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10:3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

聪明常识 智慧佛学

「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
「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1]菩萨摩诃萨。初可说相及攀缘相修六波罗蜜[2]。乃至知于地水火风虚空及识。生灭之相、如实之性;复知诸法不可言说。无有自性。无生无灭。无有攀缘。不动不摇。空无所有。一切诸法如是修行。离断常见[3]不生怖畏。于一切法不起触想。心无攀缘空无所有。如是修行速疾具足六波罗蜜。更不复住断常见中。”当于如来说此语时。一切大众见闻觉知[4]。如本色像而于境界不取其相[5]。】

  [1]初发心:佛学术语。初发求菩提之心也。

  [2]六波罗蜜: 布施、持戒、禅定、忍辱、精进、般若。又

赵朴初的佛学常识问答

名“六度”。佛教所讲的六种修行方式。而“施食”法又是可以满足布施波罗蜜。所得功德福德无量。又是培养慈悲心。更容易与佛菩萨相应。

  地水火风。即是“四大”。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四大元素是古印度用以分析和认识物质世界的传统说法。

  自性就是真心、本性、本体、佛性、法性等。万物无生无灭。万物演变转化。因果相连。最终尘归尘。土归土。这些都是道。归于道。故无生无灭。

  生和灭只是人的一种认识而已。当沙形成石头的时候。我们不会说生。所以石头磨成沙的时候也不说灭。但实际上还是那一堆土。只不过换了个样子。故曰:无生无灭。

  初可说相及攀缘相修六波罗蜜。后来接着说。无生无灭。无有攀缘。空无所有。一切诸法如是修行。离断常见不生怖畏

  [3]离、常二见:指断见与常见。固执人之身心常住不间断。或人死如灯灭无轮回之类妄见。形容人“二”。也就傻。呆。笨的意思。例: 你这个二见!

  离断常见不生怖畏。于一切法不起触想。心无攀缘空无所有。空无所有意思是。顺应(法性)自然。则不生执著。则远离苦患。自然快乐。即无生法忍。

  [4]见闻觉知: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

  [5]不取于相: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利根阿罗汉们、与入无生忍菩萨们的心。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及法相。

  【尔时。世尊即伸右手指于西方。而作此言:“如斯光瑞。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欲来之相。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诸菩萨中如大胜幢。向般涅槃之大导师。善根之地。是贫穷者吉祥之瓶。入暗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所归依处。烦恼焦热甘露之水。善根者杖。般涅槃桥[6]。生天者梯。度生死船。由旷路乘。诽谤恶口热恼者盖。降诸外道犹如师子。能净诸见犹如雨水。破烦恼怨犹如霹雳。毁戒者药。生善根芽犹若春泽。庄严菩萨犹如华鬘[7]。显善恶行犹如明镜[8]。无惭愧者上妙衣服。三苦病者之大良医。是热渴者明月之珠。疲极者床。具诸三昧犹如日珠。趣菩提路大牛之车。游禅定者清凉华池。助菩提鬘波罗蜜果。是十地中如意摩尼。是求首楞严者波利质多罗树。伐恶见刀。断烦恼习犹如金刚。降伏诸魔生诸功德智慧宝藏。依于一切诸佛功德。是诸缘觉所依窟宅。是声闻眼、生天者眼。行邪道者正直之路。是畜生归、饿鬼之怙。是地狱救。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能护法城。已具庄严十八不共[9]诸佛秘藏[10]。

佛学常识考试答案

满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唯除如来余无及者[11]。汝等大众。皆应深心恭敬奉迎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力所能。应以妙宝、幢幡伞盖、华香璎珞、末香涂香、衣服卧具、歌呗赞叹、平治道路种种庄严尊重供养。汝等大众。皆亦应成如是功德器。”】

  [6]般涅槃桥。生天者梯——使者师兄:“我曾经观虚空藏菩萨经有多厉害。看到去天上一条金色路。虚空藏菩萨是向般涅槃之大导师、向般涅槃意思是——涅盘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

