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正定」什么是八正道?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7 01:2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正定」什么是八正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正定」什么是八正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什么是八正道?

「正定」什么是八正道?
「正定」什么是八正道?

  八正道:这是如来说法。最先揭示的道品。为离邪向正。转迷启悟的修持轨范。八正道。应称为『八圣道分』。或『八圣道支』。这是成圣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种成分。

  一、正见:於四谛、二谛、一实谛的深彻知见。为八正道的主导者。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

佛学常识100

是正。舍邪恶而信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这是「於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

  1.世间正见: 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只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而不能出世。

  2.出世正见: 对於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依离,依无欲,依灭,向於舍"那才是 向解脱的出世正见。这样的正见。并不是浮浅的印象。要精进的努力。正念的专一。才能成就。得了佛法的正见。即应引发正志.

  二、正志:对於正见的内容。深思而求其实现。

  正志──奘译正思惟。这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实现的审虑、决定、发动思。从理智方面说。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达到更深的悟解。从情意方面说。这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所以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思慧不仅是内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实现的行为。使自己的三业合理。与正见相应。这二者。属於慧学。慧学不但是首先的。也是究竟的.

  正志有见於身体力行的戒学。这即是正业.正语.正命。

  三、正业。为远离杀、盗、淫的身恶行。而有身正业即一切合理的行动。

  四、正语。为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而有正语即一切的爱语、法语。

  五、正命。是如法得财。如法使用。所有的正

佛学小常识净虑空文化

常合理的经济生活。这三者属於戒学。佛法以智慧为本的修行。决不但是理观。理解佛法而不能见於实际生活。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

  六、正精进。即断恶修善。正精进遍通一切,为助成一切道品(三学)的精勤。

  如专从止恶行善说。即戒的总相。

  以正见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为基础。以正精进为努力。这才从自他和

  乐的止恶行善。深化到自净其心的解脱。

  七、正念:於正见所确认。而正志立意求他实现的真理。念念不忘的忆持现前

  因念的繁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

  八、正定。因系心一处。到达禅定的成就。这二者是定学。念是定的方便。由於一心的湛寂。如实正智能依之现前。正念与正定。即修慧阶段。由修慧──与定相应的正见而发无漏慧。才能完成正觉的解脱。八正道的修行。即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也是闻、思、修三慧的始终过程。为圣者解脱道的正轨。

  八正道。以无漏的戒定慧为体。这不但是圣者的。八正道行入涅盘。也是凡夫邪道的彻底对治者。所以说能对「治堕邪道」的「一切众生」。堕邪道。即邪定聚众生。有了八邪。一定堕落恶趣。修八正道。才能回邪向正而使他解脱。

  正觉解脱的正道。经中虽

佛学常识什么是佛教

说到种种的项目。但八正道是根本的。是一切圣贤所必由的。关於八正道。经中有不同的叙述:

  一、从修行的目标说。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而要得正定。应先修正见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缘。如『杂含』(卷二八·七五四经)说:「於此七道分为基业已。得一其心。是名贤圣等(正)三昧根本、众具」(参中含圣道经)。

  二、从修行的先导说。正见是德行的根本。如『杂含』(卷二八·七五0经)说:「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为根本。……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定」。正见即明慧。是修行的摄导。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所以说:「如是五根(信、进、念、定、慧)。慧为其首。以摄持故」(杂含卷二六·六五四经)。正见对於德行的重要性。是超过一般的。所以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杂含卷二八·七八八经)。大乘的重视般若。也即是这一意义的强化。而菩萨的大慧、深慧。不怕生死流转而能於生死中教化众生。也即是这正见──般若的大力。

  三、以正见为首。以正精进、正念为助而进修。如正见。专心一意於正见。努力於正见的修学。又从正见中了解正志。专心一意於正志。努力於正志的修学。像这样。正语、正业、正命也如此。这样的正见为主。正精进、正念为助。「以此七支习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谓圣正定」(中含圣道经)。这是重视精进与专心。而看作遍助一切支的。这三说。并没有什麽矛盾。

  **** 略说三学

  三学(学是学习。不是学问)。三学。应称为『三增上学』。就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定)学。增上慧学。增上。是有力的。能为他所因依的意思。因为三学有相依相因的关系。是求解脱者必不可缺的学程。决没有不修戒而能成就定。不修定而能成就慧。不修慧而能得解脱的道理。

  然佛在说明道谛时。最常用的内容分类。还是「八正道」在道谛的说明中。八正道的体系最完整。

  在这三学。八正道的叙述中。似乎有不同的次第。三学是戒而定。定而慧;八正道是慧而戒。戒而定。其实。道次是一样的。

  佛说的解脱道。三学与八正道一样:不离闻思修及现证慧的次第。也就是依戒而定。依定而慧。依慧得解脱的次第。三学与八正道的一致性。试列表如下:

  正见───────────闻慧位

  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思慧位────戒增上学

  ┌──修慧位────定增上学

  正勤、正念、正定──┤ ├────慧增上学

  └──现证慧位───得 解 脱 **** 略说慧学

  慧学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见还有正思惟。所以综合起来说:增上慧学。就是「出世正见」。什麽是增上慧学?为了作为解脱的依止而修慧。叫增上慧。这当然不是俗知俗见。而是究竟的真实慧了。正见也如此。如上面说到的知善恶。知业报。知前生後世。知凡圣。都还是(佛教的)世间正见。为了悟真理。断烦恼。得解脱。要有出世的正见。什麽叫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一般世间(凡夫)的意思。或是悟解真理的正见。或是离烦恼的无漏正见。都叫出世正见。在说明上。现在是著重於胜义──真实义的知见。

