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念力」佛说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9:4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念力」佛说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念力」佛说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说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贤护蒙佛、阿难共称叹已。恭敬合掌。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怜愍摄护一切众生。欲少请问。愿垂听许。”

  佛告贤护:“我先听汝!汝有所疑。今恣汝问。我当为汝分别解说。”

  (贤护蒙世尊和阿难称赞后。向佛恭敬请法。世尊欣然应允。)

  贤护白佛言:“世尊。众生虽知有识。如宝闭在箧中不显不知。世尊。不知此识作何形状?何故名识?众生死时手足乱动。眼色变异制不自由。诸根丧灭。诸大乖离。识迁于身去至何所?自性如何作何色相?云何舍离此身更受余身?云何身分弃之于此。而牵诸入获当来报。受种种身差别不同?世尊。云何众生身谢灭已更生诸入?云何今生积聚福业来生得之。今身为福当来身食?云何识能滋长于身?云何识入随身转变?”

  (贤护请问世尊:“众生虽然知道有神识。但如同宝物装在小箱子里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样子。这个神识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叫做神识?众生死亡的时候手脚乱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坏灭。四大分离。神识从身体中离开后去往何处?其自性如何。有什么相貌?为何舍离此身又再受新的身体?为何弃舍此身后。又牵引六入接受来世的业报。生出种种差别不同的身体?为何众生此身灭后又会生出新的身体?为何今生积聚福德善业来生就能得到福德善报。今身所作的福德来身享受?为何神识能够滋长身体?为何神识进入后又会随着身体转变?”)

  佛言:“善哉!善哉!贤护。善哉善问!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贤护白佛言:“世尊。唯然奉教。”

  (世尊说:“你的问题问得好啊。仔细听。好好思维。我为你解说。”)

  佛告贤护:“识之运转迁灭往来。犹如风大。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能发动万物示众殊状。或摇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声。或为冷为热触众生身作苦作乐。风无手足面目形容。亦无黑白黄赤诸色。贤护。识界亦尔。无色无形无光明显现。以因缘故显示种种功用殊异。当知受、觉、法界亦复如是无色无形。以因缘故显发功用。

  (世尊说:“神识的运转、迁移和往来。就如风一样。本身没有色相没有形状。不会显现出来。却能引发万物的运动。显示出种种不同的形状。比如吹摇振动树林。令其折断破裂发出大响声。或者冷风热风吹到众生身上。令众生或苦或乐。风没有四肢面目和形貌。也没有黑白黄红等颜色。神识也是这样。没有颜色、形状和光明显现。由于因缘和合而显示出种种不同的功能作用。当知受、觉、法界也是如此。没有颜色、形状。由于因缘和合而显示发起种种功能作用。)

  “贤护。众生死此。受觉法界、识界皆舍离身。识运受、觉、法界受余身者。譬如风大吹众妙花。花住于此香流至远。风体不取妙花之香。香体、风体及与身根俱无形色。而非风力香不远至。贤护。众生身死。识持受、觉、法界以至他生。因父母缘而识托之。受、觉、法界皆随于识亦复如是。如从花胜力而鼻有嗅。从嗅

佛学常识在线听

胜力而得香境。又如从风身胜力得风色触。因风力香得至远。如是从识有受。从受有觉。从觉有法。遂能了知善与不善。贤护。又如画工料理壁板。诸所画处如法端洁。随意所为图绘众像。则工之识智俱无形色。而为种种奇容异状。如是识智无形而生六色。谓因眼见色眼识无形。因耳闻声声无形色。因鼻知香香无形色。因舌知味味无形色。因身知触触无形色;法入诸境皆悉无形。识无形色亦复如是。贤护。识弃此身受他生者。众生死时。识为业障所缠。报尽命终犹如灭定阿罗汉识。如阿罗汉入灭尽定。其阿罗汉识从身灭转;如是死者之识弃身及界。乘于念力而作是知。彼如是:‘我某乙生平所作事业。临终咸现忆念明了。身之与心二受逼切。’