  虚空藏菩萨是向般涅槃之大导师。释迦牟尼佛是大导师。虚空藏菩萨也是大导师。难怪虚空藏菩萨被赞叹为二世尊。

  [7]华鬘意思是身上的装饰。也是璎珞的另一种称呼。

  [8]显善恶行犹

佛学常识.txt 太虚

如明镜。犹如一面明镜,对向观众,照出了我们的昨天以及人性的种种局限。最终又回归到感性。犹如心中明镜,我们要时刻对照自查。

  [9]十八不共:十八不共法即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佛之十八不共法的全称是十八不共佛法。

  [10]一切诸佛秘藏:统指一切大乘甚深微妙的经典。或指法华经为甚深秘密之大乘要法。不易为小机劣慧者开演。法华经法师品曰:“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

  [11]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唯除如来余无及者:一切人天都是要供养虚空藏菩萨。

  【注】《佛说如意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时佛告虚空藏菩萨言.汝三世诸佛母.汝大良福田.汝一切众生不请师.汝无病师.汝随一切众生愿.故名能满诸愿.大慈大悲.虚空藏菩萨.故满一切众生愿.

佛学常识谁有正知正见

如疾风染身.若谤持者.过谤三世诸佛[12]。”

  [12]若谤持者。过谤三世诸佛:三世诸佛。意思是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一切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一般以燃灯佛代表过去诸佛。释迦牟尼佛代表现在诸佛。弥勒尊佛代表未来诸佛。

  “此菩萨天冠.有三十五佛。”[13]

  [13]虚空藏菩萨天冠有35佛[14]:此菩萨天冠。有三十五佛。谓言:释迦牟尼佛。金刚不坏身佛。宝光佛。龙尊王佛。精进军佛。精进喜佛。宝炎佛。宝月光佛。现无畏佛。宝月佛。无垢佛。离垢佛。勇施佛。清净佛.清净施佛。婆留那佛。水天佛。坚德佛。旃檀德佛。无量光佛。光德佛。无量菊光佛。那罗延佛。功德华佛。莲华光智佛。智功德佛。念功德佛。善名称功德佛。红炎王佛。大战胜王佛。善游步佛。周匝庄严功德佛。财功德佛宝。华游步佛。宝莲华善住沙罗树王功德佛。是则虚空藏菩萨。未来成佛记[廿/别]。亦是菩萨。可号如来。在三十五佛。复礼虚空藏菩萨者。礼三世十方诸佛[15]。

  [14]观世音菩萨顶戴阿弥陀佛。诵持大悲咒需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亦需念大士本师阿弥陀佛名号。虚空藏菩萨顶戴35佛。

  [15]在三十五佛。复礼虚空藏菩萨者。礼三世十方诸佛:在三十五佛像前。再礼敬虚空藏菩萨。就是礼敬虚空藏菩萨。

  “亦是菩萨.可号如来.在三十五佛.复礼虚空藏菩萨者.礼三世十方诸佛。持此陀罗尼者.定知是人.持三世诸佛名.亦世尊言.持此陀罗尼者.当知过持.三世诸佛名[16]。”

  [16]即如意虚空藏菩萨陀罗尼。持诵者可以无愿不满。乃至日内念诵35遍。所求必定圆满:曩谟 阿迦shuan 演婆shuan 唵 阿利 迦摩利 慕利 娑哇哈

  “时虚空藏菩萨言:是二世尊。我赞善已。吾倍弥合掌。八万大士。八十亿菩萨。同音白佛言:我等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故。说所求圆满。犹说犹说。时。本土世尊言:末法众生。持此陀罗尼者。定知是人。持三世诸佛名。亦世尊言:持此陀罗尼者。当知过持。三世诸佛名。何者不可说尽。诸佛出世。不可说尽。况本土如来。及我虽说。不可穷尽。”

  欢迎师兄们关注僧伽吒经。虚空藏菩萨共修微信公共号。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0/301529.html

以上是关于「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经浅释(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92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