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吉祥经」《吉祥经》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7:5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吉祥经」《吉祥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吉祥经」《吉祥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

佛学常识视频百度云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求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治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磐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名词解释:

  【邪行】(一)全称欲邪行。又作邪淫。为十恶之一。于非境、非道、非处、非时行淫。概称为邪行。

  (二)邪语、邪业、邪命或身邪行、口邪形、意邪形等合称?/span>三邪形?/span>。前三者为八邪支之部分。系属于色业(即身业、语业)而别立者。后三者为违背正道之三业之行。包括杀、盗、邪淫、鞭杖、系缚、自淫妻、诳他、贪、恚、邪见等。

  (三)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之行法。亦总称为邪行。

  【沙门】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法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

  沙门修持甚严。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列举五种毁辱:发长、爪长、衣裳垢坋、不知时宜、多有所论;大宝积经卷一一三沙门品更列沙门应远离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门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觉。(二)嗔觉。(三)恼觉。(四)自赞。(五)毁他。(六)邪求利养。(七)因利求利。(八)损他施福。(九)覆藏罪过。(十)亲近在家人。(十一)亲近出家人。(十二)乐于众闹。(十三)未得利养作方便求。(十四)于他利养心生悕望。(十五)自于利养心不知足。(十六)于他利养中心生嫉

反常识的佛学核心

妒。(十七)常求他过。(十八)不见己过。(十九)于解脱戒而不坚持。(廿)不知惭愧。(廿一)无恭恪意。心慢掉动。无有羞耻。(廿二)起诸结使。(廿三)逆十二因缘。(廿四)摄取边见。(廿五)不寂灭。不离欲。(廿六)乐于生死。不乐涅槃。(廿七)好乐外典。(廿八)五盖覆心。起诸烦恼。(廿九)不信业报。(卅)畏三脱门。(卅一)谤深妙法。不寂灭行。(卅二)于三宝中

佛学常识500条

心不尊敬。八法覆沙门行者:(一)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于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后。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后。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后。堕于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后。而心迷没。

  又沙门有四果之别。称四沙门果。即须陀洹果(三结断)、斯陀含果(三结断。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阿罗汉果(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八正道】八种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之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

  八者即:(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

  (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

  (四)正业。又

关于佛学常识

作正行、谛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

  (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

  (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

佛学基本常识与仪轨的区别

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称;又如车轮之辐、毂、辋相互助车转动。故亦譬称八轮。又此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又作八游行、八由行。反之。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称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四谛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

  【涅槃】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pari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span>涅槃寂静?/span>。

  【八风】又作八法、八世风。谓此八法。为世间所爱所憎。能煽动人心。故以风为喻。称为八风。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所惑乱。则不为八风所能动。

  八风。即:(一)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

  (二)衰。衰即衰灭。谓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

  (三)毁。毁即毁谤。谓因恶其人。构合异语。而讪谤之。

  (四)誉。誉即赞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以善言赞誉。

  (五)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

  (六)讥。讥即讥诽。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

  (七)苦。苦即逼迫之意。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

  (八)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1/310864.html

以上是关于「吉祥经」《吉祥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吉祥经」《吉祥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80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