  (“众生死亡之时。受觉法界、神识都舍离这个身体。神识摄持受、觉、法界接受新的身体。就如风起吹动花朵。花在原地而花香却随风飘远。风本身不带有花香。香味、风和身根都没有形色。但是若不借助风力。香味则不能传到远处。众生身体死亡。神识执持受、觉、法界去到来生。借着父母和合之缘。受、觉、法界都跟随着神识。也是如此。比如花有妙香而鼻子有嗅觉。因为嗅觉的功能即闻到香味。又比如风力大。则香气就传得远。同样随着神识而有受。因受有觉。因觉有法。于是能够了知善和不善。又比如画师在壁板上作画。随着自己的构思绘出各种图案和形象。虽然画师的神识心智都没有形色。却能绘出种种形色奇异的画作。同样。神识心智没有形色却能生出六根。所谓因眼根见色尘而眼识无形。因耳根闻声音而声音没有形色。因鼻根嗅香臭而香臭没有形色。因舌根尝味道而味道没有形色。因身根觉知触受而触受没有形色。意根分别法尘而法尘也没有形色。神识没有形色也是如此。众生死亡之时。神识被业障所缠缚。命终舍报犹如阿罗汉入灭尽定。阿罗汉的神识在其身体灭后转入寂灭;同样。死者的神识舍弃身体后。凭着念力而知道:‘我某某一生所作的事情。临终时都显现出来。能够忆念清楚。身心都受到逼迫。’)

  “贤护。识是何义?识名为种。能生众类杂报身芽。知觉想念同苞于识。知苦知乐、知恶知善及善恶境。故名为识。如汝所问。云何识离此身而受余报?贤护。识之迁身。如面之像现之于镜。如印之文显之于泥。譬如日出。光之所及众闇咸除。日没光谢闇便如故。闇无形质非常无常能得其处;识亦如是。无质无形因受想显。识在于身如闇之体。视不可见不可执持。如母怀子。不能自知是男是女。黑白黄色根具不具。手足耳目类与不类。饮食热刺其子便动觉知苦痛;众生来去屈伸视瞬。语笑谈说担运负重。作诸事业识相具显。而不能知识之所在。止于身中不知其状。贤护。识之自性遍入诸处。不为诸处之所染污。六根、六境、五烦恼阴。识遍止之不为其染。由此而显识之事用。贤护。如木机关系执一所作种种业。或行走腾跃、或跳掷戏舞。于意云何?机关所作是谁之力?”

  (“贤护。所谓神识是什么意思呢?神识名为种子。能生出各类不同的报身萌芽。知觉想念也含藏在神识中。知苦知乐、知恶知善即各种境界。所以叫做神识。如你所问。为何神识舍离此身后又接受新的报身?神识从身体中迁移。就如面相显现在镜子中。又如印章的文字显现在泥土上。譬如日出。阳光照耀的地方众暗皆除。日落后没有阳光便黑暗如故。黑暗没有形质。既不是常也不是无常;神识也是如此。没有形质。借由受、想而显现。神识在身体中就如黑暗之体。眼睛看不见也无法把捉。就如母亲怀孕。自己不知道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肤色是黑、白或黄。六根是否完具。长得跟自己是否相像。当母亲吃热的东西刺激到胎儿时。胎儿就会因感受到痛苦而蠕动身体;众生在行走、活动、眨眼、说话、谈笑、搬运。乃至作种种事情的时候。神识的作用都在显现。却不能知道神识在什么地方。住于身体中而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神识的作用遍入六根。却不为六根所染污。六根、六尘、五阴中都有神识在其中作用。却不被其所染。由六根、六尘、五阴而显现神识的功用。如同木头人受机关的控制而作出各种动作。有时行走腾跃。有时跳掷戏舞。你认为机关所作是谁的力量呢?”)

  贤护白佛言:“智慧狭浅。非能决了。”

  佛告贤护:“当知皆是作业之力!作业无形。但智运耳!如是身之机关。以识之力作诸事业。仙通、乾闼婆、龙、神、人、天、阿修罗等。种种趣业咸悉依之。识能生身。如工作机关。识无形质。普持法界智力具足。乃至能知宿命之事。譬如日光。恶业众生及诸不净。死尸臭秽无偏等照。不为诸恶之所污染;识亦如是。虽处猪狗食不净类诸恶趣身。而不为彼之所染污。贤护。识舍此身随善恶业迁受余报。譬如风大出深山邃谷。入于薝卜众香之林。其风便香;经于粪秽死尸臭恶秽污之所。其风便臭。若风香臭俱至。风则香臭并兼。盛者先显。风无形质。香臭无形。然风持香臭迁之于远。识弃此身持善恶业。迁受余报亦复如是。犹彼风大持物香臭致于他所。又如人梦见众色像种种事业。而不自知安眠而卧。福德之人命尽识迁。亦复如是安隐不觉。如梦迁化无所恐惧。识之迁出不由喉口及诸窍穴。莫测所从。莫知径户。”

