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戒除邪YIN得清凉,经典选摘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3: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戒除邪YIN得清凉,经典选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戒除邪YIN得清凉,经典选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戒除邪YIN得清凉,经典选摘

  1.《菩萨诃色欲法经》云: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着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行者既得舍之。若复顾念。是为从狱得出。还复思入。从狂得正。而复乐之。从病得瘥。复思得病。智者怒之知其狂而颠蹶。死无日矣。凡夫重色。甘为之仆。终身驰骤。为之辛苦。虽复鈇质寸斩。锋镝交至。甘心受之不以为患。狂人乐狂不是过也。行者若能弃之不顾。是则破枷脱锁。恶狂厌病。离于衰祸。既安且吉。得出牢狱。永无患难。

  2.《华严经》:菩萨若离女色。即得亲近诸善知识。复令众生因此离欲。皆住最胜解脱法门。

  3.《法华经·普门品》:"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4.《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阿难整衣服。望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

佛学常识300条

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秖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李炳南佛学常识课本

  5.《大宝积经》云:文殊菩萨告善住天子言: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方便散除。还令寂静。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而来。去至何所。是中

佛学常识课本简老师讲

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爱。不舍不爱。则名离欲。寂静涅槃也。

  6.《受十善戒经》:云何名不淫戒?不淫戒者。有五功德利。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不淫者。住佛威仪身香如佛。何等为五。一者不动眼识不视淫色。设见色时如见粪虫。如刀入心如火烧眼。心不起爱无常所切。眼火横动何爱之有。二者不闻淫声。设闻淫声不动

佛学常识 为何要上香

耳识悦可耳根。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是幻响愚夫爱之。鼓动诸根是露人声。从痴爱河顺五欲流。深知是贼不动耳识。三者鼻不嗅香。当知是香从八风起。痴风鼓动爱风吹来。花等诸香从妄想生。颠倒横有从鼻识起。横言是香或称美味。鼻识惊动草木众花皆称是香。如来摄身不嗅香臭。体解非真不赞香触。四者不动舌识。不说世利不赞淫事。口终不说淫欲触乐。不住狂惑黐胶屋宅。亦不乐说可爱乐事。增长无明五贼痴爱。是故诸佛不动舌识。五者意寂不动。不起淫心不念淫事。不想淫乐不动淫根。淫识不转如解脱心。住寂灭处处常乐城。安隐无为随学佛心。住真如际。一向入于十八大空九种涅槃。佛及菩萨得五功德。身形清净常生莲花。身净无垢心亦淡泊。是故诸佛说不淫戒。最胜清净无上功德具足五利。赞叹称美为解脱因不可穷尽。淫为极重无索系缚。譬如老象溺五欲泥。普为一切诸罪根本。淫欲之罪吾今当说:

  汝等一心听淫浊恶万行

  没溺诸禅定障蔽解脱道

  善男子女等欲求解脱道

  远离三界狱火坑五欲河

  汤火寒冰山解脱生死畏

  持心如诸佛当持不淫戒

  欲求长寿天寿命无量劫

  梵天转轮王富有七财宝

  持心如诸佛当持不淫戒

  欲得见诸佛闻法证道果

  具足六神通游诸十方国

  持心如诸佛当持不淫戒

  淫有十过患。何等为十。

  一者贪淫之人。虽生天上为天帝释受五欲乐。心如偷食狗常醉不醒。没于五欲驶流河中。

  二者贪淫之人。虽为人王威力自在。作恩爱奴被人所使。多得财宝如火受薪不知厌足。亡身丧国死堕恶道。

  三者贪淫之人。恒系属他六贼驱策。无常大象蹑其背上。心如猿猴不知众难。欲火焚烧不识父母兄弟姊妹。犹如猪狗更相荷担无复惭愧。

  四者贪淫之人。常饮不净女人脓血。于无量劫常处胞胎。生藏熟藏子藏诸虫以为衣服。唼[口+束]女根用为饮食。

  五者贪淫之人。心如利刀眼如火车。割截烧灭功德行藏。

  六者贪淫之人。到刹利众然结使火起贪欲薪。意欲剥夺犹如罗刹。到婆罗门众不生惭愧。犹如幻人但作妖祥说不净事。到沙门众不知皈依。动诸情根如胶著草。欲染诸使围绕意根。六情火起烧善种子。破灭先世梵行白业。举手动足犹如利刀。眼如猛火口如罗刹。遍体毛孔淫火所使。

