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六斋日的渊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六斋日的渊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六斋日的渊源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但是受八关斋戒。为什么要定在六斋日这个时间呢?关于这一点。根据经论则有很多说法。我拿一些较符合理性的来解释给各位听。第一龙树的智度论提到:说佛之所以定于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是因为依据印度固有宗教相传。在这六日当中。世间有一种恶鬼。经常追随在人的后面。一有机会就会夺取人的生命。即使他不能夺取我们的生命。也能带来很多的灾难、瘟疫、怪病。要不然。他日也会发生种种不如意的事。因此古代的人智慧未开时。人民认为这六日是最不吉祥的日子。大家到了这六日时。心里就非常的恐怖、不安。
由于一般人的误解。便传说过去曾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圣人。为了要消除人民内心的恐怖和灾难。于是教他们在这六日中首先必须做福。而当时的持斋、修福。和现在我们佛法受持八关斋戒是不一样的。只教他们在六斋日整日都不吃。一天都不吃。断食就对了。他们以为这种作法可以避免恶鬼的迫害。他们之所以断食的理由是。恶鬼见人间在吃东西。那么它会肚子饿嘛!因此便生起一种饿的感觉。痛苦难受。在这当中它想报复。若是比较善良的恶鬼。它虽然肚子饿得非常难受。也只是忍受而已。不会想去加害别人。祸及人民。但是比较凶恶的恶鬼。它就不是这样子了。会生起一种错误的感觉。它以为人类有得吃。为什么它们没得吃这么饿呢?这是它不知道业力的缘故。所以它会起一种嗔恨。找人麻烦。人民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古圣人叫人们在六日时。在这一个月六斋日当中不要吃东西。不吃东西这个饿鬼就不会来找我们。这是印度古代宗教固有的传说。所以古代
在印度六斋日的传说他们都知道。印度对这个六斋日持守很多人都很用心。所以佛陀成佛之后。他所组成僧伽的集团。发现以前的固有六斋日。持斋修福是一件很好的办法。佛陀很多教化的方式。都为了适应当时印度的环境。因为佛陀想度印度人。而他们的印度文化是这样。很多印度环境和印度文化。本来就如此的。他就用权巧方便。用因缘方法将它改善过来。所以在经典中经常看到佛陀借用他们固有的方法。将它重新改造
佛陀认为印度的旧有
很多人说吃素食就是持斋。其实吃素食不可以说是持斋。持斋就是说我今天持斋戒。今天我就过午不食。这应该是佛教的术语大家都听懂嘛!不要你吃素食却把它说成持斋戒。这是不对的。佛陀将过去固有的一天都不吃。改为一天吃两餐。过午不食再加上持守几条戒呢?
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此处跟五戒不一样。五戒是断邪淫。这里是不淫。所以这才称为出世因。而这个原理有个因素。因为这地方比五戒进一步。五戒只是不邪淫而已。这里却是不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离香花璎珞香油涂身。第七离高广大床坐及作倡伎乐故往观听。第八不非时食。
所以佛陀加上这八条。关闭这八条受斋日不应该去做的事。如此一来不仅可得消灾免难。修福增慧。也可以藉此机会摄心来受持六念。简单说。受持八关斋戒不只是持守八条戒。并且须加上这过午不食。最重要的则是安住在六念来得到涅槃。因为五戒只有持戒而已。而八关斋却不是。受持八关
佛陀出生在宗教复杂的印度。迷信的宗教仪式很多。所以佛陀就借用了这些迷信的宗教仪式。将它加以改良。而这种改良的个案。我们则可时常在经典上看到很多。比如杂阿含经四卷九十三经说。曾经说什么呢。婆罗门所教的祭祀。祭祀火。用三火来火供。可是婆罗门教的祭祀在佛陀看来完全是一种迷信行为。
佛陀为了要教化婆罗门。要引导婆罗门入于正信。就运用善巧的方便。没有直接明说:啊!你用三火来火供是没有用的。这是迷信呀!佛陀厉害就是厉害这样。智慧就是这样好。他没有说你们这样是错误的。没有。他反过来说什么呢?唉!你用三火祭祀虽然是很好。但是在佛法中。在我的法当中也有三种火。什么三种火呢?若是能像我所说的这三种火。它的功德更加殊胜。佛陀他就是很有智慧。用方法来引导。不会说你们这样不对。这样不行啦!这种我们还做不到。我还做不到。有时我感觉别人的用法不对。我就说。唉!你用法不对!可是佛陀不是这样说。佛陀慢慢引导他。把他引进来。这样子就是有所差别的地方。
所以。佛陀说三种火。他说:你用我这三种火功德就会特别殊胜。婆罗门教教徒听到之后感觉到奇怪:“好神奇呀!我们婆罗门教有三种火。用火火供的三种火。而你们佛教里竟也有这三种火!”佛陀便藉着这个因缘机会跟他们开示:“有呀!在我教法里也有三种火。就是一、供养父母叫做根本火。二就是供养妻儿眷属名居家火。第三供养沙门婆罗门叫做福田心。福田心就是福田火。有个福田心种这个福田。就是福田火”。婆罗门教事火的目的。无非是希望获得天人的福报。但是只有用火来烧东西。烧一烧让天人收到。以此来求得升天的福报。其实是不可能的事。一切业力是由自己的行为所感召而来的。不可能由天人赐福给你。这全是自己业力的感召。而非由他人赐给你的。
所以。佛陀认为求天赐福。不是用那种迷信的方法。将东西烧一烧让天上收去。这是不可能呀!佛陀说这不符合求福之道。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才设定了三火。以不一样的原理重新给予三火新的定义。也就是这样子。所以佛陀重视在家庭中奉养自己的父母。对家庭尽责任。并促进夫妻之间的和乐及教育子女。这才是佛陀的重点。能够做到这样你才有功德。你这种功德才能升天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1/314885.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六斋日的渊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六斋日的渊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