  (贤护回答:“我的智慧狭浅。不明白啊。”

  世尊说:“当知这都是业力的作用!业力无形。只是心智的运作而已。这个身体的机关。以神识的力量作种种事业。在六道中往来都是依靠神识。神识能够生出身体。如同工作机关。神识没有形质。普遍执持法界智力具足。乃至能知道过去世的事情。譬如日光。平等照耀恶业众生和死尸等臭秽不净之地。却不会被这些恶业不净所污染;神识也是这样。即使处在猪狗等恶道众生的身中。吃着不净的食物。也不会被染污。神识舍弃此身。随着所作善恶业力。迁入新的身体受报。譬如风从山谷中出来。进入郁金花的林中。风中便有了香气;如果风经过大粪、死尸等臭恶污秽的地方。风中便夹带着臭气。如果风吹过之处香臭都有。风则香气臭气兼有。气味较重的就先闻到。风没有形质。香气臭气也没有形质。但是风能带着香气臭气飘到远处。神识舍弃此身。带着善业恶业。迁移到其他地方受报。也是这样。就如风力能带着物体的香臭到其他地方一样。又比如有人梦见各种形象。种种事情。自己却不知道。安静地躺着。有福德的人命终时神识迁移。也是这样安隐不觉。如同在梦中一般。安然地从身体中迁出。没有恐惧。神识迁出的时候。不是从眼耳口鼻等窍穴出来。难测难知。”)

  尔时。贤护胜上童真。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鸡鹅等子。其卵未熟。周匝细密。识从何入?子死卵中。卵壳不破无隙无窍。识从何出?”

  (贤护请问世尊:“鸡鹅等的后代。当蛋卵没有成熟的时候。整个外壳密密实实的。神识从哪里进入蛋卵中呢?如果是鸡仔鹅仔等死在蛋卵中。卵壳不破裂没有缝隙和孔洞。神识又从哪里出去呢?)

  佛言:“贤护。譬如乌麻薝卜花熏。其油香美名薝卜油。与凡麻油好恶殊隔。油先无香。以花熏种油遂成香。香不破麻而入。亦不破麻而出。复无形质留止油内。但以因缘力故。香迁油内油成香泽。鸡鹅子识入出于卵。亦复如是。如薝卜香迁于油内。识之迁运。如日流光。如摩尼照。如木生火。又如种子。种之于地体化地中。芽苗茎叶备显于外。生白不白赤等杂色种种之花。种种力味成熟。所为种种差别。同一大地等资四大。各随其种所生便异。如是一识法界。生于一切生死之身。或黑或白或黄赤等。淳和嗔暴种种殊品。贤护。识无手足、无支节言语。由法界中念力强大。众生死时识弃此身。识与念力为来生种。即离于识不得法界。离于法界亦不得识。识与风大微妙念界、受界、法界和合而迁。”

  (世尊说:“贤护啊。譬如黑芝麻经过郁金花的熏染。压出的油很香美。称为郁金花油。它比起普通的麻油要好得多。油原本没有香味。因为花香熏染种子。油才产生出香味。香味没有破麻而入。也没有破麻而出。也没有形质留在油里面。只是因为因缘的作用。香味迁移进了油里面。油就成了香油。鸡鹅后代的神识迁入、迁出蛋卵也是这样。如同郁金花香迁入油内。神识的迁移。如同太阳放射光芒。摩尼宝珠照耀。以木生火。又如同种子种在地里。融入泥土中。芽、苗、茎、叶都显露在外面。生长出白色、黑色、红色等不同颜色的花。虽然有这些差别。但都是同受大地的滋养而生长。只是随着各自的种子不同。所生长出来的就有差异。同样。一个神识法界。能生长出一切生死之身。肤色有的黑、有的白、有的黄、有的红等。品性有的纯真和善。有的易怒暴躁。神识没有手脚、没有四肢关节和语言。由于法界中念力强大。众生死亡时神识舍弃此身。神识和念力成为来生的种子。即离开神识没有法界。离开法界也没有神识。神识与风大、微妙的念界、受界、法界和合而迁移。”)

  贤护白佛言:“若如是者。云何世尊说识无色?”

