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的功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超过万善万行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6 01: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的功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超过万善万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的功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超过万善万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超过万善万行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超过万善万行。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这是佛法的通途。大家都这么讲。为什么这里又讲“称名一行。总超万行”呢?这是从教理上来说明。另外。也从往生的功效来说明。尤其是站在净土门之内。就往生来讲。称念名号决定往生等等。有很多殊胜的利益。

  我们就往生极乐世界来说。没有任何行法能超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行

佛学小常识怎样看待寿命

。所以说“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第一。“念佛大利无上”。念佛的人能够得到大利。能够得到无上的功德。

  《无量寿经》最后。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无量寿经》所说的“大利”是指什么利益呢?就是指往生成佛的利益。大乘佛法。利益有大有小。而以成佛作为利益当中最殊胜、最大的利益。念佛之外。相对来讲。其他修行所得的利益就小。就有上。就有所不足。所以。称名超过余行。超过其他修行。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具足无上功德。

  第二。“念佛福善无边”。《佛说阿弥陀经》里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而念佛的善根和福德是无量无边的。凡夫所做的有漏有为的其它行法。福善有限。所以。念佛超越众行。这也是站在我们凡夫行持的角度。如果是大菩萨。祂们能修无相法门。祂们的福善也不可思议。可是我们凡夫修不来。

  《观经》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因为念这句阿弥陀佛。能让人究竟种善根。乃至究竟成佛。我们虽然用一四天下七宝来供养佛菩萨。所得福德很多。但是仍然是有量的、有尽的;而成佛是无量的、无尽的。

  在《涅槃经》里有这样的经文——

  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把国库里的所有财宝拿出来。一个月布施一切众生。不如人家就称一口佛。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功德跟前面相比。不可较量。没法比较。

  第三。“念佛福善同佛”。念佛不仅功德无量无边。而且福善同佛。菩萨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所谓“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是《金刚经》讲的。如果有相。“你福德有楼房那么大、地球那么大”。还是有量的、少的;无相。像虚空那么广大。才叫多。虽然菩萨也是无相、也是多。但是念佛呢。福德、善根跟佛一样平等。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阿弥陀经》里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善根就是因。福德就是缘。叫“善根福德因缘”。

  我们称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法藏比丘在因中的誓愿。还有祂万行的功德。都含在这句名号当中。

  阿弥陀佛把这句名号回施给我们。我们来称念。念念之间。佛的功德成为我们的功德。“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跟佛相同。没有差别。

  第四。“念佛总包万德”。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洪名。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万德万行都包揽无余。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阿弥陀经》里说:执持名号。

  “执持名号”就是心中信顺、口中称念。信行一体、心口不二。这叫“执持名号”。

  “执”是抓住不放。“执”就是信顺不疑;“持”就是相续不断。在《阿弥陀经》里边。就是:一心不乱。

  不改变。不丢掉。不二心。不怀疑。不杂乱。这叫“执持名号”。

  莲池大师有这样一段法语:极乐依正。言佛便周。

  蕅益大师说: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第五。“念佛圆超万法”。念佛法门是万法当中的一个法门。可是。这个法门是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这是蕅益大师所讲的。“超”是超越。所以。念佛超越万行。

  阿弥陀佛这个念佛法门。等于在最高点上。然后把下面的通通包括在内。这叫“圆超”。圆满地收摄在一块儿。同时超出。这叫“圆超”。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里有一首偈语: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

佛学常识僧人为什么姓释

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阿弥陀经》里说:十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说此难信之法。这里赞叹——

  “如来出现于五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五浊恶世。

  目的是什么呢?

  “随宜方便化群萌”:随顺众生的机宜、根机和根性。巧设种种方便法门。这叫“随宜方便”;化导一切众生——“群萌”。“群”是众。“萌”是种子刚刚发芽。“萌芽状态”。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是还没有开显。叫做“群萌”。

  哪些叫做“随宜方便”呢?下面这些都叫“随宜方便”(只有念佛法门是真实)。这是善导大师的判释。

  或说多闻而得度”:广学多闻。大开圆解。最后得度生死。这也是佛说的法门。

  “或说少解证三明”:也不一定要多闻。你稍微悟解了。“佛法无多字”。所谓“点铁成金”。真言不在多。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少解证三明”。证得三明六通。像禅宗“以心传心”。“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在许多话。能够明悟了。当下明心见性。这也是佛所说的方便法门。根机相应的也可得证。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者教我们修福修慧。除掉我执、法执。把一切障碍扫除掉。这也是一种修持方法。佛本来就叫做“福慧两足尊”。修福修慧。福慧圆满。而成为大觉世尊。这也是佛所说的法门。

