背起来。常听人说老人痴呆症。反而年轻人犯痴呆症。背都背不起来。阿婆为什么可以背起来呢?研究的结果:当一个人懂文字。随时要看都可以。但是对完全不懂文字的阿婆来说。当她在与别人读经时。她会特别的专心。反而我们懂字的不专心。所以一个懂字及一个不懂字的人一起背大悲咒。大部分反而认识字的比较慢背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12.心开悟解:我们说修行。要修戒、定、慧。诵经时戒、定、慧三个同时俱足。三个全部都有。所以会开悟。为什么?因为诵经时不会去犯戒。所以是能持戒;专心诵经。就是有定;经诵久了。其义自现。自然就有慧。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5/254051.html
以上是关于诵经12要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诵经12要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