  佛言:“贤护。色有二种:一内、二外。内谓眼识。眼则为外;如是耳识为内。耳则为外;鼻识为内。鼻则为外;舌识为内。舌则为外;身识为内。身则为外。贤护。如生盲人梦见美色。手足面目形容姝丽。便于梦中生大爱悦。及睡觉已冥无所见。夜尽昼明人众聚会。盲者遂说梦中乐事:‘我见丽人姿容殊绝。园观华茂人众百千。严饰嬉戏肌肤光泽。肩髆紧满。臂长而圆犹如象鼻。我于梦中获大快乐!’适心喜叹。贤护。此生盲人未曾见物。云何梦中而能见色?”

  (贤护请问世尊:“如果是这样。为何世尊说神识没有形色呢?”

  世尊说:“色有二种:一是内色。二是外色。内色是眼识。眼根则是外色;同样耳识是内色。耳根则为外色;鼻识为内色。鼻根则为外色;舌识为内色。舌根则为外色;身识为内色。身根则为外色。譬如先天失明的人梦见美色。手足面目容貌很美丽。便在梦中生起很大的爱慕和喜悦。等到睡醒后什么都看不到。第二天早上大家聚在一起。盲人就说起昨晚梦中的乐事:‘我呀。看到很多美人。姿色容貌那叫一绝。还看到园林内鲜花盛开。有成百上千的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在一起嬉戏。个个肌肤光泽。肩膊紧满。臂长而圆犹如象鼻。我在梦中获得了大快乐啊!’这个先天失明的人从来没有看到过景物。为何梦中能够看到人和物呢?”)

  贤护白佛言:“唯愿开示。”

  佛告贤护:“梦中见者名内眼所。是慧分别。非肉眼见。其内眼所以念力故。盲者梦中须臾而现。复以念力觉而忆之。识之内色亦复如是。复次。贤护。身死识迁。犹如种子弃在地中。四大摄持。苗茎枝叶渐次迁化。识为念、受、善、不善等四法摄持。弃身迁化亦复如是。”

  (贤护回答世尊说:“请世尊开示。”

  世尊告诉贤护:“梦中能看的是内眼。是智慧分别。不是肉眼看到。内眼因为念力的缘故。使盲人梦中的景象马上显现。又凭着念力所以睡醒后能够回忆起来。神识的内色也是这样。此外。身体死后神识迁移。犹如种子丢在土地中。在地水火风四大的作用下。苗、茎、枝、叶逐渐生长变化。神识在念、受、善、不善等四法的作用下。舍弃身体迁移变化也是如此。”)

  贤护白佛言:“世尊。云何善不善法摄持于识?”

  佛言:“贤护。譬如妙颇梨宝。随所处物若黑若白。宝色随物成白成黑;善不善法摄持于识亦复如是。随所摄持成善不善迁化受报。”

  (贤护请问世尊:“为何神识会受善法和不善法的作用和影响呢?”

  世尊说:“譬如胜妙的玻璃

佛学常识下载

宝。随着所放置的地方颜色不同。比如黑色或白色。则玻璃宝即随之变为黑色或白色;善法和不善法对神识的作用也是这样。随着所作的善业和恶业迁移受报。)

  贤护复白佛言:“此身云何禀受于识?”

  佛言:“贤护。此识无积无聚亦无生长。譬如芽生。非种不变而生。亦非种坏而生。然芽生时种则变毁。贤护。于意云何?其芽所在止于何处?子耶?枝耶?茎柯叶耶?止树头耶?”

  (贤护再向世尊请问:“这个身体为何承受于神识?”

  世尊说:“神识没有积聚也没有生长。譬如种子生出萌芽。不是种子不变而生芽。也不是种子变坏了而生芽。萌芽生出的时候种子就有了变化。贤护啊。你认为如何呢?这萌芽留驻在什么地方?是种子里?枝干里?树茎里?叶子里?还是树头里?”)