  慧。梵语般若。在佛法所修的一切功德中。般若是最究竟的;有了般若。可说到了家。体悟真理。解脱生死的大事。已经能够成办;涅盘城大门。已经打开。如没有般若。什麽行门。都不能解脱生死。般若又是最根本的;般若是领导者。启导一切功德的进修。与一切功德相应。在三学中。慧学最後。为能得解脱的依止;而在八正道中。却以正见为首。这说明了般若在佛法中的地位。是彻始彻终的;他是领导者。又是完成者!

  在三乘共法的经典里。慧是有很多名称的。如慧。见。明。观。忍。智。觉;正观。正见。正知。正思惟;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见。如实知见。如实思惟;择法等。

  *********道的必然性与完整性

  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脱所必经的正轨。有他的必然性。中道的德行。是不能与他相违反的。出家众依此向解脱。在家众也如此。所不同的。出家众的正命。指少欲知足的清净乞食;在家众是依正常的职业而生活。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正命的内容不同。但同样要以合理的方法而达到资生物的具足。这不应该非法取得。也不能没有。没有或缺乏。是会使身心不安而难於进修的。佛教信众的解脱行。固然非依此不可;即使没有出离心。没有解脱慧的一般世间行。也不能与八正道相违

佛学常识txt下载

  八正道有二类:1.「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2.「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这二者的差别。根本在正见。如是因果、善恶、流转、解脱的正见。以此为本而立志、实行。这是世俗的人天正行。如是四谛理的正见。再本著正见而正志、修行。即是能向出世而成为无漏的。

  佛法以八正道为德行的总纲。这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是完整的、关联的。是相续发展、相依共存的。是知与行、志向与工作、自他和乐与身心清净的统一。佛法的德行。贯彻於正确的正见中;

佛学常识太虚

由知见来指导行为。又从行为而完成知见:这是知行的统一。依正见确立正志──向於究竟至善的志愿。有志愿更要有实际工作。没有志向。实行即漫无目的;但也不能徒有志愿。惟有实践才能完成志愿:这是志向与工作的统一。对人的合理生活。经济的正常生活。这是有情德行而表现於自他和乐中的;定慧的身心修养。是有情德行而深刻到身心清净。这也有相依相成的关系。释尊随机说法。或说此。或说彼。但人类完善的德行。向解脱的德行。决不能忽略这德行的完整性。否则。重这个。修那个。即成为支离破碎。不合於德行的常轨了。

  *********道的抉择

  「八正道行入涅盘」。是唯一而不许别异的正道。所以佛临灭时。对须跋陀罗说:「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便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长含游行经)。这是怎样明确的开示!如来虽说有许多德行的项目。都是不出於八圣道的。如「四念处」即正念的内容;「四正断」是正精进的内容;「四圣种」是正命的内容;「四神足」是正定起通的内容。五根与五力:信(信解)即正见、正志相应的净心;精进即含摄得戒学的正精进;念即正念;定即正定;慧即依定而得解脱的正见。五根、五力与八圣道的次第内容。大体是一致的。「七觉支」。偏於定慧的说明。佛法道支的总体。或说为三增上学(杂含卷二九·八一七经)。三增上学是有次第性的。依戒起定。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八正道的以正见为首。这因为正见(慧)不但是末後的目标。也是开始的根基。遍於一切支中。如五根以慧为後。而慧实是遍一切的。所以说:「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精进、念、定也如此);………信根成就。即是慧根(杂含卷二六·六五六经)。慧学是贯彻始终的。八正道的正见。侧重他的先导;三学的慧学。侧重他的终极完成。参照五根的慧根摄持。即可以解释这一次第的似乎差别而实际是完全一致。

  佛法的依戒而定。从定发慧。一般的误解不少。定本是外道所共的。凡远离现境的贪爱。而有系心一境──集中精神的效力。如守窍、调息、祈祷、念佛、诵经、持咒。这一切都能得定。但定有邪定、正定、净定、味定。不可一概而论。虽都可作为发定的方便。但正定必由正确的理解。正常的德行。心安理得、身安心安中引发得来。如经中常说:「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佛对郁低迦说:「当先净其初业。然後修习梵行。……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後修四念处」(杂含卷二四·六二四经)。满慈子对生地比丘说:「以戒净故得心(定的别名)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中含七车经)。一般学者。每不从「净其戒。直其见」下手。急急的求受用、求证得。这难怪持咒等的风行了!其次。从定发慧。也并非得定即发慧。外道的定力极深。还是流转於生死中。要知道。得定是不一定发慧的。从定发慧。必由於定前──也许是前生的「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有闻、思慧为根基。不过散心的闻、思慧。如风中的烛光摇动。不能安住而发契悟寂灭的真智。所以要本著闻、思的正见。从定中去修习。止观相应。久久才能从定中引发无漏慧。不知从定发慧的真义。这才离一切分别抉择。不闻不思。盲目的以不同的调心方法去求证。结果。把幻境与定境。看作胜义的自证而传扬起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6/258341.html

以上是关于「正定」什么是八正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正定」什么是八正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701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