  “或教禅念坐思量”:或者教我们禅观。制心一处。其心本来具足一切万德。那我们禅观、止观。开发自性本具的功德。

  以上等等这些。说之不尽。

  “种种法门皆解脱”:只要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法门。只要我们是那种根机。能够依法修持。种种法门都可以解脱生死轮回。

  不过后面有七个字——

  “无过念佛往西方”:没有超过念佛往生西方的。没有比这个法门更殊胜的。所以。念佛法门超过种种法门。

  为什么说念佛法门“往西方”超过种种法门呢?因为前面“多闻而得度”“少解证三明”“福慧双除障”“禅念坐思量”……这一切法门。如果不是上根利智。你修不来。那我们看念佛法门的殊胜——

  “上尽一形至十念”:多到一辈子的念佛。少到临终十念。

  “三念五念佛来迎”:未必要到十念。你如果没有十念的时间。念三念、念五念;如果三念念不到。念两念、念一念。也往生。“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我们念的都不只三念五念了——当然。这里是指临终之时。临终一念、十念决定往生;那我们平时就念念念佛。我们念念念佛。佛也念念来护念我们、光明摄取我们。

  为什么别的法门要那样种种的修持。而念佛法门这么简单。三念五念佛都来迎呢?

  “直为弥陀弘誓重”:只是因为、单单因为、就是因为这一点:阿弥陀佛的弘誓愿力殷重不虚。

  “致使凡夫念即生”:所以使得我们凡夫众生念佛即得往生。当下念佛。

太虚法师佛学常识

当下获得往生的身份。“即时入必定”。不要等待明年。也不要等待下个月。也不要等待明天。甚至不要等待第二念。当念念佛。当念愿行具足。当念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当念获得往生决定的身份。

  蕅益大师说:持名一法。普被三根。

  第六。“念佛疾超速证”。

  诸有众生。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即得往生”。“即”有两种:一种叫做“当下即”。一种叫做“异时即”。“异时即”就是:不是当下。但是将来可能。比如说:我们现在念佛。到临终往生。有的人就觉得“这个即得往生。是指现在念佛还不能往生。一直到临终的时候才能往生”。这叫“异时即”。

  龙树菩萨的解释。所谓“即得往生”是“当下即”。

  其他法门都要我们累劫修行。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念佛法门当下就是。比如我们刚才所说的。你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超越生死轮回。它是疾超速证的法门。没有哪一个法门比这个法门更快。龙树菩萨说“即时入必定”。其他法门总要慢慢修。累积到一定的功夫。虽然说“顿悟成佛”。密宗也讲“当下成佛”。这些都是指过去世久有修持的人。并不是一个实业的凡夫所能达到的。而我们念佛法门。即使是五逆、十恶的实业凡夫。当下这一念就能够疾超速证。而且是往生到弥陀报土。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第七。“念佛最尊第一”。这是善导大师用偈语来说明的。善导大师在《般舟赞》里说: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那么。余行就不是最尊了。就是第二了。这样。念佛超越余行。

  第八。“念佛直入报土”。

  善导大师的偈语: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随缘杂善”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到达无为、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我们念弥陀名号。就顿超、直入阿弥陀佛的报土。

  善导大师又说:念佛即是涅槃门

  杂行杂修——其他修行往生到化土。或者是在莲花中五百岁不见诸佛。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第九。“念佛直取佛果”。

  蕅益大师说: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念佛不光到报土去。而且直接证取佛果。因为净土念佛法门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其他法门从因向果。这个不可为比。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第十。“念佛成佛有余”。这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念佛不仅成佛。还有多余。那其他法门就没有这么殊胜。所以说念佛超越余行。

  《大悲经》里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一称南无阿弥陀佛。由此善根功德。进入涅槃界。都无穷无尽。岂不是“成佛有余”吗?

  昙鸾大师也讲: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我们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乘阿弥陀佛本愿力往生西方。

  第十一。“念佛是实相行”。《无量寿经》说:念佛法门叫“明信佛智”。既然是佛智。就是实相。真如实相。实相理体。圆满实相。而我们念佛。就是实相行。这也是凡夫能做得到的实相之行。所谓“修实相行”。就是能够证悟诸法实相。能够如实相之理。不修而修、修而无修。这叫“实相行”。以凡夫来讲。要修实相行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做不到。我们都是有相凡夫。但是。我们如果念佛。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实相行。凡夫能修的实相行。除了念佛法门之外。再没有了。如果修其他法门。对于我们这样的凡夫来讲。都成为有为有漏的造作。不成为实相真实功德。以此之故。念佛超越余行。