  贤护白佛言:“不也。世尊。芽无所止。”

  “如是。贤护。识之在身止无处所。非眼、非耳鼻舌身等。种生芽时。如识微觉;乃至花结合时。如识有受;含开花发。时至结果。如识有身。识之生身遍身支体。求识所止莫得其所。若除于识。身则不生。如树果熟。堪为将来树之种子。非不熟者。如是报熟身死。识种便现。因识有受。因受有爱。系著于爱便生于念。识摄取念随善恶业。与风大并知念父母。因缘合对识便托之。如人面影现之于镜。非净非明面像不现。镜明面对影像乃现。镜中之像无受无念。而随人身屈伸俯仰。开口谈谑。行来进止。种种运动。贤护。影像现谁之力也?”

  (贤护回答世尊:“都不是。萌芽没有留驻在任何地方。”

  世尊说:“是的。贤护。神识不是留驻在身上任何一个地方。不在眼上。也不在耳鼻舌身意上。种子生芽时。如同神识微觉;到了花授粉时。如同神识有受;

佛教佛学基本常识

等到结果时。如同神识有身。神识生出身体后遍及全身。要寻找神识停留在哪个部位是找不到的。如果没有了神识。身体就不会生长。譬如树木的果子成熟了。才能成为将来树的种子。不成熟的不行。同样。果报成熟身体死亡时。神识的种子就显现。因识有受。因受有爱。执着于爱便生出念。神识摄取念力随着善业恶业。与风大一起缘念有缘的父母。因缘和合时神识就托生了。如同人的脸显现在镜子中。镜子若不干净明亮面像就不能显现。镜子明亮且面对着镜子影像才会显现。镜子中的影像没有受也没有念。而随着人的身体屈伸俯仰。说话谈笑。来往进退。种种运动。贤护。影像的显现是谁的作用呢?”)

  贤护白佛言:“是人之力。由有面故而有面影。影像之色如面之色。根具不具咸悉如面。”

  佛言:“面为影因。镜为影缘。因缘和合故有影现。由识因故。有受想行及诸心所。父母为缘。因缘和合而有身现。如彼身镜。镜中之影身去影灭。身持影像。或别现于水等之中;识弃此身持善恶业。迁受余报亦复如是。又如尼瞿陀乌昙婆等种子。虽小能生大树;树复生子。子弃故树更生新树;故树经久质力衰微。味液销竭干枯腐朽。如是诸小生类。其识弃身乘己之业。或受种种诸类大身。又如大麦、小麦、乌麻、菉豆及摩沙等。种种子实皆以种故。芽茎花实生长成熟;如是由有识故。随迁生类即便有觉。由觉有受。持善恶业受种种身。又如蜂止花爱乐恋著。唼吮花味以自资养。蜂弃此花更处余花。或弃香入臭。或弃臭入香。随其所在莫不自爱恋结贪著;识亦如是。以福业故获诸天身受胜乐果。或弃天身。以恶业故获地狱报受众苦果。轮回迁转为种种身。识如郁金红蓝芬陀利等其子皆白。破其子中不见芽花、不见异色。种之于地以水润液便有芽等。顺时滋长花果敷荣。或赤或白种种之色。色与芽等不在子中。然离于子皆不得生。识弃身已。肉身容貌诸根诸入。识中不见。因缘和合。识以妙视妙闻声触味法及以念入。知已所造善恶等业以取身报。如蚕作茧。自作自缠;于中迁化识亦如是。识自生身还自缠裹。自弃舍身更受余报。由有种故有色香味。识弃舍身随其所迁。诸根境界受及法界。皆悉随之。如如意珠随其所在乐具皆随。如日所在光明皆随;识亦如是。随其所迁受觉与想。及法界等皆悉随之。识弃舍身摄一切性。色因为身。无骨肉身。有诸根故。有受妙念知取善恶。知枣石榴庵罗庵勒鼻螺渴竖劫必他等种种之果。或辛或苦或酸或甜或碱或涩。味力各别消熟所资其功不一。及果坏已。味力随种迁化而生。如是识种随其所迁。受念善恶咸悉随之。知弃此身受余报身。故名为识。知善恶业。知业随我。知我持业迁化受报。故名为识。身之所为咸悉知之。故名为识。譬如风大。无形可取。无质可持。以因缘故作诸事业。表有风大持冷持热。运香运臭摇振林木。或鼓扇摧击。如是识无形质。非视听所取。以因缘故识相具显。由识持身身知苦乐。光色充盛行来进止。言笑欢忧事业昭著。当知有识。”