  七者贪淫之人。造八种业。杀生作杀生具刀剑杖等。和合男女作大妄语。饮酒歌颂作淫境界。或复偷盗一切宝器。庄严虫聚为心王所使。眼根恶狗偷啖臭秽。

  八者贪淫之人。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铁聚。直当陷堕。破灭梵行必堕地狱。

  九者贪淫之人。身坏命终如掷贝珠顷。必定当堕赤铜地狱。赤铜地狱纵广正等七千由旬。如铜花林下有铁床。床上复有百千由旬热铜八楞柱。柱端有镜。镜中自然有诸女像或作男形。淫人爱念动诸情根同时火起。铜花化为大热铁钉。铜柱变成沸铜镬汤。铁床火然。女化为狗男化为刀。驱蹴罪人受无量苦。啖热铁丸吞饮洋铜。求死不得经无量岁。寿命一劫。十者贪淫之人。不得见佛如重云障。破梵行故。必定当堕阿鼻地狱。身满

佛学修持的基本常识

狱中寿命一劫。左右宛转复经一劫。时阎罗王呵责罪人。汝乐淫欲今受此苦。是事乐不。汝今复当百千万劫偿他人债。终不可尽。地狱命终生鸠鸽中。受龙蛇身。污梵行故。百生千生不见于佛。不闻于法终不得道。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淫欲不断绝相续生众生

  无明为根本老死刀所切

  横受毒蛇林血盛囊不净

  如粪虫乐屎贪淫者亦然

  九孔流欲火恩爱如毒刺

  颠倒妄见起幻惑故生爱

  一切女色滑如树生狂花

  颠倒风所吹萎花为虫聚

  女人如画瓶渧渧脓血流

  瓶满复淋漏不净盈于外

  眼见不净汁如偷狗贪淫

  当自灭诸爱一心观不净

  服饮于甘露住大涅槃城

  佛告舍利弗。若有持心持身不造淫欲。持眼不视淫色。持耳不听淫声。持鼻不嗅淫香。持舌不触淫舌。如此名为具足智慧行八正路。不淫净身心。喻如莲花不着尘垢。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无上大道。皆从不淫清净故得。

  7.《思惟略要法》: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倒所惑即是愚痴。愚痴所覆故。内身外身爱着浮相。习之来久染心难遣。欲除贪欲当观不净。嗔恚由外既尔可制。如人破竹初节为难。既制贪欲。余二自伏。

  不净观者。当知此身生于不净。处在胞胎。还从不净中出。薄皮之内纯是不净。外有四大变为饮食充实其内。谛心观察。从足至发、至足。皮囊之里无一净者。脑、膜、涕、唾、脓、血、屎、尿等。略说则三十六。广说则无量。譬如农夫开仓。种种别知。麻、米、豆、麦等。行者以心眼开是身仓。见种种恶露。肝、肺、肠、胃、诸虫、动食。九孔流出不净。常无休止。眼流眵泪。耳出结矃。鼻中涕流。口出唌吐。大小便孔常出屎尿。虽复衣食障覆。实是行厕。身状如此。何由是净?又观此身。假名为人。四大和合。譬之如屋。脊骨如栋。胁肋如椽。骸骨如柱。皮如四壁。肉如泥涂。虚伪假合。人为安在?危脆非真。幻化须臾。脚骨上胫骨接之。胫骨上髀骨接之。髀骨上脊骨接之。脊骨上髑髅接之。骨骨相拄。危如累卵。谛观此身。无一可取。--如是心则生厌恶。常念不净三十六物。如实分别。内身如此。外身不异。若心不住。制之令还。专念不净。心住相者身体柔软。渐得快乐心故不住。当自诃心:从无数劫来。常随汝故。更历三恶道中苦毒万端。从今日去我当伏汝。汝且随我。还系其心。令得成就。若极厌恶其身。当进白骨观。亦可入初禅。行者志求大乘者。命终随意生诸佛前。不尔必至兜率天上。得见弥勒。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3/327880.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戒除邪YIN得清凉,经典选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戒除邪YIN得清凉,经典选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58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