  第十二。“念佛是本愿行”。念佛为什么超越其他的行持呢?原因在哪里呢?其他的修行法门虽然殊胜。虽然高贵。但不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所选择的众生往生的方法;而念佛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所特别选择作为众生往生净土的方法。其他法门再殊胜。弥陀没有选择。没有作为本愿。而念佛是弥陀本愿行。蒙受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你就是能开悟。你就是戒定慧三学都能够圆满具足。都跟念佛没法相比。为什么?那是众生自力。没有弥陀愿力。不是弥陀本愿行。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第十三。“念佛是正定业”。道理从上面说下来。因为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择之行。念佛就决定往生。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万分之万。没有一个遗漏。决定往生。而其他法门呢。往生不定——其他行法不能成为正定之业。正定业和不定业相比。那当然正定业超越殊胜。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第十四。“念佛万修万去”。其他法门。修行杂行求往生的人。“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而念佛是万修万人去。那当然念佛超越余行。善导大师说: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第十五。“念佛佛光摄取”。念佛虽然容易。虽然简单。但是。有阿弥陀佛光明摄取不舍。而其他修行。佛光不摄取。如果佛光不摄取。你再殊胜。往生怎么有把握呢?所以。念佛超过余行、胜过余行。

  如同善导大师所说的: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欲蒙弥陀光明摄取。我们就要称念弥陀名号。

  第十六。“念佛与佛一体”。所谓“一体”。就是不相分离。因为法藏比丘所发四十八愿当中。是以“乃至十念”的念佛作为众生往生的行法。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的正觉和我们念佛众生成为一体。所以使得我们必然往生。同时也是赌誓说:以祂的正觉作为我们十方众生往生的功德之体。令我们称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们念佛的人。因为被阿弥陀佛光明照耀、摄取不舍。我心中有佛。佛心中有我。我们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中就有阿弥陀佛了(我心有佛);那佛呢。佛的心光遍十方法界。现在照耀摄取我们(佛心有我)。这样。佛和我彼此不分开。一体。所以讲“三业不相分离”。杂行的人修行别的法门求往生。跟阿弥陀佛的心光相背、疏远。跟阿弥陀佛一体当然殊胜啊;跟阿弥陀佛成为两个。就不殊胜。所以。念佛超过余行。

  第十七。“念佛诸佛证诚”。虽然净土三部经都是讲述念佛。但从经文的文相来看。唯独《阿弥陀经》有六方诸佛证诚这一段。这是因为《阿弥陀经》“正直舍方便。唯说念佛法”。“证诚”就是说诸佛来证明。“你念佛。我来证明你。肯定往生”。而念佛之外其他法门回向求往生。诸佛就把嘴巴闭上。没有出广长舌相来证明。你一念佛。诸佛广长舌相马上伸出来:“张居士、王居士、李居士……人道众生。乃至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众生。只要念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等诸佛齐来证明!”万佛一音。同样一个声音。非常殊胜。余行不蒙诸佛的证诚。所以。念佛胜过余行。

  第十八。“念佛诸佛护念”。《阿弥陀经》诸佛自己说:

  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诸佛不仅来证诚。祂们也来保护我们、忆念我们。怎么“护念”呢?一个是护念我们的信心。一个是护念我们不被业缘、杂缘所动乱。一个是让我们心中往生决定——护念我们。所以。我们大家真的不得了啊!我们一个人念佛。劳动了十方诸佛围绕我们团团转哪!所以。我们念佛的人。是十方诸佛的宝贝;我们念佛的人在这里念佛。这里就是法界的中心。念佛人像圆心一样。十方诸佛围绕着念佛的人团团转。十方诸佛都来护念。都来证诚。阿弥陀佛的光明来摄取。所以。大家尊贵——不是我们自己尊贵。是法尊贵。是阿弥陀佛尊贵。那么我们念佛也就尊贵了。

  像《楞严经》所讲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个人。他身上本来不香。臭烘烘的。有汗。结果他被上等的妙檀香熏染。他身上也非常香了。他之所以香。不是他本人香。是因为他熏的香很香。所以说“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念佛法门叫做“香光庄严”。阿弥陀佛的功德香、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庄严我们。我们本来是贪嗔垢障的凡夫。身上有贪嗔的臭秽气。但是。我们念佛呢。我们身上就沾上了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香味。就沾上了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光明。所以才尊贵。道理在这里。

  第十九。“念佛二圣为友”。如果修杂行。二圣不为友。什么叫“二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主佛。观音、势至是胁侍)。我们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观经》里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如影随形。自然来保护我们。做我们的好朋友。所以。念佛就超过余行。杂修杂行的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不来做你的朋友了。“你到现在还不知道主佛阿弥陀佛的本愿。还在杂行杂修。跟阿弥陀佛疏远。那怎么来保护你呀?”我们念佛。阿弥陀佛光明来摄取我们。阿弥陀佛来了。观音、势至能不来吗?不可能啊!国王出发了。大臣就随从。阿弥陀佛都来照耀摄取我们了。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地藏、弥勒……浩浩荡荡都来了。都来摄取我们、保护我们。