  (贤护回答:“是人的作用。因为有脸所以有脸的影像出现在镜中。镜中的面像如同人的面像。身根健全或残缺镜中也都如是显现。”

  佛说:“脸是影像产生的因。镜子是影像产生的缘。因缘和合所以有影像显现。以神识为因。有受、想、行和种种心所。加上父母为缘。因缘和合便有身体的显现。譬如身体在镜子中的影像。当身体离开时影像就消失了。身体的影像。有时也会显现在平静的水面上;神识舍弃此身。带着善业恶业迁移受报也是这样。又譬如尼瞿陀、乌昙婆等种子。虽然很小却能生长成大树。树又生出种子。种子离开老树又生出新树。然后老树逐渐干枯腐朽。如同这些小树种。神识舍弃身体。凭借自己的善恶业。生出种种身体。又譬如大麦、小麦、乌麻等。都因为种子的缘故。令芽、茎、花、果生长成熟;同样。因为神识的缘故。随着转生的种类便有觉。由觉有受。带着善业恶业受种种身。又譬如蜜蜂停在花上。爱乐恋著。吮吸花蜜来滋养自身。蜜蜂舍弃此花又飞到其他花上。有时弃香入臭。或弃臭入香。不管在什么样的花上。都是爱恋贪著;神识也是这样。因为造作福业而获得天人之身。享受胜妙快乐的果报。或者舍弃天人之身。因为恶业的缘故获得地狱的报身。承受痛苦的果报。轮回迁转为六道中各种身体。譬如郁金香、红蓝花、分陀利花。种子都是白色。把种子打破。里面看不到芽和花。不见有不同的颜色。种在地里以水浇灌滋润。便生出芽来。随着时间推移又长出花和果。有红色、白色等种种颜色。这些花色和芽等不在种子里。然而离开种子都不能生出来。神识舍弃身体后。肉身、容貌和六根等。在神识中都看不到。当因缘和合的时候。神识以视、闻、声、触、味、法和念入。知道自已过去所造的善恶等业。然后生出受报之身。譬如蚕虫吐丝作茧。自作自缠。在里面迁化;神识也是这样。自己生出身体。然后自己缠裹在其中。自己舍弃身体再受新的报身。因为有种子所以有色、香、味。神识舍弃身体后。诸根境界、受和法界都跟随着神识。如同如意宝珠随其所在之处。就有宝物相随。又如同太阳所在之处。光明就会相随;神识也是这样。其所到之处。受、觉、想和法界等都会跟随。神识舍弃身体后摄取一切诸有。以色法为身。没有骨肉身。因为有六根的缘故。所以有受和念。知道分别善恶。譬如枣、石榴、庵摩罗果、迦毗陀等果成熟时。有的辣。有的苦。有的酸。有的甜。有的咸。有的涩。

佛学常识清净微妙法

味道各有差别。等到果实坏了以后。这些味道随着种子迁移到别处。仍保留着原来的味道。同样。神识的种子随着其所迁移的地方。受、念、善业和恶业都会跟随。知道舍弃此身受新的报身。所以名为神识。知道善业恶业。知道业力跟随着自己。知道自己随着业力受报。所以名为神识。身体所做的事情都知道。所以名为神识。譬如风大。虽然没有形像可以取著。没有实质可以执持。但在因缘的作用下

大白话佛学常识

。能作种种事情。比如携带冷气暖气。香气臭气。吹动树林。或者鼓扇摧击。同样。神识虽然没有形质。看不见听不到。但可以通过因缘显现其作用。因为神识执持身体。所以身体知道苦乐的感受。充满光泽。能够往来进退。说话谈笑。欢喜忧愁。作种种事情。所以应当知道有神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1/305091.html

以上是关于「念力」佛说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念力」佛说神识怎么来,怎么去?与色身的关系如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88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