  第二十。“念佛菩萨相随”。《观经》里说: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引证《十往生经》说——

  佛告山海慧菩萨及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如果有人专念弥陀名号、愿往生净土。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专修念佛的人。释迦牟尼佛亲口说:“我派二十五位菩萨跟在这个专修念佛的人后面影护他。不让恶鬼恶神来恼乱他。日夜常得安稳。”

  不仅有观音、势至两尊大菩萨作为我们的善友、善知识。而且还有二十五位菩萨。还有无量无边清净大海众菩萨。都来如影随形地跟在我们后面。大家要知道。我们很风光啊!我们不是到极乐世界才风光。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就好好地风光一把。念佛的时候。后面很多菩萨浩浩荡荡。头顶上有十方诸佛团团围绕。正中有阿弥陀佛光明住顶。身后、左右。诸佛、诸菩萨、诸贤圣都来护念我们。光彩啊!尊贵啊!感到无上的光荣。

  第二十一。“念佛天神拥护”。《般舟三昧经》里说——

  佛言:若人专行此念弥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

烟雨江湖小师弟佛学常识

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

  你看。阿弥陀佛光明来照我们。十方诸佛来护念我们。观音、势至来做我们的善友、亲友。诸大菩萨像影子一样跟在我们后面。连天神、善神也不甘落后。也要恭敬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快要到西方成佛了。他们敬法重人。都来保护我们。天神也来拥护。这个都有经文为证的。

  第二十二。“念佛是芬陀利华”。这也是在《观经》里讲的。释迦牟尼佛赞叹念佛人。“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芬陀利花」就是大白莲花;「芬陀利花」也是佛的另一种名称。《涅盘经》说:「佛亦名为大芬陀利」。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在这里念佛。我们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善导大师解释「人中芬陀利花」。即是

佛学知识礼佛常识之摩拜篇

人中的「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意思是说。念佛人已超越三界六道的众生。已经不是轮回的凡夫了。将来必定如同大芬陀利花那样的成佛。

  第二十三。“念佛人中最上”。这是善导大师的解释。是人里边最尊贵、最高上的。虽然我们是畏畏缩缩的。个子也不高。文化也不多。智慧也不大。钱也挣得不多。但是。我们是人中最上——好啊!

  第二十四。“念佛能灭重罪”。《观经》:

  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说:

  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念佛。连五逆罪、谤法罪——最重的罪都能灭掉。其他修持法门。或能灭轻罪。或能灭重罪。但不能灭谤法之罪。念佛不一样。所有重罪、轻罪通通灭除。所以。念佛超过余行。

  第二十五。“念佛自增多福”。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说: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不遭九横之难”:不会遭受种种的横死难死。

  念佛对现生也很有利益(上面都是讲往生)。你不求福报。自然增加种种现世福报。家门兴泰。身体平安。子女贤孝……所谓“自增多福”。其他法门。只有修这种法感得这种果的功能;可是念佛呢。如同太阳催生万物一样。催生一切善根。

  我们要看破。儿女、夫妻通通都是过去的业缘、今生的招感。善导大师讲:父母妻儿百千万。非是菩提增上缘;念念相缠入恶道。分身受报不相知。

  如果不修学佛法。都是业报相缠而来的。大家一起抱在一块儿堕落下去。百千万劫不能出离生死轮回。

  如果真爱我们的子女、真爱我们的家庭成员。应当爱之以佛法。不是爱之以俗情。

  第二十六。“念佛国泰民安”。

  在《无量寿经》里有这样一段文: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念佛不仅对我们自己有好处。而且我们整个家庭都蒙受阿弥陀佛的佛光摄护。一人念佛。一家蒙福。不仅一家得到好处。甚至国家安宁、世界和平。我们都可以做贡献、做利益。“国泰民安”。

  前面二十六条。都是指念佛的殊胜利益。下面三条。说明念佛不仅殊胜。还很容易。如果很难。也不殊胜了。

  第二十七。“念佛不受时限”。念佛没有时间的限制。其他法门就有时间限制。

  第二十八。“念佛不受机限”。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均收”。

  念佛不受根机的限制。任何根机都可以修。都可以往生。其他法门有根机的限制。或者善机能修、恶机不能修。或者上根能修、下根不能修。或者智者能修、愚者不能修。

  第二十九。“念佛不受缘限”。念佛法门。时处诸缘都没有障碍。念佛没有任何因缘、场所的忌讳。如果修行圣道法门。往往会有忌讳。稍有不慎还要招罪。但是。如果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任何状况下不会招罪。没有忌嫌。有百利而无一害。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4/339740.html

以上是关于「佛的功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超过万善万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的功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修行方法超过万善万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3650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